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科学——从《梦溪笔谈》中走出的石印技术”主题活动,日前在徐汇区徐家汇街道光启社区书院举行。15组社区亲子家庭循着沈括的文字记载,探寻活字印刷与石印技术的发展脉络,在拓印中触摸徐家汇地区的印刷文化记忆。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在活动现场,主讲老师介绍了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的早期印刷术知识,并引导孩子们梳理了印刷术的演进轨迹。从隋唐雕版印刷的初步应用到北宋活字印刷的创造性突破,再到近代石印技术的传入与革新,印刷术的演进轨迹清晰展现了中国印刷术“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发展特质。
作为徐家汇本地的文化地标,土山湾博物院在近代中国印刷史上有着特殊地位,曾推动石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将传统印刷技艺与近代技术相结合,为徐家汇乃至上海的文化发展留下了深刻印记,主讲老师对土山湾博物院的介绍让亲子家庭感受到了本土文化与传统技艺的紧密联系。
在拓印体验环节,孩子们将纸张铺在模板上,蘸取适量墨汁,并轻轻地按压、擦拭。随着操作的推进,一幅幅带有传统纹样的拓印作品逐渐成型。孩子们互相交流技巧,分享成功的喜悦,在实践中感受拓印技艺的乐趣,也加深了对传统印刷术的理解。

孩子们展示拓印作品
本次活动不仅让亲子家庭深入了解了《梦溪笔谈》、印刷术与土山湾博物院的文化关联,更通过沉浸式体验传承了传统技艺,进一步丰富了徐家汇街道居民的文化生活。
记者:李梦婷
编辑:罗时珎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