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课大火,是偶然吗?高校网红课或许启示教学改革的方向
上观新闻
2019-10-23 11:02:12

周二晚上18:30,复旦大学第三教学楼3409教室一座难求,沿墙站着坐着更不少。这门由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楼红卫组织开设的“似是而非”课程,集结了文、理、工、医不同学科12位教授,准备了17个专题,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伪科学的辨识能力”为教学目的,本学期有14讲。

连日来,无论“科学打假”,还是大牌教授云集授课的形式,都成了这一大学通选课程衍生的热议话题。

然而,热闹背后,课程火爆似乎并非偶然。专家认为,“思辨饥饿”或是带来强烈需求和关注度的重要因素。

上海大学“创新中国”课现场,李文献“立体”授课。

展示科学思维路径

在《似是而非》的课堂上,不同学科的老师会从各自专业领域出发,讲述有关“伪科学”的事例。在《似是而非》第一节课“用数学发现谬误”上,楼红卫提出一个疑问:某防火用具推销员说“家里发生火灾时,不能往卫生间跑,因为统计表明,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楼红卫说,“对与不对”,不在于论据的对错,而是在于从论据“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最多”到论点“不能往卫生间跑”的推理逻辑谬误:不论火灾时死在卫生间的人数是不是最多,都无法推断火灾时是不是应该往卫生间跑。他又举了类似的例子:特别有名的大医院每日死亡的人数超过了小诊所,是不是意味着看病要避开前者只去后者呢?

学生吴雨勤和张诚纯不约而同对中文系教授邵毅平老师的“中历、西历”这一讲,印象深刻。“老师的角度切得很好,提出的问题,是意想不到的,又是一听就特别想了解的,”小张说,他记得这堂课,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国际争端”的思考题:“春节”的英译,到底应是“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还是“Lunar New Year”(阴历新年)?曾经以为是单纯的英语翻译问题,竟埋藏着历法和纪年背后的复杂关系。

“希望这门课能够纠正公众这些印象深刻、涉及不同学科的偏见,或解答长久以来混淆的疑惑,”楼红卫教授说,在此基础上,他更重视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科学的思维路径。

楼教授坦言,这门课其实酝酿已久,本学期发起的重要催化剂,就是此前朋友圈里看到,华盛顿大学开的一门名为“抵制‘狗屁’”的课程,两位课程发起者分别是生物系和信息学院的教授,在他们看来,“狗屁”是当前一些别有用意的统计数字、数据图形和其他表示形式,通过打动和压倒压倒读者或听众以说服他们,进而公然无视真理和逻辑上的一致性。

“教学生如何科学地思考,我们觉得这是非常迫切,”楼红卫说。他并不讳言,这门课程的火爆,之前就想到了。

上海大学“创新中国”课现场,王刚“立体”授课。

知识井喷,教育如何应时而变

给复旦这门课程取“似是而非”这个名字的,是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卢大儒。对目前“科学打假”、“科学辟谣”等关于课程的描述,他并不认同。卢大儒认为,这些更偏向于知识的传递,而自己上课,更希望令学生通过案例切口,了解任何判断都有其条件、边界。“应学会不要盲目将现象或片面的知识上升到普遍真理,学会认识这个世界许多事情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彼此都可(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他说。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改变压力。“现有的教学体系中,纯知识性的东西特别多,应该考虑到,青年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他们的思维尤其需要基础理论及科学思辨来成为‘柱子’,支撑起整个知识体系的框架。”这是同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志刚的观点。在他看来,目前这一领域的教育探索,是缺失的。

在杨志刚教授曾经就读的学校,美国康奈尔大学有一门需学一整年的课,与复旦的“似是而非”课颇有些异曲同工——它名叫“似非而是(Paradox)”课。内容聚焦人的直接感觉、日常生活经验与科学事实不一致的案例。“这课不会空口谈及科学精神本身,而是在一个个出人意料的试验及推导出的事实中,让学生看到科学是一个强调逻辑性和相信基础实验的体系,批判性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体悟,”杨教授说,年轻人对各类信息做出判断之际,可以拥有更为具有逻辑性和整体性的思想维度。

有专家更为直白地指出,类似的教学变革探索,呼应的是知识井喷大背景下的“思辨饥饿”,当目不暇接的真伪信息到来,被动接受观点,虽是是最省力的。而学会辨别冗余,给出自己建立在辩证思维和科学常识基础上的判断,是不少年轻人的刚需。

有意思的是,周二晚上18:30,复旦上课之际,几十公里外的上海大学J教学楼201室,另一门同样极受学生欢迎的课同时进行——王刚、李文献这两位“东方学者”特聘教授,正以“材料与创新中国”为题授课。那是2014年起,就已开出的“大国方略”通识课程的系列之一,“创新中国”。

“感觉像在看3D电影一样。”有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听课感受:“一堂课有两个平行的学科视角,让我看问题更加立体。”

“不同专业背景的名师形成集成效应,”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看来,教授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分析问题,厘清理论关键点,学术底蕴和现身说法让原本艰深的内容更鲜活。目前,“创新中国”系列教学内容涵盖无人艇、大数据、生命医学、知识产权、金融、材料基因等不同学科。教师包括院士、973首席专家,国家杰青、优青、万人计划、千人计划获得者等。他们把思想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同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创新和发明紧紧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对世界有一个宏观认识,并将这种大局观延伸至学业和人生。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科研教学能否双向引流

上海大学生命学院副院长肖俊杰教授很庆幸,三年前决定参与到“创新中国”的教学中。“我居然因为上了一讲‘创新中国’课,收到了这么好的一名学生。”他说,这名找上门的学生本来正打算通过参加插班生考试转校,他的绩点排在全年级100名内,是一名标准的“学霸”。这堂“创新中国”课,肖老师对心脏研究的精彩讲述,让他放弃插班生考试,在大二学科分流时选报了生命学院。

创新形式,让更多人不同领域的大咖来为学子“跨学科授课”,既是将前沿领域的科研,以更为亲切的方式导入教学,也为更多年轻人感悟科学精神、投身科研,搭起新的桥梁。

复旦大学“似是而非”课程负责人楼红卫对此也有思考。“实践是检验教学的标准,这门课的作业,可能会让不少学生写出人生第一篇论文,”他说。据了解,课程成绩,将通过学生的分析小论文进行评判,课程小组将有老师及多名助教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指导。“这或许将让年轻人初步体会,做科研哪些不可缺失。”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彭德倩 文字编辑:徐瑞哲 图片编辑:徐佳敏
题图说明:复旦“似是而非”课现场。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