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换人,新任海军政委也到位,军改以来中央军委10部门换主官

上观新闻

 

夏天刚过,军方高级将领调整颇多。

 

今天(9月13日)刚得到消息,军委办公厅原主任秦生祥调任海军政委,接替履新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的苗华;北部战区司令员宋普选调任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接替中央军委委员赵克石的职务。

 

秦生祥:近年来第二位“空降”海军的将领

 

军方高级将领人事变动再添一例。原军委办公厅主任、军委改革和编制办主任秦生祥“空降”海军,接替已经出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的苗华担任海军政委。

 

秦生祥资料图

 

根据官方媒体报道,参加中俄“海上联合-2017”联演第二阶段演习的中方舰艇编队启航。海军副司令员田中代表海军司令员沈金龙、政治委员秦生祥到码头送行。这意味着原军委办公厅主任、军委改革和编制办主任秦生祥“空降”海军担任政委一职。

 

这是近几年内第二位从外选拔的非海军将领出任海军政委。此前的2014年底,原兰州军区政委苗华出人意料的调至海军政委。

 

公开资料显示,1957年出生的秦生祥曾任原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2007年前后晋升少将军衔。2012年12月,秦生祥接替升任副总参谋长的王冠中,担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2015年7月,他晋升为中将军衔。

 

2016年1月,军委机关调整组建完毕,军委机关打破原来的总部制,改为多部门制,设立了7个部(厅)、3个委员会、5个直属机构,共15个职能部门。秦生祥除担任军委办公厅主任外,还兼任军委改革和编制办主任。在15个军委职能部门中,一人担任两个部门的主官,唯有秦生祥。

 

2017年2月,官方媒体曝光秦生祥已晋升正战区级。

 

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并且随着海洋战略的实施,其重要性进一步加强。无论是前任政委苗华还是现任政委秦生祥都是解放军的明星将领,被委以重任,担负起海军发展大任。秦生祥此次由军委机关调至军种担任政委一职,也能更好地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这个根本。

 

自此,海军司令员和政委在2017年实现了双变动。2017年1月份,原南海舰队司令员沈金龙取代任职长达10年的海军原司令员吴胜利出任海军司令员一职。几乎与此同时,海军三大舰队的军事主官皆发生了调动。

 

宋普选:曾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总指挥

 

同样是今天(9月13日),军委机关服务保障改革推进会在京举行。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宋普选,军委国防动员部部长盛斌,以及军委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值得注意的是,原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赵克石以中央军委委员的身份主持会议。

 

上述报道表明,北部战区原司令员宋普选已接替赵克石,担任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

 

宋普选资料图

 

跻身军委机关职能部门领导岗位为宋普选的履历再添一笔,此前,宋普选先后担任集团军军长、军区司令员、战区司令员以及国防大学校长的职务。

 

2016年1月,军委机关调整组建任务基本完成,原来的总后勤部调整组建为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首任部长是原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

 

2016年2月,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举行。原北京军区司令员宋普选成为北部战区的首任司令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宋普选介绍,北部战区地处东北亚腹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近代以来,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进京,都是从渤海方向直趋京津;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和侵华战争,两次打断我现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也在战区方向打响。宋普选认为,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战区履行经略一方、稳定一方的职能使命,最关键的是要有胜战能力。

 

公开资料显示,1954年出生的宋普选历任作战处处长、某师代师长、原54集团军参谋长、军长,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国防大学校长。2014年12月担任原北京军区司令员。2015年9月宋普选上将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总指挥。

 

2006年,宋普选出任原54集团军军长,该军素有“铁军”、“王牌军”之誉。根据媒体报道,在任第54集团军军长期间,宋普选率部参与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并喊出了“铁军就要啃最硬的骨头,抢最艰巨的任务”的口号。

 

2009年,宋普选接替到龄退役的徐承云中将,升任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从而成为副大军区级将领,并在2010年晋升中将。2013年7月,宋普选接替到龄退役的王喜斌,升任国防大学校长,跻身正大军区级。2014年底,宋普选与时任原北京军区司令员张仕波对调,担任原北京军区司令员。2015年7月,宋普选晋升上将军衔。

 

军改后交流任职和外地进京军官不少

 

从8月中旬开始截至目前,中国解放军高级将领人事已经发生多例变动。原海军政委苗华出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空军司令员已经由丁来杭出任,原中部战区司令员韩卫国调任陆军司令员,原陆军司令员李作成履新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而此次秦生祥职位变动,也意味着军委办公厅也将迎来新的主官。

 

从时间节点来说,这是正常的变动。因为按照近年来的惯例,每年夏季和冬季都各有一波将领调整。但稍加梳理即可发现,军改以来20个月,中央军委15个部门有10个部门调整了主官。

 

2015年底启动的新一轮军改,从军委机关层面来看,应该是70年来的第四次大变动。军委从解放战争时期就形成“三总部”;1955年变为“八总部”;1958年重新恢复“三总部”;直至1998年,在“三总部”基础上增设总装备部,变为“四总部”。一年多前的军改,总部领导机关经过改革成为“军委办事机关”。

 

军改后的15个部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7个部(厅),二是3个委员会,三是5个军委直属机构。原来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4总部改为军委办公厅、军委联合参谋部、军委政治工作部等15个职能部门。

 

经过梳理发现,截至目前,15个部门里至少(或许还有别的部门调整,但鉴于公开报道未披露,就不在统计之列了)10个部门有主官调整,其中7个部(厅)均有主官调整。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表 ↓↓↓

 

从公开披露的情况看,三类部门里,当然是第一类变动最大,3个委员会和5个直属机构,均有部门有调整。

 

 

到中央军委任职的情形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情况是在军委机关里调整。像张升民,军改之后先是在军委训练管理部担任政委,与郑和搭班子,不到一年就调到军委后勤保障部担任政委,今年2月媒体披露其已出任军委纪委书记。这8个部门调整中,只有新任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主任胡昌明少将是从副职“扶正”,其余的主官均是从其他单位调入。

 

第二种情况是各军兵种与军委机关的交流任职,这样的将领要多一些。像原陆军司令李作成履新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原海军政委苗华接任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原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张书国接替因张升民履新军委纪委而空出来的后勤保障部政委一职。还有军委办公厅主任(兼改革编制办主任)秦生祥,此番调任海军政委。

 

第三种情况是,外地进京。

 

一位是现任军委装备发展部政委安兆庆。军改一年后,他从南部战区空军政委任上奉调入京,接替年满65岁的王洪尧上将。

 

另一位是现任军委训练管理部部长黎火辉。比安兆庆晚一个月,他在今年1月份从第31集团军军长任上进京,接替已调任军事科学院院长的郑和。而在黎火辉进京后不久,包括他的老部队第31集团在内的18个集团军番号取消,调整为13个集团军。

 

今天又多了一位,北部战区司令员宋普选进京,担任军委后勤保障部部长一职。

 

20个月以来在军委机关任职的主官,有好几位都是外地进京的。

 

一年多前,军改后刚履新的部门领导和军兵种主官,至少有6人来自各大军区。

 

像现任国防动员部部长盛斌和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局长刘志明,都来自原沈阳军区。据“政知道”披露,在东北时,两人还是上下级关系——盛斌担任军区副司令员时,刘志明是联勤部部长。

 

李作成和郑和都是从成都军区双双进京履职。事实上,两人在西南搭了几个月的班子。2015年夏天,郑和从总参军训部部长任上“空降”到成都军区,担任副司令员,时任司令员正是李作成。然而没过多久,两名“新同事”先后进京,李作成执掌陆军、郑和执掌军委训练管理部。

 

这两位同事也是一年多来数次调整的将军。李作成在陆军工作20个月,接任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郑和则变动更为频繁,在军委训练管理部工作一年,调任军事科学院院长,五个月后又到国防大学担任校长。

 

郑和到任不久,中央军委即为新组建的国防大学授旗。据媒体披露,新的国防大学合并了原来七所军校,校区分布在南京、西安、石家庄、北京等地。也就是说,这位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到新的国防大学,面临的是全新的格局和空间。

 

军改后军官晋升节奏如何变?

 

近年来部队加大主官交流力度。每年的夏季和冬季将领调整,涉及范围均不算小。例如2014年末的一轮调整中,最后一批“40后”告别副大军区级岗位,“60后”跻身副大军区级职位;半年后的2015年夏季调整,至少16名副大军级将领变动,涉及三大军兵种、二炮、大军区、军事院校等。

 

单就高级军官个人而言,有不少人从军以来调动跨度大、节奏频密,尤其在最近几年经过多岗位历练,主官履历经验更为丰富。

 

如前几天履新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的苗华,早年曾在沿海的第31集团军任职,后来从东南调往西北,而后又从陆军转岗海军。再如朱生岭,在南京军区任职多年,军改后调任军委国防动员部政委,不到一年又调任武警部队政委。

 

还有现任军委后勤保障部政委张书国,军改前担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军改后调任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继而进入军委机关。

 

张书国的晋升可谓职务和军衔交替进行。转往陆军任职半年多,在成为少将8年之后,于2017年夏天晋升为中将军衔,随后出任现职。

 

安兆庆与张书国一样,也是在军改后先晋升军衔,再调进军委总部。安兆庆于2016年7月在南部战区空军政委任上晋升为中将,5个月后才进京出任军委装备发展部政委。

 

与他们不同的是,有的将军到军委机关履新之后才晋升军衔。像前面提到的郑和,调入军委训练管理部半年后晋升为中将。朱生岭和他在国防动员部的搭档盛斌也一样,刚进京时是少将军衔,2016年夏天,双双晋升为中将。

 

如今朱生岭中将已调往武警部队,国防动员部政委一职暂时空缺。军委总部调整带来一系列联动效应,如今北部战区司令员、中部战区司令员等职都等着新的将领填空。

 

(本文综合来源:环球时报、微信号“政知道”“说人解事”)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微信号“政知道”“说人解事” 题图来源:东方IC 栏目主编:程沛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