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选手、洋裁判扎堆武术世锦赛,带来了什么启示?
上观新闻
2019-10-20 20:39:13

上海武术世锦赛首个比赛日,置身场馆中的笔者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了——各种肤色的运动员身着中国传统服装,在场上舞刀弄剑、闪转腾挪;来自各个国家的裁判员用响亮的中国话对选手发布指令,用中国武术界标准的手势向观众致礼……

心中顿生感慨:咱们“中华国粹”的武术比赛,如今真的是国际化了!

从武术世锦赛诞生之初就担任大赛调研组长、总裁判长等职的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邱丕相,和笔者讲述过他的经历,“第一届世锦赛当时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且大多数是中国面孔。到第四届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世锦赛,咱们还被当地人问道‘武术是什么?是一道菜吗?’”

20多年过去,武术被全世界的认知、认可,从今天世锦赛的赛场可见一斑。

而从第一日的赛况来看,武术世锦赛也没有成为中国选手大包大揽的舞台。俄罗斯、巴西、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选手均有摘金夺银的表现,站上领奖台还有来自土耳其、西班牙的选手,个别外国参赛选手竞技水准之高令人惊讶。

国际武术联合会执行副主席吴廷贵对此解读为:不少国家现在都在扶持武术发展,甚至个别国家还设立专项奖金,对能够在国际武术比赛中取得好名次的选手进行奖励。所以,近年来,西亚、欧洲等一些地区的选手进步飞速,而且这些地区也出现了不少民间武术俱乐部,用争夺比赛奖金的模式寻求自我造血。

笔者了解到,参加世锦赛执裁工作的裁判,是从全世界数百名国际裁判中选拔出来的。这些外国裁判大多都是在国际武联的指导下,由中国培养的,他们中间许多人年轻时候就是本国优秀的武术运动员,也有对中国武术酷爱的官员、企业家和社会人士。

众所周知,国际武联的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英文,执法裁判不仅需要清晰标准地使用“开始”、“进攻”“红方”、“蓝方”、“赢”等中文词语,而且要熟谙散打规则,规避违规动作,精准执法。

外国选手和裁判的人数增加、水平提升,说明武术在国际上的推广传播已经卓有成效,也代表武术的下一步国际推广,已进入深水区。是否还有更具活力的商业化推广模式,而不是仅仅依靠国际武联的官方推进?相信本届武术世锦赛在带给中国人“全新印象”的同时,也能留下更多关于未来的思考和答案。

栏目主编:陈华 本文作者:姚勤毅 文字编辑:姚勤毅
图片来源:海沙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