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热搜满天飞,别做“断章取义”的帮凶 | 锋面评论

新民眼 2025-05-29 08:58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新民晚报 曹刚
热搜机制就像煽风点火的熊孩子,看见火就往上浇油,不管浇的是真相还是偏见。我们别做“断章取义”的帮凶。

互联网,有时候像一台永不关机的巨型搅拌机,最近把汪中求教授搅得不轻。这位代表作是《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学家,大概没想到自己一句话的一个“细节”,后坐力那么大。他谈到广东人烫碗,用了“恶心”一词,引起轩然大波。他回应,被歪曲解读、断章取义了,本意是让大家关注餐饮行业服务标准。

身为中国精细化管理研究所所长,汪教授肯定知道“语言精准”的重要性,“恶心”这个词太容易翻车了。烫碗,早就刻进了许多人的DNA里,是追求卫生,也是讲究礼仪——晚辈为长辈烫碗,传递尊重;朋友间互相烫碗,增进情谊。佛山市2024年还把“提供烫碗服务”列入了《粤式早茶服务规范》。

暂且不论烫碗到底有没有用,这场风波的赢家,其实是“热搜”。当“恶心”被单独截出来,热搜机制就像一个煽风点火的熊孩子,看见火就往上浇油,不管浇的是真相还是偏见。汪教授本想探讨服务标准,却无奈挑起了地域口水战。这种“标题党”式传播,让理性讨论无处容身,只剩下情绪的狂欢。

如果用温和的词语替代“恶心”,或许能引发更有价值的讨论;如果少打一点“地域炮”,多聊点“服务提升技巧”,或许更能推动行业进步。真正的进步,从来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求同存异。

热搜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是偏见的传播者。要是再看到“专家炮轰某地习俗”这样的标题,不妨多问一句:前后语境是什么?参与讨论时,不妨多想想:我是要促进理解,还是要加剧对立?

“恶心”的热搜恐怕还会继续,但我们别做“断章取义”的帮凶。

栏目主编:潘高峰 文字编辑:曹刚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