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滋润 涟漪在心

发布时间:2013-08-23

绿洲滋润 涟漪在心

——写在上海新一轮援疆三年之际

本报记者 王晓鸥

欲问三年援疆路,常怀感恩在心间。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上海新一轮援疆经历了不平凡的三年整,对口援建的喀什四县已发生了巨变,城乡到处新气象,风景这边甚好。不久前,记者远赴南疆,去上海援疆指挥部,去学校去医院去大漠深处,无论是采访援疆干部还是当地民众,听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感恩。这是各族群众得到援建直接实惠的由衷之言,这是上海援疆离不开当地支持的感激之情,更是体现沪疆两地共创喀什美好未来的携手之谊。

孩子娃娃 不分你我

努尔买买提在村口和小朋友踢足球,只见他奔来跑去,谁能想到这位巴楚县阿瓦提镇的农家孩子,半年前还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记者问他:你现在挺好吧?努尔买买提撩起衣服,指指胸口几个小小的创口,大声地说:“是上海医生给了我生命!”孩子母亲在旁抹着泪说:真不知用什么话来表达我们的感激心情,过去为孩子的病,快愁死一大家子人了。

喀什属于先天性心脏病高发地区,像努尔买买提这样的先心儿,以前时常会出现晕厥等症状,甚至随时失去生命,但他们的家庭无法支付高额的手术费用,也无法将孩子送到大城市治疗。转机出现在上海新一轮援疆,2011年5月,救命的手术室在喀什二医院建成,75个种类近600箱设备从上海运来,一批又一批医疗专家风尘仆仆从上海赶来。三年间,喀什二医院心脏手术能力已居新疆同行前列,100多名孩子因此获得新生,通过新农合和万科爱佑童心基金,为困难家庭提供了医疗费用。

健康从娃娃抓起。针对南疆地区婴儿死亡率较高的现象,沪疆两地卫生部门签约共建,广泛开展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力求预防为先。在泽普县奎依巴格乡卫生院,努尔扎旦正带着4个月大的孩子接种乙肝疫苗,她腼腆地说:过去不懂接种为啥,直到看了上海编的卫生小册子,上面有漫画和维语,才被不接种的危害吓出汗来。如今,卫生院健全了信息化建设,并与县医院共享,每个婴儿健康情况一目了然,也避免了接种的遗漏。

上海援助的“流动诊所”,即便在尘土飞扬的天气,上海医生也可以到穷乡僻壤,实施检测和小型手术。让最边远的各族群众,享受到上海优质的卫生资源。

截止到目前,上海卫生援疆累计投入3.2亿多元,先后派出130多名援疆医生,在沪喀两地培训医护人员8000多人次,上海医生和援助的设备服务当地病患60多万人次。

戈壁新城 沙枣花香

造访吐逊托合提的家,已是酷热的午后,在维族风格的庭院廊檐下,这一家四世同堂的老老少少,正盘腿坐在大炕上吃西瓜。一说来的是上海记者,当家老人一把抓住记者的手,前前后后看个遍。入房见厅,旁有卧室三间,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似城里的商品房。但到后院一看,城里人只有自叹不如了,种着蔬菜和葡萄,那开着黄色花瓣的沙枣树,洒落着阵阵幽香。殊不知,这户人家过去住的是土坯房,连供水设备也没有。记者问老人:现在住得满意吗?老人不会汉语,在胸前摊开双手,一正一反地捣鼓了几下,蹦出一声“亚克西”。旁人告:比过去是百分之一百的好!老人又将右手放在左胸,吐葡萄皮儿似的说了几句,旁人告:深深感谢上海援建!

作为上海援疆改善民生的首要工程,安居富民建设已完成11.2万户,涉及87个乡镇、1128个村,受惠人口约占对口四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占援疆总资金的40%以上。安居尤需兼顾富民,不能因为改善住房而增加民众负担。上海提供了20多种设计方案供农户选择,在安居房区域配置了综合网点,为农户提供了新的就业和发展庭院经济致富的机会。

泽普县阿克塔木乡安居工程,现在已变成热闹的小城镇。买买提艾力以前是流动小贩,生意不稳定,自从盘下商业中心的固摊,他的馕卖得红红火火,每天收入增加了四五百元。

“知识技能改变命运。”上海组织多批专家上门指导和培训就业,人数达1.5万人次,并有1000多名未就业大学生到上海专业培训,目前新疆在上海学习、挂职(一年以上的)有13800多人。上海指挥部被评为“自治区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是19个援疆省市中唯一获此荣誉的前方指挥部。

安居富民工程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当地民众经历了从2010年“要我建房”,到2011年的“我要建房”,2012年的“我参与建房”的可喜变化,上海前方指挥部连续两年获喀什地区安居富民的“特殊贡献奖”。

问需于民 深得人心

今年四月,上海援疆指挥部规划建设组组长曾浙一率员前往莎车,深入遭遇地震受损最严重的恰热克镇14村,慰问受灾农户,感受实际需求。入夜,一行人住在村长艾里艾尼家里,村长让出了主屋的大炕,铺开了女儿备嫁的被褥。次日一早,援疆干部为眼前的一幕动容了:村长搂着儿子睡在露天的门外,头发上还粘着干草。去年莎车发生过恐怖暴力事件,村长是在为援疆干部把门啊,这就是朴实真诚的维族基层干部。

当上海援建图文中心工程因混凝土短缺面临停工时,莎车县的书记、县长亲自指挥协调以确保援疆工程的建材需求,还多次到工地慰问,每次都带上羊肉、大米、蔬菜……在维吾尔医医院动迁中,县长和援疆干部一起向当地群众介绍新医院的蓝图,新旧一对比,群众举双手赞成。叶城安居办主任腿有疾,照样深入山区,向农牧民宣传“安居富民”的好处。上海的每一个援建项目,都是问需于民众,深得人心,也得到了干群的大力支持。

上海援疆的五个“交钥匙”工程,先后获得自治区“天山杯”和上海“白玉兰奖”,其中莎车图文中心由自治区推荐申报“鲁班奖”。上海援疆副总指挥闵师林说,这些荣誉首先要归功于广大的南疆人民。

当地对援疆干部关爱有加。家属来探亲,当地领导、挂职单位都周到安排和热情接待。援疆干部春节回沪过年,当地会送上土特产品,礼轻情意重。每逢节日,当地领导都会盛情邀请援疆干部到家里做客或上门慰问,不让大家感到离家的孤单。刚来援疆时,县里将新建的周转房拿出,优先解决援疆干部的住宿问题,喀什地委招待所所长甚至搬到了地下室办公,空出房子给指挥部。

援疆干部王旗,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后调入上海工作,年过半百的他这次又来援疆。他说:作为一个老新疆,我余生的心愿,就是宣传美丽的新疆,宣传生活在这里善良朴实的各族人民。

援疆干部也是民族团结的使者,他们在当地都有“结对子”的帮扶对象。莎车援疆干部陶勇从自己工资中拿出2万元,支助一位维族贫困孩子上学,有空还上门看望。村里人见到他,说上海的县长来了,但孩子家的老人却说:是我家的大儿子来了!

感恩之心 不言愁苦

如果有一处戈壁移到都市,那戈壁就是都市的风景。记者站在莎车图文中心广场,放眼四周戈壁滩上矗立起座座新楼,顿获如斯感。走进民族风格的建筑,现代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上海世博会的模型在这里展示,享受学习乐趣的“真爱梦想”在这里展开,科普馆里奇妙的设施更是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当地援疆干部何建木如数家珍地介绍:这是上海市总工会建立的职工帮扶中心,这是团市委设立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是市妇联的妇女就业培训点,你看,那个屋顶上的太阳能也是上海企业捐赠……

在上海援建的莎车福利院,王学金院长对记者说:我无数次来过建设工地,但陪老人搬进福利院的那一天,我还是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桌、椅、床、被子、被褥等应有尽有,都是上海各界捐助的。是啊,新一轮的援疆充分显示了上海全社会的参与。

在喀什的日子,记者与多位援疆干部促膝谈心,他们鲜有为自己的辛劳评功摆好,听到最多的是感恩,感恩上海大后方,感恩默默无闻的家人,这也体现了援疆人的境界。

一人援疆,牵动“娘家”;一人援疆,全家援疆。记者了解到,有的来疆时,孩子刚出生;有的援疆三年,家里三位亲人去世;更多的上有老下有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司空见惯的是,两地困难信息时而会善意地“屏蔽”。报喜不报忧,每当家里发生困难,家人都轻易不会说;每当在疆生病住院,也不会惊动家人。即便说好每晚视频对话,但总有理由违约。每当喀什遭遇地震、洪水、沙尘暴,还有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家人的担忧堪为度日如年。整整三年了,几乎每一位援疆干部都说:最亏欠的是家人。

三易春秋,是上海援疆干部拼搏的三年,奉献的三年,也是人生历练的三年。他们以沙漠胡杨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励自己,以戈壁红柳坚忍不拔的品格鞭策自己,以冰山雪松傲立风霜的气质感召自己,向沪疆两地人民交出新一轮援疆的满意答卷。

三年援疆路,一生喀什情。上海援疆指挥部总指挥陈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其实,我们援疆干部是最大的受益者,深切感受到什么是大局,什么是特殊使命,以及东西迥然不同的国情,实践中加深了对党的群众观点的认识,几年援疆等于又读了一次大学,收获了人生又一笔宝贵的财富。面对新疆重感情、友善、奋发向上的干部群众,我们感到所有的努力和艰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