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日新增突破六千,香港该如何对抗疫情?

数据洋葱 2022-02-18 17:45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连俊翔
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香港死亡个案将飙升至3000至5000例。

香港第五轮疫情愈趋严峻,确诊病例数成倍增长。自二月以来,香港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已突破2万人。 

2月17日,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香港单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更是突破六千例,达到6116例;并且另有约6300例初步阳性病例,合计突破1.2万例,是疫情爆发两年来的新高。

在香港此前四轮疫情中,单日新增病例数的最高值(7天平均值)也仅为132例(2020年7月28),而目前7天平均值已接近600例,约为此前最高值的6倍。

为什么香港此轮疫情如此严重?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专家曾光在采访中表示,一部分是因为奥密克戎极强的传染力,另一部分则是因为春节期间的聚集性活动,导致病毒在社区间进一步扩散。

在疫情持续扩散的背景下,如何抗疫成为社会各层讨论的焦点。据香港媒体报道,在政府公布最新的防疫政策后,部分民众表示或许“与病毒共存”更适合香港。有人士更是表示,香港市民并不那么害怕疫情,限聚措施可以取消。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与病毒共存”真的可以帮助香港渡过难关吗?

疫苗接种率低

部分民众表示,香港可以向新加坡学习,实施“与病毒共存”的较为宽松的防疫政策,以防止经济受到影响。然而,与新加坡相比,香港并没有与病毒共存的条件,盲目跟从西方政策,只会导致疫情进一步加重。

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较高,达到91%,其中接种两剂疫苗的占比达到88%。较高的疫苗接种率使得新加坡市民在遭遇病毒袭击时,只呈现较轻的症状。

相较之下,香港的疫苗接种率较低,为74%,而接种两剂疫苗的占比仅为66%。根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较低的疫苗接种率将引起死亡人数上升。在2022年1月17日至2月13日,无接种疫苗记录的死亡人数(每1万人口比率)约为19人,是有疫苗接种记录的19倍之多。

并且,在香港,70岁以上长者的疫苗接种率更低,根据林郑月娥此前公布的数据,70岁或以上长者接种率不满50%,有超过50万长者没有打针。 

而在此轮疫情中,大部分病逝的患者皆为7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在16日公布的十位病逝名单中,有8位患者年龄在70岁以上,占比达到80%。 

耶鲁大学教授陈希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与病毒共存的条件是全体人群达到很高的免疫水平,无论是通过疫苗或是自然免疫,而这一免疫门槛至少为90%。

因此,若实施“与病毒共存”政策,无疑将进一步加重香港疫情与老年群体的困境。

医疗体系已接近崩溃

“与病毒共存”的政策也忽视了香港有限的医疗体系,若放宽限聚政策,病例数将进一步激增,而最先崩溃的便将是医疗体系。 

根据香港医院管理局公布的数据,从1月24日起,住院人数不断攀升,1月22日,住院人数为330人,而到了2月9日,住院人数已达到1990人,是1月22日住院人数的6倍之多。 

负压隔离病房与病床的使用量接近饱和。香港医院管理局表示,目前香港公立医院隔离病床的使用率已超过九成,已达到可接收病人的上限。

据香港媒体报道,目前香港医院已出现医疗资源紧缺的状况,多家公立医院只能在医院的外围摆放病床和帐篷,以安置确诊病人。截至2月16日,有2654名新冠病人在公立医院和隔离设施就诊,有超过2000人被安置在大屿山竹篙湾的隔离营中,另有1.2万人在社区中等待就诊。 

医疗资源的紧缺也将影响非新冠患者的治疗。据报道,目前香港公立医院已削减四、五成例如康复、陪产等非紧急服务。而根据此前香港大学医学院的预测,第五轮疫情将在三月中旬达到峰值,单日新增2.8万例,预计6月底会有约1000例死亡个案。同时香港大学医学院也表示,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死亡个案将飙升至3000至5000例;并且若医疗系统超出负荷,死亡个案将增至7000例。 

坚持动态清零,共同抗疫

香港部分民众之所以倾向“与病毒共存”的政策,一方面是缺乏对香港目前处境的认知,不了解医疗体系与疫苗接种的整体情况,同时轻视奥密克戎病毒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也对“动态清零”政策存在误解。

“动态清零”并不等于零感染,而是强调面对疫情时,应“快速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防止疫情演化为大规模的社区感染,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防控成效。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为缓解香港防疫物资紧张,稳定社会秩序,中央全力支援香港,与港共同抗疫。

加大赴港生鲜供应,稳定香港物价。 

内地是香港生鲜食品的主要来源地。2021年,香港进口生鲜动物超过12亿美元,其中近90%的商品来自内地。由于跨境运输受到疫情的影响,商品供应量下降,加上市民们因担心粮食短缺而抢购商品,此前商品平均价格上涨约30%。

为应对香港生鲜供应问题,一方面供港农产品企业加大了供货力度;另一方面,海关部门也加紧配合,提高通关效率。香港蔬菜统营处17日表示,目前,总供应量已达到此前总量的九成,整体物价水平也在持续回落。

增派人员与物资,提升香港抗疫能力。

2月17日,受香港请求,由中央派出的专家小组已抵达香港,将分享、交流内地防疫抗疫的工作经验;同时多名检测技术人员、两辆流动检测车也已到达香港。据报道,流动检测车每日检测量可达到2万份,曾服役于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此外,第三套"火眼实验室"设备也已从武汉运抵香港,将投入使用。

栏目主编:尤莼洁 文字编辑:连俊翔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