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京杭大运河上的永通桥(八里桥)已完成修缮,今日正式向市民开放。记者从今日上午举行的永通桥(八里桥)文物活化利用启动仪式暨大运河申遗十周年活动现场获悉,“永通桥类博物馆”“中医药博物馆”“八里桥公园”“重兴寺”等文化项目也将陆续落地。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流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它不仅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始建于1446年的永通桥是横跨京城大运河的一座古桥,它不仅见证了古代漕运的繁荣景象,更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卓越智慧。2013年,永通桥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永通桥因年代久远和负载量大,出现了条石破损、错位及桥体表面铺装网裂等问题,严重威胁桥梁的安全与稳定。修复永通桥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对古人智慧的继承与发展。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现场说:“永通桥多漂亮啊,是世界文化遗产啊!永通桥已经有将近600年的历史,它是有故事的地方。这近600年来,它的历史文脉还在,它的景观还在,周围绿化也在逐渐完善。这里已经实现了‘保起来’,进一步还要实现‘美起来’‘活起来’,未来将成为国家级的文化公园。”
据北京市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永通桥修缮工程启动,工程人员采用小型器械和传统工具,以毫米为单位逐步刨查桥面沥青下的结构,确保对文物的干扰降到最低。针对桥梁本体状况不佳、修复工程复杂等困难,朝阳区文旅局积极与北京市文物、水务、交通等多部门协作,共同研究制定修复方案,并于2023年完成对永通桥的修缮工程,恢复了古桥历史风貌。
启动仪式上,永通桥(八里桥)数字焕活计划正式亮相。通过“长桥映月数字藏品”“数字扫描还原古桥盛景”“石狮子数字扫描与创新制作”等一系列创新手段,这座古桥以全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同时,结合步行桥、景观桥、网红桥的多重功能,永通桥(八里桥)将被打造成一个集文化展览、步行交通、长桥观景、商业市集于一体的文旅商综合体。
视频拍摄 剪辑:余晨扬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