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26岁男子猝死徐家汇地铁站:有了到位的施救者,我们还缺什么?
分享至:
 (7)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18-08-08 17:58
摘要:每年因心跳骤停而死亡的人数是因火灾死亡人数的百倍,可AED的布设数量不足灭火器的百分之一。难道大众对疾病无畏吗?当然不是,只是还没有形成像对待火灾同样的警惕意识。

 

8月6日上午9时许,正值早高峰的地铁11号线徐家汇站内上演惊险一幕:26岁男子突然倒地,心跳呼吸全无。在地铁工作人员、热心市民与120急救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该名男子送医后仍不治,于下午3时许宣告死亡。

本市AED地图。

惋惜一条年轻生命逝去的同时,有人为热心市民的挺身而出感到欣慰,有人对急救未能起效感到不解,也有人对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配置缺乏感到遗憾。据悉,本次抢救中,由于现场没有被称为“救命神器”、可为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电击除颤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最终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去年7月,记者对本市AED布点及人员培训情况曾进行了深入调查,一年后的这起悲剧,又让这个老问题回到大众视野: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在公共场所的急救中究竟还缺什么?

 

错失黄金抢救时间,AED仍有巨大缺口

 

“我当时在出夜班回家的路上,从9号线下车后,听见广播反复呼叫寻找有专业急救知识的医护人员,我就赶紧过去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护士潘玲玲是其中一位热心市民,她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当时患者倒在11号线的某楼梯口,透过人群缝隙看到,他的手指与嘴唇已呈紫色。“我当时心里就觉得,坏了,这说明他的心脏骤停时间已经超过6分钟了。”

 

“4至6分钟”,是心脏骤停后抢救的黄金时间窗。此后每延迟一分钟,患者即减少10%的生存几率,脑细胞会应血供不足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但潘玲玲没有犹豫,立马上前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按压(CPR),“连着做了五六轮吧,120来了,这才开始用AED除颤。第一次没成功,又循环了一轮,患者连着的心电监护仪突然跳出了波动的线,心跳一度恢复至50次/分。”潘玲玲说,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特别激动,可是没想到最终还是发生了悲剧。“当然,心跳骤停的抢救率哪怕在全球最高水平国家也不足3成,在我国甚至仅为1%。我们不能断言这名患者如果接受了第一时间的AED抢救就一定能战胜死神,但总能多一线生机。”

 

去年6月,9号线世纪大道站,接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的市民蒋女士使用AED在站台上施救,让患者转危为安,然而在同样客流量巨大的徐家汇站,目前却没有设置AED。“发生心脏骤停的半数以上患者为致命性心律失常,必须同时使用CPR和AED进行施救。”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急诊科主任陆一鸣直言,除大客流的地铁站外,本市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共场所急救设备面临极大缺口。

 

AED布点遇“尴尬”:不只是经费投入

 

2016年11月,坊间称为“好人法”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对“具备急救技能的市民”,因“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对患者造成损害”的情况进行了法律免责,因此有越来越多市民敢于出手相救。但正如陆一鸣所言,单纯的CPR抢救并不够,紧急情况来临时,谁能取用AED?在哪里能找到AED?

 

先来看看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水平:在美国,每10万人拥有AED317台;日本为235台/10万人;在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地区,该数量超过百台。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起,本市卫计委、教委、红十字会、应急办等部门先后推进公共场所设置AED公益项目,目前全市布点数量近两千台,占全国公共场所AED数量的10%,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根据常住人口计算,上海每10万人拥有AED仍不足9台。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相关法案推行“公众可获取的除颤仪”计划:公共场所10分钟内即可获得AED,并对普通民众进行训练。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副部长周小杭表示,“从最理想的状态而言,在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应于4分钟内取用到AED。”

 

然而,设置AED并非简单的事。一台AED均价从1万元至3万元不等,原则上需四五万台AED才能充分满足需求的上海,面临巨大的投入。“这还只是第一步,后续涉及电池与电极片每3至4年的更换、定期故障排查、相应安保等经费、管理与人员的投入。”陆一鸣说,某省市机场内倒是早有AED布点,“但因为怕被人偷,机器常年上锁,这就无异于摆设了。”

 

谈及这次一条年轻生命的陨落,陆一鸣坦言,轨交部门也有自己的委屈和无奈。“前些年,瑞金医院急诊科还专门派出医护人员为地铁人民广场站的骨干力量进行急救培训。但是究竟一个站点该配备多少台AED?患者出现何种情况时应取用?这些细节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没有统一标准。”另外,轨交乘客突发疾病的概率远高于机场、火车站等,“低抢救成功率与高风险,让并非专业的轨交人员的确无所适从。”据透露,上海市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去年已着手制定本市《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放置、使用和管理的指导意见》,预计今年内将推出,届时将为公共场所如何布点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指导。

 

这些场所、这些人群应先行普及AED

新加坡推出的myResponder手机应用,包含CPR、AED抢救培训与AED地图。

许多时候,突发事件恰能反映一座城市的人情与温度。在新加坡,一款名为“myResponder”的手机应用为民众提供了CPR按压手法和AED使用技巧的课程,同时配备AED地图。新加坡内政部表示,2019年,全国将确保每两座组屋就有一台AED,且在Save-A-Life计划下,至少24000名居民将得到急救培训。上海也同样在努力:去年,市红十字会与市医疗急救中心联合发布了AED地图,市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上海市红十字会服务号”和“上海120”的置底菜单获取。

 

陆一鸣建议,除了客流量大的交通枢纽等,旅游景点、体育场馆、博物馆等都应布设AED,“此外,具有分布广的(如便利店)、流动性强的(如出租车)等特点的场所,未来也可以陆续进行AED布点。”在大众普及方面,除了进一步提高认知度、接受度外,更迫切的是对特定重点行业人群进行培训,“如轨交部门人员、空乘人员、导游、旅游巴士驾驶员、出租车司机、保安、警察、消防人员等,此外,密集度高的办公楼宇、居民社区等也应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毕竟,70%的心跳骤停患者为老年人群,社区里的AED将产生更大价值。”

 

使用堪称“傻瓜级”的AED,只需施救者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若被救者并无室颤等症状,AED也不会放电造成伤害。“美国急救医学界曾流传着一句话:每年因心跳骤停而死亡的人数是因火灾死亡人数的百倍,可AED的布设数量不足灭火器的百分之一。难道大众对疾病无畏吗?当然不是,只是还没有形成像对待火灾同样的警惕意识。”陆一鸣相信,随着急救知识的进一步普及,未来,或许AED将在这座城市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小贴士

 

夏日是突发疾病的高发季节,怎样分辨心脏骤停与中暑、低血糖等突发的晕厥症状?

 

陆一鸣:心脏骤停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大声呼救、拍背后仍无反应,即意识丧失;2.口鼻没有气息、胸口没有起伏、颈动脉等没有波动,即心跳骤停。

 

中暑、低血糖等患者只会出现意识丧失,但不会心跳骤停,因此如果出现第二个条件,应立即进行CPR抢救,同时呼叫120,准备AED。

 

对于非心跳骤停的晕厥患者,应将其搬至侧身位置,头部朝向一旁,避免气道堵塞等引起的窒息,同时呼叫120。

栏目主编:孙刚 文字编辑:孙刚 图片编辑:朱瓅
图片来源:黄杨子 提供
题图说明:地铁世纪大道站内的AED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