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务援疆”到“感情援疆”

发布时间:2013-09-16

从“任务援疆”到“感情援疆”

——上海医生在喀什留下割舍不掉的情感

本报记者 顾泳

上海和喀什,5000公里的地理距离,造就迥异的地形与风情。两座城市“性格”大相径庭,却因“医者大爱”,牵起不解之缘。

3年前,上海启动对口援疆工作,医疗援疆成为“重头”。艳阳风沙中,上海医生奔走在少数民族同胞集聚的乡镇,治病救人之时,传授健康生活习惯;葡萄藤架下,当地群众端出好吃的瓜果、手抓饭,款待远道而来的好人医生。在上周召开的“沪疆医学论坛”上,一位援疆医生道出心声,“过来是任务援疆,渐渐变成感情援疆,这片热土终究割舍不掉留下的情感。”

多项技术,开创南疆历史先河

作为全国医疗中心,上海的大医院医生到喀什,为当地带去多项成熟技术。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田彦龙,黝黑肤色泛着高原红,一度被人误以为是喀什当地医生。全疆范围内,能做像样脑外科手术的,只有乌鲁木齐、石河子。田医生来到上海对口援建的喀什二院,突破了当地该项手术的空白。

田医生年资虽高,但因科室人员配备极少,需要每三天轮一次24小时的值班,辛劳程度不言而喻。今年7月,在300公里外的巴楚县,一名18岁武警战士头痛欲裂,他坚持站完最后一班岗,走下岗位时双腿已无法动弹。小伙子被急送至喀什二院时,颅内出血已达60毫升,生命危在旦夕。田医生在简陋的条件下,沉着冷静地分步实行血块清障、血管造影,最终经手术治疗改变了脑部压力,使年轻的生命得到延续。精湛医技折服了在场每一个人,“要是没有援疆医生,这条命到了乌鲁木齐恐怕已经不行了。”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八个月大的维吾尔族小男孩,因误食干果堵住气道,原本只能听天由命,因为新华医院医生王振涛在南疆地区首度开展“小儿气道术”,孩子得以第一时间获救;七老八十的当地老人,几乎个个都有白内障,以往不知道开刀治疗,更不知道还有先进的小切口治疗,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蒋永祥医生引进技术设备,小切口手术得到大幅度普及……

因地制宜,制定公共卫生计划

上海对口援建喀什地区四县(叶城、莎车、泽普、巴楚)后,针对当地现状,上海“量体裁衣”提出援疆“三降一提高”目标,即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黄红说,普及公共卫生知识“面广量多”,很难立竿见影,却可潜移默化带来持续影响。

来自浦东新区的李朋医生,专长是防控传染病。浦东新区对口少数民族比例高达96.3%的莎车县,李医生与同事们派上了大用场。上海医生,怎样影响当地群众?这支公共卫生团队在沪疆两地卫生部门的集思广益下,根据当地民族特色,编写简便易记的小册子;

同时培训66名农村卫生宣传员,将健康知识送到少数民族群众家门口。“勤换衣、勤打扫、粪便无害化处理,这是健康生活的需要。”葡萄藤下、瓜果园里,卫生宣传员用小品、歌舞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少吃盐、常洗手等健康知识,广受当地群众欢迎。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周丽红医生,是第二批公共卫生队援疆队员。在连续两周下乡指导妇女保健工作时,周医生因水土不服,身体差点垮掉:她上吐下泻、喉咙嘶哑,却没叫过一声苦,马不停蹄往返于相距几十公里的乡村之间,一字一句传授工作要点。看到上海医生如此敬业,当地妇保工作者从家中端出瓜果,冲一杯热腾腾的奶茶,让周医生润润喉。

人要离开,感情却割舍不掉

上海医生留下了技术,更留下了浓厚的情感。东方医院周华医生,在莎车县人民医院一呆就是三年多,当地群众用“救命恩人”来形容他。维吾尔族汉子吐尔洪·阿布力米提,便是因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阿布力米提患急性心肌梗死,送至医院已起病18个小时,错过最佳治疗期。周医生在与家属短暂沟通后,大胆决定:对病人闭塞的心脏前降支进行血运重建、抽出血栓和碎片,再用球囊扩张,手术暂时成功了。可术后几日,阿布力米提情况时好时坏,从麦盖提远道而来的大姐哭着求救,“一家兄弟姐妹五个,已有两个不幸猝死,弟弟得了重病,您说什么也要救救他啊!”周医生看在眼里,宽慰了几句,却也只能耐心等候,用事实来回应一切。术后五日,病人终于转危为安。出院时,阿布力米提特意穿上漂亮干净的衣服,拉着上海医生要求合影一张。

一转眼,周医生的援疆周期快到了。这些年他将冠脉介入治疗引入医院,迄今已完成冠脉造影近200例,其中近60例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听闻他快要离开,许多当地群众和同行纷纷来探望,“我们舍不得周医生,他是上海好医生的代表。他走了,心里空落落没处放。”周医生则表示,“这里的群众给了我无限成就感,我将用对他们的无限祝福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