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中的好兄弟

发布时间:2004-05-25

荒漠中的好兄弟

上海记者采访团成员

    本报记者 顾许胜

7时10分,阿克苏尚在黎明前。大漠沉睡,胡杨肃立,城市在细微的光亮下显出凝重的轮廓。两分钟后,突然,从天山南麓的一个深谷里,似一支亮箭穿来,又似一股黑烟升腾,千家万户的门窗在同一个时刻发出沉闷的撞击声,随即,像雨点,比雨点更稠密的沙子急骤地呼啸而至,一阵比一阵剧烈——沙尘暴将宾馆大堂内的时钟定格在7点15分。

这是记者5月14日清晨在阿克苏亲历的一场沙尘暴的序幕。

援疆干部,可敬的兄弟

不到新疆,不知祖国有多大;不到阿克苏,不知荒漠有多“野”。尽管这片大漠经过三五九旅悉心开垦、5万上海知青经营已半个多世纪,但高耸的白杨依然遮不住那风卷沙飞的荒野。甚至,就连我们听到的故事也那么荒诞。专程在乌鲁木齐接应记者的援疆干部李建华说:就在2004年春节前,阿克苏与乌鲁木齐通航不久,一架满载旅客的飞机正朝地面降落。突然,一只硕大的鹰一个劲儿朝着下降的飞机靠拢,被飞机吸进了正在转动的引擎,好在飞机已安全降落。阿克苏的荒凉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我们可敬的兄弟,51名来自上海的干部正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生活,1095个日日夜夜,足足三年。这些有志于边疆、有志于拼搏的干部中,有的已年过半百,有的还正当青春年华,谁都有一个拖三挂四的家。但他们在困难面前从不吭声,接受采访时千方百计避谈自己,就连由联络组提供的材料,居然也找不出他们的姓名。材料上这样写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他们各自克服了困难。他们中有的是“独苗”,为更好照顾已经失去自理能力的老母亲,临行前把她送进了敬老院;有的因工作繁忙连母亲去世都无法尽孝,只是泪流满面地跪在阿克苏的荒野里,朝着上海方向深深叩了三个响头;有的妻子在抗击非典,女儿临考,老人住院开刀,但他守口如瓶,不向组织提要求,只是在深夜的长途电话里连连说“抱歉”。

阿凡提的启示

新疆人人皆知的阿凡提是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人。关于他的一则寓言流传至今:阿凡提为教育那些不肯吃苦的懒汉,一次也撒了个善意的谎。他指着一片水草肥美的土地,悄悄对懒汉说:我看出来了,那片土地下有一大批财宝,要是谁挖出来就能一劳永逸。懒汉听了他的话,挖掘不止,3天过去了,方圆大约3亩地挖了个底朝天,但财宝仍没有出现。这时,阿凡提又出现了,他对懒汉说:其实你不懒,3天就挖了3亩地。快下种吧,丰收了你就会知道勤劳的滋味了。

这个流传已久的寓言对援疆干部充满了启示。大凡贫困地区的群众,一旦有了目标,谁都能振奋起来,振奋起来了不愁没有一个好的局面。一到新疆,援疆干部们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当地群众回顾阿克苏光辉灿烂的历史。一千多年前,阿克苏曾经水草肥美牛羊壮,天山雪水滋养着这里的稻米、棉花、瓜果,天山脚下和煦的阳光也曾照亮中国通往印度、波斯、罗马等文明古国的丝绸之路。

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树立人定胜天的信心,以科学精神治理了塔里木河,2003年全流域再度通水。寸草不生的柯柯牙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也盛产出瓜果,还受到了朱镕基的肯定。事实告诉上海干部:只要树立信心,转变观念,阿克苏是充满希望的。

请看,2002年7月,上海援疆干部刚刚来到阿克苏,偏偏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接踵而至,二话不说,51名干部每人从尚未解开的行囊中掏出1000元,第一批51000元救灾款几乎同步送到地区民政局;无独有偶,伽师—巴楚发生地震,51名干部又是每人1000元。怕惊动阿克苏地区工资菲薄的干部们,这51000元是通过上海红十字会转到新疆民政局的。事后,阿克苏干部群众了解了51位干部的心思,个个伸出大拇指说:“亚克西!上海干部亚克西!”

51名上海援疆干部还发扬前三批援疆干部的传统,在各自工作的县乡村51个特困家庭结对帮扶孩子,每年又是1200元的捐助。记者在阿克苏期间,曾经参观过几名援疆干部的住所,实在不敢恭维,房屋里除了衣服,就是零乱的堆放物件,连电视机也蒙着灰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这样说:“除了忙!还是忙!要在阿克苏各族人民心目中站稳脚跟,只有拼命干,拼命奉献。”

他们共同的理念是:在人生履历表上,有这三年边疆工作的经历,够用一辈子!

一切为了孩子

阿克苏少年宫是阿克苏最有色彩的地方,2000年由上海市政府援建。记者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儿童书画、音乐舞蹈、英模事迹、天文科技等20多个厅馆,到处都是能歌善舞的少年。有人说维族人一生下来就会唱歌,一走路就会踏起舞步,但在这里汉族孩子也一样能歌善舞。在阿克苏地区为记者们演出的一个反映游牧民族生活的舞蹈《多浪之歌》中,汉维两大民族的少男少女们踏着同一个节奏,载歌载舞,一样的眼神,一样的舞姿,堪称“天衣无缝”。

51位上海干部仅在2003年一年就办成了4所希望小学。当听到拜城县黑英山喀暂其村有49名贫困生交不起学费时,上海干部当即慷慨解囊。联络组还从闵行区旗忠村筹集60万元,设立了地区贫困学生助学资金,从2003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使1600多名高中生完成学业。此外,第四批援疆干部还组织实施了“春蕾女童班”活动,使全地区5000多名因家庭困难无法上学的女童走进课堂。“春蕾计划”、“光明行动”等一系列帮助各族贫困儿童上学的计划,几乎占了工作量的50%。一位援疆干部说得好,“文化是改变人的第一步”。为了全神贯注关心下一代,近7年来,围绕儿童教育、文化广播等设施,上海方面就投入了60个项目。其中为阿克苏培养合格教师的“地区教育学院上海教师培训中心”最令人瞩目,它一改过去每年仅有30名教师在沪进修的“僧多粥少”局面,把上海的师资、教育专家请到阿克苏,全面提高教师质量。

记者在阿克苏采访期间,曾多次在大街上或饭店里碰到维族老乡。维族老乡会以一句生硬的汉话“阿拉上海人”来与你交流。维族群众大多会告诉你:我家两代人都沾了上海人的光,我读书时,是上海知青教的书;我儿子又在上海援助的希望小学里念书。

红柳精神

第四批援疆干部在阿克苏已经快两年了,但报效边疆、报效民族团结事业的决心依然初衷不改。他们自喻为红柳,因为大漠除了长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胡杨外,红柳是最能在贫瘠的沙漠中生长的。

他们立足本职,充分施展才能,孜孜不倦地为阿克苏人民服务。有在县委书记赴内地学习时,被推荐主持日常工作的;有面对国企改制遗留问题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有不怕个人安危积极投身抗击非典的;有监守岗位、严防“法轮功”对广播电视进行干扰破坏的。

在专业干部队伍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更多。一位在温宿县工作的医生,一年来开展各种手术268例,其中胆道210例,一个人完成了相当于当地医院10年手术的总和,还成功地抢救了15例重危病人。这样的医务人员在援疆技术干部中只是一个代表,还有的跪地长达39分钟为解决老人食道阻塞,有的知难而上攻克癌症,彻底改变了过去民族地区义诊被拒之门外的局面。

红柳一棵,围沙几许?援疆干部影响巨大。51名干部两年来在资金引进、项目建设、设备援助、人才培训等方面可谓千方百计,事迹众多,不胜枚举。针对阿克苏最近提出的“两黑一白”振兴大计,他们又在四处奔走了。阿克苏作为西气东输的主气源地,占了塔里木气源的96%。新发现的拜城煤田堪称新疆之最。这“两黑”加上占全国棉花总产量1/9的“一白”,使阿克苏成了国内“资源高地”之一。联络组组长金士华向记者表示,看来,我们今后的工作思路要从战略高度上有所突破。面对这样一个潜力富足的地区,要把“输血扶持”改为“造血扶持”,共赢共荣。

51名援疆干部在阿克苏努力工作的同时,也锻炼提高了自己。本文故意隐去了组长外其他同志的姓名,因为荣誉属于国家、属于上海。他们共同的理念是:在人生履历表上,有这三年边疆工作的经历,够用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