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记录援疆感人故事

发布时间:2011-09-22

真实记录援疆感人故事

《援疆两地书》首发座谈会侧记

本报记者 李晔 李茂君

对于上海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唐海龙和他的儿子唐亚汇这对父子而言,《援疆两地书》出版发行的意义太特殊了。编入《援疆两地书》的78篇文章,都曾在解放日报 “对口支援两地书·援疆篇”栏目中刊登过。他们父子两人先后发表过三篇。还在复旦大学读书的唐亚汇说:“父子两人远隔万里,透过文章品读对方的援疆感受,如此经历,想想还是蛮独特的。”

昨天,《援疆两地书》首发座谈会在解放日报都市路新大楼举行。出席座谈会的作者代表,无论是援疆干部、援疆干部家属,还是参与援疆的新闻工作者、青年志愿者,他们纷纷表示将长久珍藏和翻阅这本书。

新一轮对口援疆展开以来,上海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文化援疆、教育援疆等各项工作相继启动和展开,上海援疆同志在艰苦条件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喀什人民的广泛好评,为上海人民争了光。一年多来,上海援疆干部在昆仑山下忘我工作,远在浦江之畔的亲人全力支持。作为援疆工作伟大实践的参与者、见证者和思考者,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真情实感写出来,成为新闻援疆的一个出彩的组成部分。解放日报每周两次的“对口支援两地书”栏目,充分发挥援疆干部身在一线、掌握实情的优势,将他们作为记者眼睛和耳朵的有效延伸,弥补了记者远离信源、一线和现场的缺陷,及时记录下许多具体、鲜活、生动的新闻故事,培育发展了一个取之不尽的“新闻富矿”。

《援疆两地书》中有篇文章写道:临别时,妻子送至楼下,看着他将行李放上车。车子一路前行,从反光镜中看到家人仍留在原地不动……援疆干部王治平说:“援疆干部的家属哪个不是这样?上海到喀什的飞机早八点就要起飞,我起得早,爱人起得更早,总希望能够吃完早饭再赶飞机……”

援疆医生辜臻晟的妻子邵宁从书说开去,感慨、感动、感悟良多。她说,丈夫去年赴疆时,女儿正面临升小学,由于老人尚在工作,自己工作又忙,照顾女儿的大任全靠家中保姆扛着。丈夫在“对口支援两地书”栏目中写了一篇文章《从说“霍些”开始学习维语》,自此,她就不间断从这一栏目中了解到上海援疆的最新进展和她丈夫的 “了不起”。正因为这个栏目在社会上的放大效应,不断有捐赠机构和社会力量投入到改善喀什当地医疗条件的队伍中去,今年,喀什当地医院获赠了新机器,所以当地已经能做眼科超声手术了。在邵宁眼中,《援疆两地书》是一本珍贵的书,因为她在其中读到了丈夫援疆一年半的价值,“在上海,一两年不知不觉地在平淡中度过了,但是在喀什,他发现自己能做的很多,奉献了很多,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很多。”

解放日报记者张扬作为上海新闻系统派驻喀什的青年记者,见证了上海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工作节奏,“会议开到凌晨是家常便饭,你经常不记得今天是星期几,因为每天都是工作日。”然而,在喀什“蹲点”半年后,他却向所有人发出了“做南疆的青春背影”的邀请。他说,援疆干部陈忠对即将大学毕业面临职业选择的儿子的一句建议是“不妨来疆当一回志愿者”。所有援疆干部和志愿者都会烙下深深的新疆情结,一日援疆,终生援疆。

以新闻工作的“累加效应”来审视,《援疆两地书》是一座桥梁,用饱含深情的文字联接起援疆干部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窗口,向全社会展示了援疆干部的勤勉诚朴与无私奉献。邵宁说出了发言代表对这本书的评价:真实记录、感人故事、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