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土地望闻问切,对症施药:上海交大专家探索怎样“越种越肥”
上观新闻
2019-09-20 16:05:07

种地是门大学问。老农都知道,“只种不养,地越种越瘦”,必要时得抛荒几年,让土地重新积蓄肥力,自然调整状态。

工博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展示的“都市农业土壤管理”科技新成果,边种边养,让“地越种越肥”,成为可能。

有意思的是,除了山东、黑龙江、江苏等地的大型种植企业来求合作以外,上海的一家养老产业投资方也上门请贤。

课题组供图


土壤也需“望闻问切”

简单来说,土壤肥力是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其中包含四个影响因子:养分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曾提出“养分归还学说”,明确用地和养地之间的必然联系,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一部分养分,。随着收获次数的增加,土壤养分会越来越少,如不及时归还土壤中失去的养分,不仅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而且产量会越来越低。为了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和产量的提高,必须“用”、“养”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养地不再等同于大量施肥和抛荒,后者不仅低效,而且盲目。如何更精准养护土壤?上海交大周培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从望闻问切开始。

课题组建立的“土壤养分管理系统”,数据库覆盖全国90%以上(2473个)县市级的农田,共包含330多万条数据,涵盖气象条件、土壤性质、作物参数、农田管理数据等参数。在此基础上,可快速对特定农区的养分情况进行快速诊断和预测,土壤碳氮含量、水分动态等,甚至能做出实时模拟。一改原先的“盲种盲收”,土壤层营养元素的产生、去向及变化一目了然。

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

在对土壤情况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团队对症下药,开发出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菌剂、次生盐渍化土壤专用生物有机肥,以及家庭园艺有机营养土等一系列产品。

在工博会现场,有人担忧,这也是外来物进入土壤,会不会有什么生物危险,反而弄巧成拙。对此,参与项目的殷杉教授解答,其中的关键成分本身就算是来自土壤,可以确保安全性。

原来,其关键成分矿源植腐酸、黄腐酸,来源于泥炭、褐煤和风化煤,与特殊菌株发酵液相结合,经过多道工序,进入土壤后可以形成有益的土壤团粒。就类似一条特殊的“蚯蚓”,悄悄改变着土壤中不适于种植的元素状态。同时,这也有助于减少作物病害,改善作物风味口感。

“面朝黄土”喜迎朝阳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进一步研发的家庭园艺有机营养土中,还加入了蚯蚓粪。可别小看它,蚯蚓粪是土壤中能水气调和、孔隙合适的团粒结构,保水保肥效果显著,对改善土壤结构也有很大作用。

正如殷杉教授所言,“作物吸收营养、土地调配,与我们平时吃饭一样,不仅要科学搭配,还要平衡膳食,营养全面是亘古不变的丰产之道。”他说,“早在17世纪,李比希就提出了‘最小养分定律’,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受最小养分的制约,类似‘木桶理论’。”

可以说,发展至当下,农业种植拼的不是施肥量的多与少,而是有针对性的作物、土壤营养方案的劣与优。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面朝黄土”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正与多个朝阳产业交融、碰撞,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最近找到课题组接洽的上海养老机构投资方坦言,希望探索养老与都市农业相结合的新路子,而更为环保、高效的农业新技术,是他们的首选。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彭德倩 文字编辑:彭德倩 图片编辑:邵竞
题图说明:工博会现场,专家带来三大罐土壤样本。彭德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