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上仿生手再次触摸世界,机器人为手术室护士跑腿,一起来逛工博会张江科学城展区
上观新闻
2019-09-20 06:00:41

当人们谈论人工智能时,更多的是一种期许,期待人工智能与日常工作、生活能有更多的连接。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张江科学城展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感受到的正是这样一种连接,人工智能正悄然改变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

一台手术室物流机器人可帮助4名护士

每天200场手术,这对于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再寻常不过。在手术过程中,为了拿取临时手术用品,护士需多次往返手术室和库房之间,手术有时也不得不中断。据不完全统计,忙碌的时候,手术室护士每天要走2万多步。

能否实现手术用品的信息化、精准化配送管理?上海钛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手术室物流机器人。护士可以在手术室直接下单,库房工作人员把物品扫码后放入机器人的储物箱,机器人再熟门熟路地前往手术室门口,最后由护士扫码或进行指纹识别后取货。

“请让一让!”“请不要挡在我的正前方!”在张江科学城展区现场,一台白色的手术室物流机器人穿梭人群中,行动自如(见视频)。它可以自主导航、避障,连续工作5小时后还会自动充电。一台机器人可以帮助4名手术室护士工作,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已在全国100余家三甲医院落地使用。

装上仿生手,再次触摸世界

拎起行李箱,拿起筷子夹住小方块,在电脑键盘上摁字母,在黑板上写下工整的“春天里”……这些动作再简单不过,但对于王超峰来说却是一个飞越。他曾经是一名通讯兵,在执行任务时失去了双手。如今装上了仿生手义肢“再次触摸世界”后,他再一次找回了自信。

这款仿生手义肢由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历时6年潜心自主研发,突破海外技术垄断,在全球具有技术领先性。仿生手的每根手指由独立电机控制,预设18种手型动作,对用户的个人肌电信号进行学习,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意图的识别,然后将意图由280多个零件组成的仿生手来实现人手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在使用仿生手的过程中,数据库会不断增大,算法生成的手势识别模型也会越发准确,也就是说,仿生手具备了学习进化的能力,实现了千人千手的人性化体验。

只需5秒,就可对书籍进行识别

看上去像是一个小巧的录音笔,重量只有20余克,竟然可以用来阅读?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现场体验了一下这款人工智能阅读器,拿起一本书,翻到想阅读的页面,阅读器不时发出提示:“请把书放远一些!”“请把书往右!”一旦书被放进扫描范围后,只需5秒时间,阅读器就可对A4纸张的书籍进行识别。不一会儿,阅读器就开始朗读了起来。

这款阅读器由上海肇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肇观”即“开启视觉”。基于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阅读器可以用来辅助视力疲劳、视力薄弱、视力障碍人群阅读和识别。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平时戴眼镜的人来说,可以把阅读器夹在眼镜框上,未来公司还将推出桌面式产品。为方便操控,阅读器只设定了单击、双击和滑动三个动作,还能连接蓝牙耳机。

观众在体验人工智能阅读器

除了全页面识别,阅读器还能做到“指哪读哪”,不仅可以识别中文,还能识别英、德、日文。“除了书籍,还可以阅读单据、药品说明书、证件、菜单等。”

栏目主编:黄海华 本文作者:黄海华 文字编辑:黄海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周寅杰
视频和文中图片由黄海华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