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短发、爱说大实话,王之炅被朋友评价,“有上脱口秀大会的潜质”。2022年1月5日,小提琴家王之炅将率领“时代重奏团”奏响上海大剧院,带来一场新颖、热闹的“世界之舞”新年音乐会。11月4日媒体见面会上,她的坦率不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时代重奏团”今年诞生,王之炅是灵魂人物。它由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演奏家组成,团员均有和她一样不俗的古典音乐背景:欧美顶尖院校留学、国际音乐大赛获奖、职业乐团声部首席等。
那么多厉害的音乐家在一起,会有理念不合的时候吗?王之炅道破行规,“演出水平和团员平时关系好不好,没有太大联系。很多有名的四重奏、三重奏乐团,团员从头吵到尾,演出坐不同航班、住不同酒店,平时不说话,在台上照样演得很精彩。时代重奏团团员性格不一样,大家为了音乐去努力,有时候排练碰到一些困难的片段,大家会互相说,你要快一点,你要慢一点,但是没吵过。”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教授和管弦系副主任,王之炅师从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14岁时她受音乐大师梅纽因邀请,在大师指挥下首次与乐团合作,与法国里尔交响乐团演出协奏曲。1998年,年仅15岁的王之炅夺得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第一名,这是耶胡迪·梅纽因生前举办的最后一届比赛,同年,她在上海大剧院落成开幕之际演奏《梁山伯与祝英台》。上音毕业后,王之炅跟随柏林爱乐乐团前首席高利亚·巴列夏在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及柏林埃斯勒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柏林音乐学院任教。国际大赛大奖、琉森音乐节等标志性活动、世界名团合作、海外唱片录制……王之炅拥有一张无可挑剔的职业演奏家履历。
“我学独奏、室内乐、指挥,演奏协奏曲,带过乐团,时代重奏团把我的长项结合在一起。策划、找曲目、找人、排练、与作曲家沟通,自己还要学习总谱,重奏团开一次音乐会,我要做的事大概是作为独奏家的5倍,但很有意思。”王之炅表示,她遇到过谨守自身传统、不愿改变的乐团,“非常难合作,我刚开始接触到这样的团,甚至有一点愤怒。老师告诉我有两个选择:强硬起来,如果他们不听你的,就一拍两散,或者尝试把对方当朋友,把乐手拉到你这边来。”
一次音乐会,她与一个“非常顽固”的前东德乐团合作维瓦尔第《四季》,乐团延续自由的浪漫主义风格,而王之炅想以近年兴起的复古风格演绎,“在顽固小团体中,总有一两个人相对好沟通。我的技巧就是先突破这一两个人,然后再让他们带动其他人,最后这个乐团按照我的演奏想法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去年,王之炅与钢琴家王鲁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后首批回归大剧院“一个人的古典”系列演出的音乐家。这次新年音乐会,王之炅将再度打破观众认知,以独奏与指挥双重身份登台。
得益于王之炅与团员丰富的曲目量,和两位作曲家——时代重奏团驻团作曲家沈叶、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戴唯一的支持,“时代重奏团”保留曲库中囊括从巴洛克到先锋派不同时代与风格的音乐。
新年音乐会被命名为“世界之舞”,时代重奏团将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舞曲,包括小约翰·施特劳斯《艺术家的生活》、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巴托克《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六首》等。这些作品经两位作曲家改编后,以小提琴与弦乐队的新形式、新配器呈现。
认真的王之炅强调,“观众们可以内心起舞,但一定不要随着乐曲抖动。”心理素质强大的她,保留着音乐家敏感的一面,“弹钢琴看不到观众,拉小提琴不一样,余光能看到前排,有的观众穿着非常鲜艳的鞋子打拍子,却和乐曲本身节奏不一样,我看着就非常崩溃。”她毫无保留地坦承自己的“脆弱”,再次把大家逗笑了。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