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后一座煤矿”移交安徽后,浙江长兴、安徽广德还有新合作
上观新闻
2019-09-11 21:36:46

上午8点,安徽省广德惠民医院准时开诊,浙医二院长兴院区(长兴县人民医院)的胃肠肿瘤外科主任吴伟宏迎来了当天的第一位病人。

67岁的广德市民高桃英右手背上的肿物已经有半年了,直径超过1.5厘米。跑过几家医院,都没定下手术这个决定。这回是冲着吴伟宏的医术特意来咨询的。“如果来得及的话跟上面联系一下,今天下午或者中午之前就可以把它开掉。”在二楼的病房,长兴县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专家臧发荣应邀来给72岁的周明玉会诊。因为惠民医院不具备相应医疗条件,周明玉两周前在长兴完成了消融手术,术后再回广德修养,跨省域的双向转诊让就医更加方便。

这是发生在长三角间医疗惠民的新故事。从今年4月开始,长兴县人民医院派驻70名骨干专家,往返于长兴与广德间,清晨出发,傍晚返回,不断将长兴的优质医疗资源带给广德百姓。

长兴县与安徽广德市(原广德县)毗邻而居,两座县城相距仅50公里,长兴县人民医院与广德惠民医院“牵手”成功,除了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外,还有两地历史因素在其中。

长兴与广德结缘于上世纪50年代,这便不得不提长广煤矿。长广煤矿位于牛头山,与安徽广德交界,浙江长兴毗邻,其下辖的大部分区域属于安徽。

煤矿各取长兴、广德首字而得名,后称“长广煤矿”,1957年12月30日,安徽省将地属广德的大小牛头山、查扉村煤田并入长兴煤矿,归浙江开采。从那以后,形成了“地面安徽管,地下浙江挖”的独特局面。

长广煤矿,建于1958年,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72年5月21日,因为煤炭运输的需要,第一趟从牛头山开往杭州的专列鸣笛发车,这也改变了当地不通火车的历史。当时全国有22个省市的人员来长广煤矿参加建设,矿区不仅设置有行使县级行政职权的矿区公检法、人武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还先后建设了大片职工宿舍区、变电所、集贸市场、影剧院、书店、文化宫等服务设施……俨然一座小“矿城”。

2013年8月,随着最后一个矿井的闭坑,终结了55年的煤炭开采历史,这里的矿业全部停产,工人撤离,导致人口锐减,由最兴盛时期的8万多减少到如今留守下来的不足百来户。今年的7月24日,广德市与长兴县、浙江长广集团正式启动牛头山矿区资产及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交接工作,确定的交接最后期限为9月26日。这也就预示着被称为“浙江最后一座煤矿”的牛头山矿区确定移交安徽省广德市管理。

尽管,长广煤矿结束了它花甲之年的历史使命,但是长兴和广德之间的密切合作却以另一种形式在继续进行——县域医院跨省合作办医。

一家位于浙北,一家位于皖东,一个姓“公”,一个姓“私”。长兴县人民医院与广德惠民医院,两家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医疗机构“牵手”成功,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尝试。

长兴县人民医院是浙江省医疗卫生领域“双下沉、两提升”政策实施以来,县域医院成功蜕变的一个代表。自2015年11月,医院牵手浙大二院组建医联体,从省级大批专家下沉坐诊、设立专家工作站、开展科联体建设到实行人财物一体的集团化管理,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县域医改的典范,实现了医疗服务水平、管理水平质的飞跃。

在了解到长兴县人民医院近年来发展迅猛后,广德惠民医院院长戈照平慕名前来寻求合作,戈照平辗转找到长兴县人民医院执行院长徐翔后,两位院长一拍即合。

今年2月22日,长兴县人民医院与广德惠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迈出县域医院跨省合作办医的新步伐。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建立广德惠民医院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长兴县人民医院向广德派驻医疗业务院长及行政院长,负责医院的医疗业务、护理、院感、宣传和质量管理;广德惠民医院负责政府事务、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采购、后勤和市场营销管理。首期合作期限为3年。

短短几个月的医疗合作,让原本一生病就想到外出就医的广德百姓交口称赞,也让“原本快散架”的广德惠民医院大变样,今年4月到7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广德惠民医院门急诊人次增长16.9%,出院人次增长16.6%,二三类手术量增长26.5%。

“长兴县人民医院通过医院管理的输出、医疗技术的支撑、专家资源的共享等方式,同时接收广德惠民医院医务人员的轮训和进修,助推广德惠民医院提升服务能力。此外,我们还将建立基于远程会诊的双向转诊管理平台,实行互为优先的双向转诊。”徐翔说。

两家医院合作后,长兴县人民医院每天派出不同学科不少于4名的专家,让广德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遍高于当地水平的医疗服务。

“立足浙北,辐射苏皖,建成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区域性医学高地,是长兴县人民医院的发展愿景。”徐翔说,这场合作是医院跨区域发展迈出的第一步,也是作为一家公立医院,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所做的力所能及的尝试与探索。

栏目主编:孔令君 本文作者:张泽民 陈抒怡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浙江在线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