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观念转变促发展

发布时间:2004-05-11

上海对口支援报道之八

阿克苏,观念转变促发展

本报记者 顾许胜

10年前,一位当街晨练的外地人吸引了几十上百双好奇的眼睛;10年后,几百上千个人走进公园、街道,在优美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

10年前,满街都有盘坐着打牌的“摊位”,马路隔离栏上三五成群坐着看“热闹”的年轻人;而今,人们的行走速度加快了,来往的汽车不知从何时起也降低了“嗓门”,匆匆的问候中也偶尔夹带着“hello”“bye”之类的声音。

“这就是阿克苏最难能可贵的变化。”一位援疆干部说:尽管从1997年开始,上海在阿克苏建造了为数不少的希望小学,援建了许多实事工程,这些看得见的丰碑有目共睹,但“潜移默化”中的变化更令两地人民欣慰。

阿克苏市220万人口,维吾尔族占了73%,汉族26%,两个民族和睦相处,水乳交融。几年前,维族大爷阿瓦汗夫妇收养了一个汉族弃婴,夫妇俩在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抚养着这名孤儿吐逊古丽,当第三批援疆干部得知这位维族大爷的义举后,联络组组长吴尧鑫决定,以上海援疆干部的名义,由每位援疆干部出资共同助养吐逊古丽至18周岁。这个消息立即在阿克苏引起了反响,阿克苏地委机关的干部们都行动了起来,扶贫帮困之风从机关到企业,从城市到乡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阿克苏地委统战部副部长艾买尔江说:这种好风气的盛行,始于援疆干部的身体力行。他说:第一批23名援疆干部在当地认了23名“亲戚”,第二批20名干部对口帮扶了20名学生,第三批40名干部不仅抚养了小吐逊古丽,还捐资10万元,建立了阿克苏地区第一个精神文明奖励基金,每年有10位阿克苏“十佳”人士从此得到奖励。而第四批51名上海援疆干部更是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极其重要位置,联络组组长金士华说:51位干部除了每人结成帮扶对子,每年固定捐助1200元解决孩子就学、治病方面的困难外,还常常对灾民慷慨解囊。2002年第四批援疆干部进入阿克苏时,正值阿克苏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51名干部二话不说,51000元当天就交到了阿克苏民政局,大红的纸包上只留了“上海与阿克苏心连心”9个大字。

阿克苏地委纪委干部徐谨说:这种“潜移默化”的观念及意识的转变同时也来自阿克苏干部队伍自身。1997年至今,据粗略估计,约有近千名干部到上海接受培训,到上海短期考察的干部更是不计其数。维族干部艾买尔江说得好:“出来一转天地宽,天地一宽观念变!”细心的徐谨说:来到上海市委党校,宿舍中不同颜色的拖鞋、牙刷、毛巾就足以看到上海人在管理中的精心。他在阿克苏曾担任过办公室主任,也接待过许多客人,但从来没有想到要为客人的生活细节操心。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会风,马路上行色匆匆的市民,商店里笑容可掬的营业员,这些现代文明之风都在“潜移默化”中由阿克苏人从上海带回。

阿克苏这座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在高楼林立,街路规正。上海的“农工商”“联华”每天吞吐着来自全国的商品,印着上海××单位赠的桑塔纳、帕萨特在街上飞奔。在阿克苏市中心大什字,一位在上海专营阿克苏农产品的小老板说,他小时候的老师是上海知青,在阿瓦提县,有很多能人都是勇闯上海的第一批年轻人。一位名叫艾买提的老人说,阿克苏有出息的人都愿意去上海,要去上海,就要好好学习汉文。曾经在阿克苏党校担任副校长的陆士勇说,在以维族居多的阿克苏市,维文学校和汉文学校已经接近1∶1的比例,这对加强民族团结交流有很深远的意义。

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的转变,决定了阿克苏城市面貌的改变,决定了阿克苏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地委书记侯长安告诉记者:去年,阿克苏的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了百亿大关,增长幅度在新疆也名列前茅。

从1997年至今持续不断的经济支援,先后134名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体力行,构筑了一条上海至阿克苏的友谊之桥及民族团结的彩色纽带,令1600万上海人民及220万阿克苏人民感动。最后,让我们以第四批援疆干部中年龄最大的张树忠的事迹作为本文的结尾。去年7月,张树忠80岁的老母亲突发重病、生命垂危,医院已谢绝收治,身为医生的儿子张树忠赶到上海,陪伴在弥留之际的白发老母身边。几天后,奇迹出现了,老人病情有所好转。当时,张树忠在阿克苏温宿县的医院又离不开他,在其母亲病情好转的第二天,他就重返新疆。但返疆后的第三天,他母亲病情恶化,离开了人间。噩耗传来,张树忠流着眼泪朝上海方向深深鞠了三个躬……

这是上海134个支援干部“因公舍家”的写照,因为国家需要,人民需要,贫困地区的需要,上海干部将一批一批地走向阿克苏,让阿克苏与上海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