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新疆看新疆,我们思路更开阔了

发布时间:2011-09-17

跳出新疆看新疆,我们思路更开阔了  

    ——访喀什在沪挂职干部

“在上海挂职,最大的收获就是思路打开了,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敢于尝试了,挂职结束后回去工作信心更足了。”来上海挂职已近半年的艾克拜尔谈到自己挂职的感想,显得兴奋。

今年46岁的艾克拜尔来自喀什地区行政公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维吾尔族汉子,目前在上海闵行区挂职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央三部委安排的来沪挂职干部,和他一起在闵行区挂职的还有两位维吾尔族干部和一名汉族干部。

除此之外,还有14位来自喀什地区的干部在上海11个工业园区挂职锻炼。根据2010年11月上海12家工业开发区与喀什四县工业园区签订的“对口合作共建协议”,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围绕“以国际产业转移中心为核心,以工业园区挂职锻炼为重点,与西郊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联动”的工作思路,在各分指挥部和上海市经信委等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对口四县的有关人员,前往上海挂职锻炼,旨在进一步带动上海对口援建四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四县在沪联络平台和工作窗口。

锻炼能力  寻找商机

“上海干部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学习;经济工作的新理念让我们印象深刻;招商项目抓大不放小的工作态度也让我有很大启发。”谈及挂职的收获,艾克拜尔一张嘴就“滔滔不绝”,他直言:“感触实在太多了。”

之前有过两次到上海“走马观花”的经历,远不及这一次深入了解,艾克拜尔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到明年年初我挂职锻炼就结束了,在这里打开了眼界和思路,回去之后一定可以大干一场。”他笑言,如今自己已经是“跳出新疆看新疆”。和艾克拜尔略有不同,另外14位来自喀什地区的干部本月底就要完成自己的挂职锻炼任务。这支队伍的总召集人赵淑平告诉记者:“我们基本上都是各县经济口的干部,来上海既是挂职锻炼,也肩负招商引资的任务。”

自3月27日来上海以后,除了4个县各有一名代表进驻漕河泾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商务部上海基地),其他10名干部分别在10个工业园区、招商中心挂职。

“上海方面的领导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关心我们的吃饭、住宿问题,在业务上也细心指导。”每个月这些干部都会聚上一两次,交流感想。赵淑平说:“比如在张江、康桥等地方,园区都指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带领我们下到各企业参观学习,这对我们了解产业、寻找项目帮助非常大。”

如今,赵淑平和同事们已经和食品、轻工等行业协会对接,了解了这些行业的具体情况,为进一步对接、承接产业转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上海收获都很大,生活也很开心,有时候想念家乡了,大家就会去新疆餐馆聚餐,特别方便。”

队伍建设  长效机制

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唐海龙介绍说,上海援建喀什地区,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主要的是两个抓手:“一是帮助当地招商引资,包括项目引进、对接、签约、落地、投产等等;而另一个更为重要,要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队伍建设提供有力、长效的机制。”

据唐海龙介绍,第一批来上海挂职的干部都是各县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人才,他们在上海学习招商工作的方法和理念,总结上海工业园区开发的经验,关注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寻找产业转移和项目投资合作机会,在此基础上将招商引资的视野扩大到苏浙及长三角经济区。

“经过半年的锻炼,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完善当地投资环境帮助很大,当然我们也将总结经验,进一步改善挂职锻炼的机制,使之成为上海援疆的一项长效机制。”据了解,本次挂职锻炼人员半年期满后,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还将组织新一批的人员前来上海继续锻炼。此外,上海也已派出精兵强将前往喀什地区指导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本报记者  徐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