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上不能只有云片糕、猪蹄膀、青豆……我在西塘开展馆
上观新闻
2019-11-19 12:41:39

我的祖辈曾是西塘的一户大姓——蒋姓。西塘民谚曰:“倪蒋朱卜陆,未穷先喝粥。”一句话道尽了古时以“倪、蒋、朱、卜、陆”为代表的西塘人家崇尚节俭、未雨绸缪的传统。我家虽为西塘大姓,明清时期家境殷实,书礼传家,然而到民国后因战乱、灾荒等因素家道中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祖父为一家生计,无奈只得四处奔波操起木匠活,积劳成疾,郁郁而终。祖母关照父亲说:“饿不死的手艺人。”年仅十多岁的父亲继承了祖父的手艺,专门制作一些精致的小凳子到处售卖,贴补家用。父亲善于动脑,用心钻研,为了销路好,他总是别出心裁,刻上一些木雕花纹,把小凳子做得尽善尽美,久而久之练就了一手“好功夫”,父亲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工艺人。

我小时候,住的是一幢明清时期的老宅子,砖木结构,看着歪歪斜斜,已有些年头了,陈旧的屋宇,潮湿的墙面,虽方砖墁地,屋内尚有粗壮的梁柱、精致的落地门窗,但是阴暗逼仄的环境总让人感觉到生活在古镇是一个古字头上长草的“苦”字。

儿时对西塘印象,除了鳞次栉比的老房子,还有深深长长的石板小弄。走出小弄,便是弯弯的河道和来往穿梭不停地船只,走到对岸有一长溜遮风挡雨的廊棚,简朴实用。如果上学或走亲戚肯定要跨过好多座小桥,有彩虹般的石拱桥,有光溜溜的平板桥,还有隔着透空台阶可以望到水的踏步级桥。

这“桥多、弄多、廊棚多”的西塘特色,维持了很多年,当外面的世界发生精彩变化时,西塘依旧原封不动,波澜不惊,或许静好,但古镇毕竟老了,在当地人眼里是与破旧、落寞联系在一起。

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慢慢地对古镇上的景物,尤其是对一些老物件非常留心。一次,在弄堂口,我看到一位老邻居在生煤炉,旁边放着引火用的柴火堆,无意间发现一块雕花木板夹杂期间。我按捺不住兴奋跟老人说:“阿婆,这块烧火的木板能给我吗?”老人随手就把这块雕有“蝴蝶花果”精美图案的雕花木板送给了我,忽然间我意识到:风雨飘摇中的西塘老屋正日渐遭遇坍塌,其中不是有更多、更美的雕刻珍品正在一件件被遗弃、走向毁灭?

于是,收藏木雕的决心悄悄落定。走街串巷,故宅旧院里留下了我寻寻觅觅的足迹。当我用积攒下的每一份工资钱,换来一块块木雕花板的时候,心底里特别痛快。木雕无言,但有故事,兴许一块看似平常的木雕花板就记录了一项行将消失的民间绝艺;一块污损陈旧的木雕花板就蕴涵了一页尘封百年的历史。几年下来,我的木雕收藏品在家中堆积如小山,我梦想着有朝一日一定要向世人展示西塘的美和灿烂的传统文化。

圆梦的机会终于来了。1998年底,几经周折,我于风景秀丽的烧香港畔觅得一幢心仪的古老民宅。老宅前临街道后沿河,前店后堂,正厅名“余庆堂”,中有天井和陪弄衔接,属典型的水乡民居。经过一番精心装修和布置,古老宅子重新焕发出了光彩,1999年5月第二届古镇西塘文化旅游节如期举行,“江南明清民居木雕陈列馆”作为展示西塘地方文化的旅游景点正式挂牌并对外开放。从此,明清木雕馆成了一道古镇独特的风景线和文化名片。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展示源远流长的西塘木雕艺术,经过多年酝酿,2010年我又在馆内增设了“江南女红线板”系列展览,丰富馆藏内容。随着政府部门对文化遗产的不断重视,“余庆堂”和“西塘木雕”分别被列入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保护名录;同时,在父亲的传授下,我还挖掘整理出木雕拓片工艺,推陈出新,融图画和工艺于一体,制成雅俗共赏的“木雕拓画”,成为又一项独特的非遗项目。

当年父亲挑着一担雕花小凳子售卖,而我借着西塘旅游发展的东风,从一种单纯的个人收藏发展到专业展馆的开办,从狭隘的个人爱好提升为传统历史文化与人分享、与众共赏,何止是我们两代人梦想初心的启航?

栏目主编:孔令君 本文作者:蒋国强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