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视频| 布兰森完成太空行:飞行器滑翔回地球的旅程是“一生难忘的经历”

世界观 2021-07-12 17:56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全
“布兰森终于圆了几十年来的梦:他现在可以称自己为宇航员了。”

美国东部时间11日中午,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的“团结”号太空船完成首次满员太空试飞,向其商业太空游计划迈进一步。该公司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作为机组成员参与此次试飞。

“布兰森终于圆了几十年来的梦:他现在可以称自己为宇航员了。”《纽约时报》写道。还有舆论指出,此次试飞表明曾经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太空旅行正变得越来越现实。虽然它目前只面向少数超级富豪,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该产业正迎来重大转折。未来可能有更多人享受畅游太空的乐趣。

仰望星空的小孩

11日的发射原定于美东时间上午9时进行,但由于午夜一场暴风雨从贫瘠的灌木丛中吹起灰尘,发射被推迟90分钟。直到气象状况允许,飞行器才从美国新墨西哥州航天发射场的机库中被推出。

不过,姗姗来迟的发射并没有影响布兰森的心情。起飞前,他骑着自行车抵达发射场,并和同事们拥抱。他在推特上写道:“今天是去太空的好日子。”

一群航天行业高管、约60名为维珍银河未来飞行付费的顾客,也云集发射场。其中包括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太空探索公司将于9月中旬使用SpaceX将首批全部由平民组成的机组人员送入太空。布兰森在推特上发布了与马斯克的合影:“和朋友一起开始新的一天真是太好了!”

这是维珍银河公司的第四次载人太空试飞,也是首次满员太空试飞,共搭载6人,包括该公司4名任务专家和2名飞行员。除布兰森外,另外3名任务专家为维珍银河公司副总裁西丽莎·班德拉、首席宇航员教练贝丝·摩西和首席运营工程师科林·贝内特。

约10时40分,维珍银河的双体运输机载着“团结”号太空船起飞,在距地面约15千米的高空释放“团结”号。随后,“团结”号启动火箭发动机,在向太空边缘攀升时加速到3倍音速以上,数分钟后关闭发动机,借助惯性继续爬升。在到达距地面约86千米的最高点后,“团结”号缓慢转向、滑翔下降,最后顺利降落在发射场跑道。

试飞从开始到结束持续59分钟,其中包括几分钟的失重状态。《纽约时报》写道,在太空船靠惯性滑行过程中,4位机组人员解开安全带,进行大约四分钟的漂浮,然后回到座位。

布兰森在一段直播视频中说,自己曾是一个仰望星空、怀有梦想的小孩,现在已经是个在太空船内、和其他杰出人士一起俯瞰美丽地球的成人。他寄语下一代梦想家:如果我们能做到,那么想象一下你们能做什么。在他发表“直播感言”时,两位女性随行人员在他身旁漂浮。

布兰森还在直播视频中表示,飞行器滑翔回地球的旅程是“一生难忘的经历”。

其他同行者也被舷窗外的美景迷住了。首席飞行员麦凯描述了在太空无边无际黑暗映衬下地球表面的光亮,“它被美丽的蓝色大气层隔开,非常复杂,非常稀薄。这是摄像机拍不出的画面,你得亲眼看看。”

宣布抽奖送明年“船票”

当飞行器在停机坪上降落时,现场爆发出欢呼声。

回到地球的全体船员分享了他们的兴奋之情,打开香槟酒瓶并互相喷洒,布兰森甚至把班德拉举到肩膀上。

在新闻发布会上,布兰森仿佛还沉浸在太空遨游中,没回过神来:“我不知道我会说什么,因为我觉得我还在太空里。”他补充道:“欢迎来到太空新时代的黎明。”

这位长期以来利用个人冒险精神打磨维珍品牌的亿万富翁说,“我从小就梦想这一刻,但坦白说,从太空观赏地球是无法准备的……一切实在太神奇了。”

布兰森说:“我们来这里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更容易进入太空。我在太空服里写的使命宣言是要让孙辈们实现太空旅行的梦想。”

布兰森宣布,维珍银河公司将与博彩公司Omaze合作,以抽奖方式提供“明年年初维珍银河首批商业太空飞行”的两个座位。获得抽奖机会的人必须向非盈利机构“人类空间”提供捐赠。

据维珍银河介绍,此次试飞主要目标是评测客舱和用户体验,包括评估客舱环境、座椅舒适度、人体失重感受、飞船内能看到的地球景观等,展示飞船上开展科学研究的条件,验证太空旅行的培训方案等。

试飞结束后,任务团队将对飞船进行检查,全面评估各项数据。维珍银河计划在2022年正式开启商业太空游业务,在此之前还将进行两次试飞。其中一次将搭载四名正在受训的意大利宇航员。

布兰森此前表示,随着公司加大服务力度,他的最终目标是将票价降低到每个座位4万美元左右,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

漫长的产业化之路?

此次试飞,除了马斯克亲临捧场之外,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通过Instagram恭喜布兰森:“祝贺你飞行成功,等不及要加入俱乐部了!”

下周二,贝索斯将搭乘自家的蓝色起源公司飞行器“上天”。布兰森在飞行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祝杰夫一切顺利,希望他能享受飞行。”

“布兰森‘上天’能促进太空旅行发展吗?”《经济学人》杂志设问。行业人士的看法不尽相同。

乐观派认为,此次亚轨道旅行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未来太空旅游的新阶段。

“今天,我们第一次有了资金充足的大公司,来大规模地发展太空旅游。”哈佛商学院教授马修·维兹尔说,由于过去10年火箭和卫星技术的进步,企业家和金融家占据了曾经属于政府的领地,带动太空经济蓬勃发展。2020年,投资者向太空企业投入280亿美元,希望效仿SpaceX的成功,巧妙借助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大幅削减轨道发射成本。

此外,投行考恩集团调查发现,亚轨道短途旅行具有吸引力。净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受访者中,近五分之二会考虑支付25万美元购买一张“船票”。凯捷咨询公司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200万这样的人,这听起来是个相当大的市场。

按照目前的价格,一旦常规飞行开始抵消飞行器的开发成本,这项业务可能会有利可图。风险资本家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曾预计,该行业的运营利润率将达到近70%,与一家软件公司相当。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不看好太空旅游的前景,认为它不太可能成为航天业或旅游业的主营业务之一,至少在未来10年或20年是如此。

投行伯恩斯坦公司经纪人道格拉斯·哈内德说,新技术和频繁的旅行可以帮助降低成本,但是降速降幅并不确定。

投资者也不急于进入这个行业。几家太空旅游初创公司,如Rocketplane、Armadillo Aerospace和XCOR Aerospace,都已经认输。今年,由科技投资公司ARK investment投资运营的热门太空主题交易所交易基金抛售了维珍银河的大部分股份。

另一个挑战与安全有关。历史表明,早期阶段的灾难,可能使一个行业的发展倒退数年。1986年,在“挑战者”号灾难后,美国宇航局暂停了将未经训练的平民送入轨道的计划。

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乔纳森·麦克道尔说,亚轨道旅行比轨道旅行难度低、风险小。但正因如此,亚轨道任务对生命支持系统的要求更少,更多是配备紧急中止技术。所以对安全性仍不能掉以轻心。

贸易组织商业航天联盟主席加里纳·德利斯说,太空游也有无聊的烦恼,比如发射延迟(很常见,而且通常超过一个半小时)。这决定了它可能仍是少数有钱有闲的超级富豪的爱好。所以,当布兰森、贝索斯各自登上飞船时,太空旅行距离大众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视频剪辑:裘雯涵)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曹立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