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脱贫攻坚创造了人类扶贫史上的奇迹,奥秘何在?
上观新闻
2019-06-27 08:31:22

日前,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引领新中国飞跃发展——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与习近平脱贫攻坚论述”为主题的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沪举行。

与会者认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把精准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作出重大部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围绕中国扶贫开发的历史和经验作了主题报告。他指出,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贫困问题始终伴随着人类的步伐,不断出现又在不断加以解决的过程当中。当今世界,贫困问题依然是世界性的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世界上的贫困表现为多种形式,而且原因纷繁复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从中国国情出发,始终致力于减贫脱贫,消除贫困问题和贫困现象,客观地说,这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取得的成果是举世公认的。

李忠杰认为,中国扶贫开发的特点和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始终把减贫扶贫作为重大任务来抓。二是从根本上端正路线方针,通过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三是将救济式扶贫发展为开发式扶贫,走出一条中国式扶贫道路。这是中国扶贫经验当中最实际最突出的一条,全世界很多地方扶贫多采用救济式扶贫方式,发钱、发物资,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帮助农民发展各种产业,使他们富裕起来。四是加强对口援助扶贫,实行东西互助和部门帮扶,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五是发挥举国体制的作用,运用多种政策开展扶贫,这也是中国特色。他强调要把握好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力。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动力,没有动力就不会前进;但是同时又需要平衡,没有平衡就会乱套。落实到扶贫上面,就要辩证看待贫困问题,既要逐步缩小差距、减少贫困,也要客观认识到,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相对贫困永远是会有的,缩小差距不是限制人们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扶贫要打好攻坚战,更要打好持久战,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各项政策调整好,使之成为长效政策。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方世南教授认为,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脱贫攻坚战的整体性问题。脱贫攻坚不仅仅与经济建设有关,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紧密相关。不能把贫困地区老百姓看作低人一等,更不能把扶贫视为“恩赐”。要多考虑人的因素,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和文化建设,绝对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扶贫全过程,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的食品。不能只解决表面贫困问题,却让生活质量成了问题,这不是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脱贫攻坚战的最终目的就是走向“五位一体”的整体文明,即要使贫困地区走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谐协调的整体性文明。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表示,要将脱贫问题放在新中国70年发展的实践逻辑当中来理解。解决贫困问题涉及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问题。我们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如果贫困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的话,共产党人就没有办法向老百姓交代。脱贫攻坚战已经初步取得成果,创造了人类扶贫史上的奇迹。中国的脱贫攻坚给世界各国树立了榜样,也增强了世界人民对共产主义、马克思所倡导的人的自由而又全面发展以及自由人联合体的认知。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仅具有中国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编辑部与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来自南京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长三角地区财经类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国内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与会。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本文作者: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文内图:王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