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爸爸不在免费日带我去游乐园?是时候跟孩子谈谈钱了
上观新闻
2019-12-06 18:42:39

在儿童阶段认识钱是什么、钱从哪里来(劳动所得来之不易)、如何管理自己的零用钱(延迟满足),是如今很多家庭都会进行的财商教育。然而,关于“钱”的教育到此为止了吗?

为什么理论上来讲越早订机票越便宜?为什么从银行借钱需要加利息?为什么爸爸不在免费日当天带我去游乐园?为什么国家不多印点钱?孩子很多关于“钱”的疑问,更是对社会运作方式的疑问,是对事物背后逻辑的不解。在日本儿童经济教育领域工作了16年的泉美智子注意到了这一点,她用《10岁开始的经济学》这套书告诉家长,是时候从经济学的角度和孩子谈谈钱了——让金钱教育不再聚焦于金钱本身,谈钱的同时,还要为孩子解释经济活动背后的逻辑。

这套书中,泉美智子将场景从家庭拓展到社会、全球,将“钱”纳入人类经济活动的一环,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提出假设,而后展开讲解,带动孩子“阅读前,先思考”。6册书分别对应六个主题:一,如果没钱了——什么是金钱;二,如果没有银行——金钱的流动形式;三,如果公司光想着赚钱——公司的钱如何流动、公司类型;四,如果垄断企业民营化——国家的如何流动、怎么分配;五,如果收购了公司——金钱与人生的关系;六,如果公司不顾环境问题——金钱与环境的关系。

整套书从最基础的经济学概念“货币”入手,逐步深入到银行、公司收购、个体经营、垄断等方面,从讲“钱”横向拓展到“钱”在社会中的环流。比如,第5册“如果收购了公司”主题,主要围绕股份公司的作用、公司的收购、股票暴跌导致破产等话题进行探讨。在第2册“如果没有银行”这一主题中,其实已经涉及到股票的形式和作用、股东大会、股东等概念了。第3册“如果公司光想着赚钱”这一主题,也提到了公司的运作形式。这样一来,在阅读第5册对股份公司的详细解读时,孩子对股票和股份公司的构成已经有了基本认识。

另一方面,作者又由“钱”上升到“钱与人生”“钱与环境”,通过生动的故事透彻分析经济活动,让孩子建立正确的金钱观,看淡金钱的得失。以第3册中“面包机器人空降北京创业记”为例:一开始,面包机器人成立了公司,因为面包里揉进了热情和真心,格外好吃,顾客络绎不绝。接着,有一个聪明的地球人加入进来,负责打理公司上上下下,面包机器人专心负责烤制。公司扩大了,能做出更多美味的面包,让更多人品尝到。公司挣到了更多的钱,大家吃面包更容易了。后来,为了让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都能吃到机器人面包,糕点星国王派出了更多面包机器人,空降哈尔滨、厦门等城市,发展出连锁店,卖出了更多面包。从个体户到连锁店的发展,小读者很快就能明白,原来逻辑是——公司规模越大,挣得越多,再扩大规模,还能挣到更多钱。紧接着,作者提出了“如果公司光想着赚钱”的假设,公司再次扩大后,负责烤制的机器人开始忙不过来了,面包里没了热情和真心,面包品质下降了,顾客少了,挣到的钱反而比之前少了。故事的最后着意淡化钱的重要性,并提醒孩子,成功的关键在于热情与真心,金钱只是额外奖赏,对金钱的一味追求只会适得其反。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一环,作为社会“预备人员”的未成年人,在今后的人生中无法避免与银行、借贷等经济活动打交道。《10岁开始的经济学》的全景式描绘,向孩子提前剧透了成年后的经济生活,是孩子经济生活的“简明见习手册”。尽管整套书都在和孩子谈钱,目光却聚焦于全局思考与合格社会人的培养,将钱的知识上升到经济学的层面,也让金钱教育置于财商之上,更进一步。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