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援疆,看喀什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17-07-09

七年援疆,看喀什的“变与不变”

医疗援疆现“三降一提高”,背后是上海医生专家接力努力的决心,不变

教育援疆让学生重回课堂,背后是上海教师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不变

■本报首席记者 孔令君

新一轮上海对口支援新疆,已是第七个年头。喀什之变,在方方面面:土坯房成了小别墅,牧民们有了定居点;各县的工业园区里,厂房多了,人气旺了,村里也出现了加工核桃等农产品的小作坊;每隔一段时间,喀什二院等医院总会传来好消息,各类高难度手术多是“南疆第一例”;孩子们也开心,上海教师们带来新理念,职业技能比赛频频得奖……

深层次的改变,更令人难忘。针对上海对口支援的莎车、泽普、叶城、巴楚四县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卫生服务能力较低的现状,上海援疆增加了“自选动作”,于2012年实施“三降一提高”项目,即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均期待寿命。据2016年的统计,四县婴儿死亡率已低于新疆平均水平、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喀什地区平均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孕产妇死亡率较2012年下降了40.2%,高危孕产妇的管理率和分娩率达到100%。

这让记者想起,4年多前采访一位上海援疆女医生,她懊恼无比地讲起从巴楚县偏远村庄中调查来的事:一位孕产妇之死,竟是因家人们认为产检没必要,直到临产才急忙用板车往县医院推。路上颠簸,没等到医院便生下了孩子,一家人欢喜地往回走,回家后产妇的身体状况被忽视,悲剧由此发生。她和同事们因此事痛下决心,非要改变这种现状。在一批批上海援疆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的接力和努力中,记者每赴喀什,总能感受到那份决心,不变。

关于孩子,微妙的变化让人惊奇。数年前,有两位援疆的上海校长,谈起喀什的学生,让人“头疼”。一人说,泽普县某所中学的校园脏乱不堪,孩子们随手乱扔垃圾,这位校长特意带头,在操场和教师走廊捡了一个月的垃圾; 另一人说,莎车县到了棉花丰收时节,职校里不少孩子“失联”了,找上门去,原来是父母要求回家帮忙摘棉花。上海教师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问题。

如今再来到曾经脏乱不堪的学校,环境整洁不说,一个西部县城中学开展的社团活动,花样百出,不逊上海,其中竟还有校园电视台正在拍摄“商鞅变法”小短剧,十几岁的“编导”正在与前来采访的电视台摄像记者探讨业务。另一头,职校的孩子们都回来了,实训车间里,开设了不少男孩子最喜欢的汽车修理课,个个争着摸方向盘。学校里的维吾尔族教师们已在上海援疆教师的带教下摘得技能大赛各项大奖,曾经最难沟通的汽修专业术语和技术,如今听得懂、学得会。

至于让孩子们“失联”回家摘棉花的家长们,也在上海教师们的关心之列。上海利用在社区教育和青少年活动上的理念和经验,于2013年10月在巴楚县成立了南疆首个社区教育示范点,乐高玩具创新活动、亲子绘本阅读、数码影像工作室等教育方法,都是第一次走入当地家庭,“周末陪着孩子上兴趣课”逐渐流行起来。4年过去,新一批的上海援疆干部接着干,“创意制作工坊”“3D打印体验中心”等特色文化教育项目,将在更多的偏远社区铺开——有句话,数批援疆教师都跟记者说过:“百年树人。”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不变。

不变的还有。数年前,记者曾进过叶城县的巴扎,那是上海援建的集贸市场,一到周末便挤满赶集的人群、待售的羊群、拉货的马车和牛羊肉炒饭摊,到处都是好奇纯真的目光和热情的笑脸。记者还记得,在巴楚县的乡下,有村民得知我们远道而来,硬是要留下吃饭,几番推辞,非要在葡萄藤下摆出一盘盘瓜果来,语言不通,就反复比划着“请坐”……最动人心的是,如今记者走进喀什的村庄、学校和工厂,纯真和热情依旧。

莎车县教育局副局长、上海援疆干部张清与当地学生交流。 顾超 摄(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