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熊月之:开埠以后,上海何以快速成为中国最重要城市?
上观新闻
2019-07-07 06:34:06

【编者按】在人类城市史上,中国城市可谓“独树一帜”。它与欧洲城市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不同?又呈现出怎样的历史发展脉络?江南地区为何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繁荣的地区?江南文化与上海城市文化又具有哪些特质?日前,上海社科院熊月之研究员在2019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以“中国历史与城市文化”为主题作了演讲


中国历史与城市文化是个极其宏大的题目,我这里只能鸟瞰式地、蜻蜓点水式地从中国城市历史概况、江南城市文化与上海城市文化三个方面,向大家做些介绍。

“从北到南”: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城市历史相当悠久,数量众多。在人类城市史上,中国城市可谓“独树一帜”,这一方面表现在它的发展道路很独特,另一方面在国家结构中,城市功能也很独特。

中文“城市”,既可以译成city,也可以译成urban,都是一个词。在古代,“城”是wall,主要是防卫功能;“市”是market,主要是交易功能。所以,起初“城”“市”是两个独立的词,后来才合成“城市”。但实际上,有些地方有“城”无“市”,有些地方有“市”无“城”。

中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特点很不一样。我们通常将其分成如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是先秦时期。各位如果对中国古代史稍有了解,就会对如下这些地名比较熟悉,譬如临淄、咸阳、邯郸、曲阜、洛阳、成都、郢都、姑苏等。这些都是城市名。细心的人可能发现,在秦以前,夏商周时期,中国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在黄河流域,而南方很少。这是为什么?原因在于,先秦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主要在黄河流域。我们今天所在的上海地区,先秦时期,还处于很边缘的位置,甚至还没有“上海”这个名字。

第二个是两汉时期。原有的城市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咸阳的地位已经让给了长安,就是今天的西安;部分城市仍然继续存在,例如洛阳;部分在先秦不很重要的城市,仍然处在边缘地位,例如广州。但是,两汉时期,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渐往东南方向移动了,长江流域得到了较多开发,长三角地区除了苏州,还有广陵(扬州),两湖地区有了长沙。

第三个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城市越发多了起来,也越发重要起来。像建康(南京)、扬州、姑苏(苏州)这些城市,都比以前繁盛了很多。

第四个是隋唐时期。中国在唐后期开始重视海上贸易,广州得以较快发展。钱塘(杭州)、扬州、金陵(南京)等南方城市,已是全国非常重要的城市。

第五个是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宁波、泉州等沿海城市发展起来。海上贸易在宋代很受重视,是因为两宋时期,西夏等政权阻断了中原与中亚之间的商路,宋王朝不得不重视海上贸易之路。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一带一路”中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

第六个是明清时期,越来越多的南方城市相当兴盛,诸如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福州、广州、明州(宁波)等,而西安、洛阳、开封等内陆城市,渐渐就不像原来那么重要了。

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又出现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内地城市,没有沿海城市发展得那么快,有些甚至衰落下去,而上海、天津等跃升为全国性的重要城市。对此,我们后面还会讲到。

从政治功能到社会功能的转向

在谈中国古代城市特点前,有一点要说明,中国城市化率在近代以前一直很低,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城市人口才占了10.64%,也就是说差不多90%的人还是生活在农村。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化率有所提升,但还是很慢,到1978年,中国城市人口才达到17.92%,超过80%的人口依旧生活在农村。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脚步加快。到2018年,中国城市化率已达60%,这是历史最高点。

下面来谈谈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近代之前中国城市特点,首先是政治功能为主。从秦汉到明清,没有一个城市是独立的行政实体,没有一个城市有单管城市事务的市政长官。省城、府城、县城,都是跟省、府、县等行政系统紧密联系的,都是国家行政系统中的一个结点。

第二个特点是,城市的定位与行政等级体系相一致,省城级别比府城高,府城比县城高。上海在1843年以前就是一个县,而松江是府。

第三个特点是,城市没有独立自治权利。如果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管理方式,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明明是一个城市,通常是两个县甚至三个县的机构在那儿管理,唐朝首都长安,分为两个区域,以南北走向的朱雀大街为界,东西两侧,东面属万年县,西面属长安县。明代的南京,分属上元县与江宁县管辖;清代苏州府城由长洲、吴县分管;杭州府城由钱塘、仁和两县分辖。中国的城市变成独立的行政实体,是到1909年有了法规,真正实行是在民国以后。

第四个特点是,与农业紧密联系。在近代以前漫长的时期,中国都是一个以农为主的国家。家长教育子孙,强调的都是两个字,耕、读,一个是种好田,一个是读好书,可见“农”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城市的发展跟农业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城市在总体上是消费性而非生产性的。在城市中除了官府机构以外,就是教育机构、宗教机构、手工业者,还有就是农民进行物品交易的地方。

第五个特点是,城市规模很小。中国疆域那么辽阔,人口如此众多,但是城市的规模大多很小。长安、北京、杭州等首都例外,通常很大,唐代长安城最大时有80多平方公里,清朝北京有60多平方公里。省会城市也比较大一些,但不是很大,湖北省会武昌城约为8平方公里,河南省会开封城有9平方公里多一点。一般县城都不大,比如山西平遥县城大约2平方公里,上海县城也就2平方公里多一点。因为以农为主,农民要种田,但田地一般比较分散,离城较远。农民如果住到城里来,会很不方便。所以,遍布各地的是一个一个村庄,若干村庄之间会有一个小的集镇,那集镇大多没有城墙。

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结构、生活特点颇为不同。唐代长安分成西市和东市,位于城市两头。西市主要交易的是百姓日用百货。东市跟朝廷机构靠得近一点,所交易的有很多奢侈品和高档物品。无论是西市还是东市,到了晚上都要关闭,因为夜里不可以在路上行走。所以,唐代以前的城市基本没有夜市生活。宋代以后,城市生活有了较大变化。《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代的城市生活。首先,交易地方更灵活了,交易地方也更大了,原本有一些地方是不准买卖东西的,现在可以在那儿买卖了。其次,时间也延长了,原来规定晚上要闭市,从宋代开始有夜生活了。《水浒传》中就有对夜市的描写。再次,交易的东西也多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生活也丰富起来了。所以我们研究中国城市史,会特别强调宋代以后,因为城市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跟这个变化有关联,从宋代开始,商人地位变得重要了。中国原来的社会等级次序是“士农工商”,商排在最后一等。宋代以后,尽管人们嘴上还是说“士农工商”,但实际上商人地位已比农民高,排在“士”之后。

江南繁荣的原因在哪里?

下面讲一下江南城市文化。先给大家看一首《忆江南》。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一共三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所忆杭州、苏州,是江南最著名城市,所忆内容,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风情。可以看出,白居易对江南印象非常好。

白居易是从内地来到江南做官的,通过他的词来理解那时候江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会比较有意思。唐代以后描写江南优美的诗词文章极其丰富,但如果关注一下这些人的出生地会发现,以那些非江南出身的读书人的感受尤其深刻,包括苏东坡。

不同时期江南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有“大江南”“中江南”“小江南”之分。今人所说江南,大多是指“小江南”,指太湖流域一带,包括今天的南京、杭州、嘉兴、湖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太仓以及昆山、上海。太湖流域在自然禀赋方面,在地理、水文、自然生态方面,有山有水,有丘陵有平地,自成一个整体,是一个物产相互补充的经济整体。

当然,江南的开发有个过程。先秦时期,江南属于开发不足、人口稀少的地区。那时著名的思想家、大学者,像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分布的地方主要在北方,南方很少。所以,要在江南找出先秦时期文化名人是颇为困难的。

江南开始繁盛的转折点是南北朝。三国两晋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政治混乱,常常打仗,北方游牧民族趁机打到了黄河流域,打到华北一带。一批一批北方人向南方转移。当然,这当中还有气候变化的缘故。北方人成群地来到南方,北方农业技术被带到南方,在南方又进行了很多水利工程,使得南方变成适合人们生存的地方。南方先前问题主要出在水涝,水患一旦得到治理,就比较宜居。据研究,南朝以后,南方经济已经重于北方,到唐代,“南重北轻”就相当稳定了。韩愈说,他那个时候,天下赋税有九成出在江南,就是对江南这个地方富庶程度的生动描述。

江南何以成为物质、精神“粮仓”?

在江南,各个地方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分工,或种粮,或植棉,或养蚕,各展其长,生产集约化程度很高。这在养蚕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植桑、养蚕甚至采叶、运叶,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人在经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也很高,丝织、棉纺、陶瓷、制糖、酿造、造纸、矿冶、五金等,各有专家。上海今天的市花是白玉兰,但是在1949年之前,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是棉花。因为棉花曾经是上海最重要的经济产品。这也是区域分工的结果。

明清时期,全国科举考试成绩最好的地区是江南,绘画、书法、文化发展最好的地区也是江南,这就跟江南地区内在的合理化分工有关系。那时,科举录取名额是有比例、有限制的,发达地区参加考试的人多,录取率相对就低。于是,一些文人就不再执着于科举,而选择写小说、绘画、刻书,建园林,或者是像徐霞客那样去“游山玩水”。

这些状况集中到城市里,就表现为江南城市文化的如下特点

第一,商品经济发达,商人地位提高。在江南,如果一家有两个儿子,家里通常会进行合理分工。父亲会看两个儿子的秉性和气质,适合读书的就让他去读书,适合经商的便让其去经商。兄弟之间合理分工,有利于整个家族的综合发展。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对于商人,不是泛泛地贬低,而是强调商人做生意要讲良心,要讲诚信,不能搞坑蒙拐骗。“商业”已经是一个值得社会尊重的行业。

第二,市民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跟城市相关联的商人靠读书很难赢得社会尊重,他们便通过其他方式,发展自己的才华,获得社会尊重。明代以后的江南,言情小说有很大发展,《三言》《两拍》等许多言情小说出自江南。不愁衣食的文人,谈吃穿、谈游玩、谈雅好,所表现的思想、情趣、格调,与官方倡导的意识形态大异其趣。

第三,讲究物质生活,行为偏离正统。明清时期,朝廷对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很多限制。比如,规定有些质地和颜色的衣服,普通人是不能穿的。但明中期以后,江南普遍发生“不守朝廷规定”的情况。人们讲究衣着、讲究住房、讲究生活品质。最为极端的是,明代学者陆楫(他跟陆家嘴有关系,陆家嘴就是他们陆家田产所在地),曾撰专文提倡适度奢侈性消费,认为适度奢侈性消费,有利于刺激生产,促进财富流动。这是为讲究物质生活提供理论支撑,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

第四,高度重视实学。所谓实学,是指实在、实用、实惠之学,不尚空虚的学问。明清时候,江南出了一大批科学家,在全国科学家中,江南占了一半以上。最著名的就是徐光启,编撰了许多实学书籍。他跟利玛窦翻译了《几何原本》,还有其他一些科学书籍。他有一句名言,说是我们要想超过人家,第一步必须要了解人家,叫汇通;要想了解人家,前提必须要翻译。他的翻译、汇通、超胜三步走策略,非常自信、开明、健康,也很实在。

第五,爱乡爱国情感相当浓烈。江南比较富庶,发展比较好,也受传统忠君爱国思想的浓重熏陶,爱乡爱国情感相当浓烈。比如元朝军队南下,在江南遭到顽强抵抗,常州以2万义军抵抗20万元军的围攻,足足坚守了半年,被誉为“纸城铁人”。清军南下的时候,江南爆发了很多起抗清斗争,涌现了陈子龙、夏完淳等一批抗清英雄。东林党人提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早已成为读书人爱乡爱国思想的标志性口号。

如果把江南城市文化的特点放到整个中国文化当中看,就会很清楚地发现,这就是中国重视实用、实效的实学精神的弘扬,是中国文化自身滋长出来的现代性。

近代上海城市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下面我要讲近代上海城市特点。上海城市历史较短,但从历史长河中看,上海在近代发挥的作用相当大。

在开埠以前,上海在中国城市当中的排名是第12位,这意味着上海在中国城市当中是有一定地位的,但不是最高。开埠以后,上海快速成为中国最重要城市,原因极其复杂。到1900年,上海城市人口已是全中国最多的,超过100万。1915年,超过200万;1919年,是240万,差不多相当于3个北京、或6个南京、或4个苏州。到1935年,上海成为全球第五大城市。到1947年,上海的人口相当于南京加北平加天津这三个城市。为什么举这三个城市?因那时南京是中国的首都,北平是前首都,天津是除了上海以外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如果看经济体量,南京加北平加天津,三个城市的GDP加起来,在1947年的时候,还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这就是上海在近代中国城市体量当中的独特地位。

为什么上海城市那么特殊?这跟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路径、社会结构有重要关系。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总人口80%以上是各地移民,而移民人口中的80%以上是江南人。人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海派文化以江南文化为基础,以移民人口为载体,学习了西方一些东西,逐渐发展起来。

近代上海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以陌生人为主体的社会。陌生人社会带来匿名性、疏离性与流动性,从而使城市充满活力。近代上海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独立。外来移民离开原来相对熟悉的社会环境,原来对人约束的传统宗法环境不复存在了,个人有了更大的活动、发展空间。这种空间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二是务实。江南人原本务实,到了城市以后更务实,会理直气壮地经商牟利,理直气壮地享受生活,不尚空谈,不务空名。

三是自强。原来的家世背景没有什么用了,在上海发展主要靠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因此,移民通常会格外重视学习,重视锻炼自己的能力。上海人称“走路”为“跑路”,就是格外惜时、争强的写照。

四是创新。上海各路人才都有,中外人才都有,要想从竞争中胜出,一定要善于创新。人口来源越复杂,文化异质程度越高,相互取长补短、刺激奇思妙想的机会就越多,越有利于创新。

五是法治。有些人对老上海有片面理解,以为上海滩到处都是坑蒙拐骗,到处都是流氓斗殴,其实不完全如此。坑蒙拐骗、流氓斗殴当然有,但上海还有另外一面,即法治。上海是近代中国法治系统颇为完善的城市,近代中国最早的律师制度由上海引进,上海执业律师人数最多,上海人较早形成重视法规、重视契约的传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外国人来华还是会发现,跟上海人谈判很难,因为上海人对具体法律条文很讲究,但谈成以后,他们会严格遵守、兑现条文。

六是爱国。上海人来自全国各地,有了困难,一般靠亲戚、朋友,靠老乡,靠同乡组织。上海跟全国各地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各地来到上海的移民,所做的生意,所发生的文化、社会联系,多与本乡本土密切关联,比如说无锡人在上海所办企业,里边主要管理人员都是无锡人;湖南人在上海办的工厂,连烧饭的、看门的都是湖南人。福建人卖的茶叶、木材,主要来自福建。于是,上海就像全国各地的人在这里开的一个巨型shopping mall,这个摊子是浙江人、广东人的,那个摊子是福建人、安徽人的。这导致上海人很容易把爱乡情感上升为爱国主义。上海有很多很好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等,有很多爱国的政党、社团,这就使得上海很容易成为全国爱国主义宣传中心。上海是全国的上海,这不是一般的宣传口号,而是千真万确的社会存在。

七是全球视野。上海最多的时候居住了超过15万的外国人,较多的时候是6万至9万。人口来自世界各地,最多的时候超过58个国家和地区,欧洲、美洲、亚洲都有。这让上海跟全世界各地都有关联。上海就像个小的联合国,这使得上海人很早就有全球视野。不同的文化之间需要广泛系统而深入的交流,才能够对另外一种文化有深刻了解,实现文明互鉴。近代上海人在这方面就有很出色的贡献。当然,上海也得到了很多外国侨民的喜爱和认同,他们为上海的建设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比如,华东医院的前身宏恩医院,就是美国商人捐建的,上海第一所盲哑学校也是外国人捐建的。

近代上海是以江南文化为底蕴,以移民人口为主体,吸纳了众多其他地域文化的因素,也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某些元素,形成了海派文化。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新青年》、左联等很多红色文化产生在上海。所以,今天我们把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作为上海文化三大资源来研究。

综上所述,近代以前中国主要是农耕社会,城市行政功能突出,城市化率较低。宋代以后城市生活有了重大改变。江南城市主要是六朝以后随着北人大批南下发展起来的。明清江南城市文化,比较重视实际,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自由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实学精神的弘扬。上海是近代崛起的中国最大城市。海派文化是以明清江南文化为底蕴,以移民人口为主体,吸纳了众多其他地域文化因素,也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某些元素而形成的近代城市文化。

(整理人王珍 唐慧敏


【思想者小传】

熊月之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致力于近代史、上海史研究,主编《上海通史》(作者照片由上海社科院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本文作者:熊月之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