浦东大道141号,这个门牌号有何魔力
上观新闻
2019-12-10 06:30:01

浦东大道141号,掩映在道路两侧的施工隔离栏后

如果不是专程前去,你几乎很难注意到这幢灰黄色小楼的存在

然而141这个门牌号,却在许多浦东人心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它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

   

自今年9月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

浦东大道141号内的浦东开发陈列馆门庭若市

短短两个月时间,已经接待383批、6903人次参观学习

成了许多党员干部回望历史,坚定初心的不二选择。

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

里面又藏着哪些有趣和动人的故事?

   

----141----

浦东大道141号,高2层,建于1956 年,至今已有63年的历史了

29年前的1990年5月3日,就在这个门牌号内,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宣布

浦东开发办公室(简称“开发办”)成立

它被授予了3项关键职能:制定政策、宣传接待和制定规划

   

那年,浦东最高的楼,还不过几十米

陆家嘴,还到处是烂泥路

“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 “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设计院”

两块牌子同时挂了起来

开发办,便开始正式运转了

   

如今看来这么大的历史事件

在当时却是匆忙中“赶”出来的结果

挂牌前半个月,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市委决定在浦东地区尽快建立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

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夏克强接到任务后

匆忙带领有关同志在陆家嘴地区选址

偶然发现当时的浦东大道143号——黄浦区浦东文化馆有一座两层小楼

地理位置和空间都特别合适

里面原是文化馆的仓库、洗澡间和卫生间,杂物堆得乱七八糟

用最短的时间,人们分工打扫

3天,终于腾出1200平米、18间朴素而整洁的办公室

      

那么,门牌号呢?

浦东文化馆的号牌是143号

开发办在它的西侧100米距离

“就叫141号吧。”一位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后说

“浦东开发一是一,二是二,一步一个脚印,要实事求是。”

从此,用了“一是一”的谐音,浦东开发办公室成了浦东大道上的141号

那时的人们不会知道

这里将是今后多年里,浦东最繁忙热闹的地方

(资料照片:浦东开发开放初期,奔赴浦东创业的人们)

今天的浦东开发陈列馆内

几乎还原了当时开发办的原貌

所有的实物场景展陈

足以把你带回到29年前

那个热血沸腾的创业时代

   

----门口的百晓生----

门口一高一矮两个架子,加上一张条桌

3平米的空间构成了浦东开发办公室最早的接待处

当时的接待处可不仅仅是个“门面”

它发挥着重要的咨询和引导作用

平均每天二三十批、近百人次的外宾、客商、市民来到开发办

在接待处的对接下

轻松找到所要办事的机构房间号

两个架子上,每个格子里

都放置着浦东相关的地图、书籍资料、招商引资政策汇编等

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当年

这里就是浦东的信息中枢

坐镇接待处的工作人员

就是“百晓生”

    

这位阿叔叫陈开琪

生于1935年1月

当年这片3平米天地

就是由他“镇守”的

许多在这里办公过的人

还能叫得出他的名字

    

陈列馆里留着一张他的工作证

左侧页是中文介绍

右侧页用英文工工整整写着他的姓名、年龄、岗位等个人信息

显然这是专为纷至沓来的外宾、外商们准备的

不知道当年的他

是不是也要用双语,和来客对话

     

----搭伙----

开发办成立时条件艰苦,没有食堂

办公人员只能在附近的小摊解决吃饭问题

有时是拉面

有时是盖浇饭

有时索性不吃

见这样不是长久之计

开发办与当时的浦东中心医院(今东方医院)协商

让开发办的工作人员到医院食堂搭伙

与医院的员工一起吃大锅饭

这些菜券就是当时兑换的凭据

有一两的、二两的、五两的

但总有人工作起来忘记钟点

赶不上食堂的饭菜

还有人为了节省排队吃饭时间

仍选择路边摊

那年浦东大道周边的小餐饮店里

时常能看到一些走路带风,吃饭匆匆的身影

      

----人均一个抽屉----

开发办的18间办公室

一样大小

陈设也雷同

几张橙黄色的木桌拼在一起

旁边围着一圈凳子和椅子

窗口是书架或档案柜

桌上是文件袋和暖水瓶

很难想象,29年前,100多位工作人员就是在这里

奋斗出一个新浦东

    

100多人

桌子却只有几十张

平均每个人大概能分到一个抽屉

勉强放放自己的私人物品

有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进办公室商议工作

都是站着聊

说完就走

   

陈列馆里还有一些“老物件”

传神地还原了当时人们的工作状态

磨破了边的会议记录本

琥珀色的眼镜

泛黄的月份牌

还有两台空调模样的机器,是当年的电话交换机

那时通信条件差

开发办只装了3部电话

一部是直线,两部是载波电话

载波电话效率很低,经常会串音

即便是这样,为了工作,大家也还要排队打

     

----巨款----

浦东开发,许多市民热切期盼

捐款的、捐物的

数不胜数

他们的名字

被留存在这本残破的捐赠本里

家住浦东六里乡的瓷砖厂工人王培德

挂牌那天来到开发办

他拿出500元人民币,表示要为浦东的开发尽一份微薄之力

其实,那500块钱对王培德来说,是一笔“巨款”

他本可以用这笔钱照顾家中多病的老父和妻子

(开发办给王培德的感谢信。)

黄浦区有个小学

捐了十几块钱

总量不多

却是用小朋友们你一分、我一分的零花钱攒起来的

   

很多外省市也主动捐款

捐款总数一度达到了近5万元

这笔钱后来用于修缮高桥烈士陵园

    

----六件礼物----

1993年元旦,浦东管委会在这栋小楼里成立

浦东开发开放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如今陈列馆里摆放着的6件礼物

常让人“误会”

以为是当时人家送给管委会的

其实不然

    

1995年起,浦东迎来金融机构密集落户的第一轮高峰

每一位入驻浦东的“客人”

管委会都会根据对方的特质

精心为他们准备一份寓意深厚的特别礼物

     

1995年6月,人民银行将上海分行从浦西迁入陆家嘴

管委会赠送对方的是一只活生生的小白羊

寓意“人民银行是金融业支持浦东开发的领头羊” 

(资料照片)

此后,在人民银行的带动下

大批国家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国金融组织、保险公司、交易所果真就在浦东落户

     

1996年7月1日,日本八佰伴国际集团总部从香港移师上海

管委会赠送了对方一幅企鹅图

原因是八佰伴总裁和田一夫曾在多个场合说

自己是一只先下水的企鹅,水温合适,后面会有成群的企鹅跟来

作为第一家中外合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

八佰伴开业当天,107万人次进入商场,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

这只勇敢的“企鹅”,选中了一片合适它的海域 

      

1996年8月,泰华国际银行将总部迁址浦东,成为第一家外资银行总部

管委会赠送了一群大象的红木雕塑,寓意“万象更新 ”

1997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落户浦东

管委会赠送了对方一头牛和一头熊搏斗的玻璃钢塑像,题名为“劲牛旺市”

……

恰恰是这些礼物,拉开了陆家嘴金融中心建设的序幕

也为今天上海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基石

          

再回到浦东大道141号

眼前的一切会把你拉回到那段日子

一位主题教育参观者说出了他在历史面前,最朴实的感受

办公用品是旧的

家具是破的

房子是老的

门牌号却是新的

因为它所代表的精神永不会变

  

今天的浦东,仍带着一股从29年前一路走来的“劲儿”

让“再造一个浦东”充满希望……

栏目主编:王志彦 本文作者:杜晨薇 王志彦 文字编辑:杜晨薇
内文图片:杜晨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