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小区门口出行不便,看他们如何破解“无名路”治理难题

转自:上海杨浦 2025-11-11 13:08:42

在城市精细化治理的版图中,一些隐藏在社区深处的“无名道路”常常成为管理盲区。这些通道既不属于市政道路体系,也不在周边小区物业管理范围内,形成了"交警无权管、城管难介入、物业管不着"的治理难题。

大桥街道某小区南门前的这条小路就是典型例子。这条长257米、宽5.8米的“无名道路”长期以来存在机动车乱停乱放、僵尸车占用空间的问题。12345热线接到了多位居民的求助电话,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整治。

据了解,这条“无名道路”紧邻周边6个小区、一个厂区以及一所幼儿园,上下学、班期间人流车流交织,由于机动车乱停乱放、僵尸车占用空间,不仅导致附近居民出行受阻,更在早晚高峰时段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应急车辆通行,交通不便的同时还有着人车剐蹭的安全风险,给周边群众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收到群众们的求助后,大桥街道牵头成立内部道路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整合了街道管理办、交警支队、派出所、综合执法队、城运中心、周边居委会等多部门力量,通过多次专题会商会议,制定解决方案,各部门联手开启了高效严格的整治行动。

工作专班坚持“教育为先、疏堵结合”原则,属地居委会通过走访摸排,逐一核实长期停放车辆信息,联合交警部门通过多种渠道联系车主,告知违规停放的安全风险及整治方案,明确自行驶离的最后期限,并监督车主进行移车。逾期未驶离的车辆都被统一清退到协调好的周边公共停车场,以供过渡性停放,后续可由车主自行前往处理。

为从根本上杜绝反弹,在不影响双向通行和应急车辆进出的前提下,在道路一侧安装不可移动的隔离设施,形成物理屏障。同时,引入智能视觉监控系统,通过多视角动态监测实时掌握道路状况,一旦发现违规停放行为,系统自动预警并触发快速处置机制,实现了"人防+技防"的无缝衔接。

此次治理创新中,街道充分运用视频一体化技术,将该路段纳入社区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研判车辆停放规律,提前部署管控力量;利用移动端执法系统实现问题发现、派单、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这种数字化治理模式不仅提升了响应效率,更积累了内部道路管理的可复制经验,为破解类似“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整治后,曾经拥堵的社区通道恢复了畅通,居民步行、非机动车通行空间明显改善,应急车辆通行时间大幅缩短。周边群众反馈,“现在接送孩子再也不用担心人车混行”“道路变宽了,心情也舒畅了”。这场针对“无名道路”的治理攻坚战,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体现了基层政府“民生无小事”的治理理念。12345市民热线也将继续做好沟通的桥梁,让市民眼中或大或小的疑难杂症,得到最快速、最全面、最人性的解决。

文字 | 成佳佳

编辑 |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