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

发布时间:2003-03-14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

上海援藏援疆干部真情奉献

本报记者 李晔

明天,上海第四批51名援疆干部将结束短暂的回沪休假,再度西行。临走前,领队金士华有些感慨。去年6月27日,金士华带领方队初入新疆时,恰逢阿克苏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当时51名汉子二话不说每人掏出1000元钱,将51000元捐款送至当地民政局;而这次在沪“稍息”,听说新疆巴楚、伽师两县遭遇强烈地震,心急如焚。巴楚、伽师虽不是上海对口支援的地区,但一种本能让51名援疆干部又每人摸出了1000元……对此,金士华仅用了4个字概括:“患难相依”。

在这批可爱的上海人中,有接到援疆任务到出发前后不满10天的,有“突击结婚”不足15天的,有孩子出生不到半年的,有家中老母亲正病重的……然而,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每批援疆、援藏干部在边陲一呆就是3年!迄今,上海已选派援藏干部3批共149人,援疆干部4批共134人,无偿援助两地的资金已达5.3亿元。援疆、援藏干部这一批特殊群体,时刻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信条置于心头,在雪域边陲造希望小学、资助失学儿童、援建医院、卫生所、试点村,结出累累硕果……自1995年上海援藏以来,日喀则地区的GDP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重点对口的江孜、拉孜、亚东、定日四县的年经济发展速度均超出了地区平均水平,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援疆干部们积极同上海水务局联系,使当地居民告别了春冬喝涝坝水、夏秋饮渠道水的历史,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多年来,上海干部们还解决了新疆1万余学生“屁股离地”的问题,让他们上学时有桌子写、椅子坐……

上海干部们深知,援疆、援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扶贫帮困,更不同于以往的屯垦戍边,而是落实东西互补、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两项援藏重点工程——日喀则市给水工程和自治区传染病院中,上海市委、市政府就责成有关部门作专门研究,尤其强调要根据当地实际及长远发展,按高标准、高起点原则作好工程设计和预算。殊不知当时日喀则市区人口不到4万,但给水工程却按15万人规模设计,而西藏自治区传染病院则按高于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水平设计。这两项工程在重新预算及施工中多次追加投资,实际投入8100万元,比原预算增加了60%。

近年来,上海始终在探索上海援藏援疆工作的新路子,不仅要进行“输血式”的帮扶,更要注意培育当地的“造血功能”。不仅要推动当前的经济增长,更要有利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以干部带项目,发挥援藏、援疆干部穿针引线的作用。去年11月“长江沿岸城市投资项目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援疆的同志将阿克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产、农畜等资源优势“和盘托出”,促成沪阿两地经济合作交流项目4个,资金达3.5亿元。不久,上海一些房地产公司又经援疆干部的牵线,赴新疆实地考察。

援疆援藏,义不容辞。目前,上海正积极探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依托上海比较先进的园林技术,绿化新疆和西藏;依托上海旅游产业先发优势,帮助西部挖掘旅游资源;依托上海先进设备,帮助西部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