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气候温和,春天就像浸透了水的毛巾,一拧就弥漫开来。我带着娃到门口的江边散步,吹面不寒杨柳风,暖暖的风吹在没有戴口罩的脸上,温柔得像细细的绒毛在脸上抚摸。回头看看娃,他正蹦跶着,边跑边笑,露出来的小牙在阳光下闪闪亮。
这是安徽省公布《低风险地区社会公众口罩使用指南》后,我与娃第一次不戴口罩在非人群聚集地散步。偶尔有没戴口罩的人从身边经过,大家彼此回望一眼,眼神里也没有了之前的戒备和紧张。想起上周末带娃回安徽黟县老家时,油菜花开得正欢。我抱着他,在油菜花地里拍下了疫情以来在室外的第一张不戴口罩的照片,混合的花香与泥土清香钻进心扉,蜜蜂的嗡嗡声在此刻听起来如此悦耳。
此前,从来没觉得这样融入大自然中是如此珍贵,如今摘下口罩自由呼吸,莫名有种失而复得的珍惜感。我蹲下身来问娃:“宝宝在外面玩,开心吗?”他使劲点点头说:“开心……”忽然他指指我的脸说,“妈妈没有戴口罩。”“对,妈妈没有戴口罩,以后我们出来散步的时候,宝宝也可以不戴口罩了”。“哦哦哦”他一边往前跑,一边开心地唱我教他的歌: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
我家娃打小是个不受约束的宝宝,冬天给他戴帽子,扔掉,吃饭给他戴围嘴,扯掉。在疫情期间,这娃不受约束的性子发挥得更彻底:一边吵着嚷着要出去玩,一边不肯戴口罩。跟娃的不受约束成对比的,是他爹的一丝不苟。疫情严重时,先生给家里每个人都订了规矩:不管是出门买菜还是出去上班,都必须把口罩戴好戴严,不戴口罩不能出门;回来之后要及时洗手,脱下来的外套和口罩要放到专门的房间用紫外灯消毒。在先生的硬核规矩下,娃想不戴口罩溜出去玩的梦想彻底破灭。
直到2月20日,黄山市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买菜的上班的出门散步的,终于都可以自由出入了。我妈原本雷打不动出门散步的好习惯被耽误一个月之后又延续上了。家门口的江边散步的、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不过大家还是谨慎地戴着口罩,隔着安全距离。如今,解封近一个月后,口罩也可以视情摘下来了:独自开车时、在室外空旷地、间隔不少于1米办公时……传递的积极信息越来越多,摘下口罩后,大家没有恐慌,淡定地迎接着这些变化。
3月18日,黄山景区扩大对外开放,每天的开放时间相应延长,景区日最大承载量也从1万人提高到2万人。在景区的开阔地段,游客们摘下口罩,面对镜头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下班回家时,我把口罩收进口袋,打开车窗,新安江的风温柔掠过发梢,江边的空地上,有三两孩童在草坪上兴奋地跑来跑去,微微泛红的脸蛋像一朵盛开的小花。
这一笑啊,就是整个春天。
(作者为黄山旅游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