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上海需要重视六大能力建设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健 屠启宇 2018-07-19 06:41
摘要:以往,更多强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发展,那么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什么关系?上海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提升上海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2018年6月27日,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提出新命题: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是实现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目标的集中体现、核心任务和必由之路。以往,更多强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发展,那么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什么关系?上海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提升上海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区别

 

竞争力概念源自企业管理和战略理论,是指企业竞争进程中显示出来的突出能力。更广泛、更完善的竞争力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出版了专著《竞争战略》以及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发布《世界竞争力报告》,引发学者和学界展开深入研究,竞争力的概念扩展到城市、区域和国家层面。目前对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不同学科和研究视角有不同解释。总结而言,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集疏、支配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包括城市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科技、环境、文化及国际交流等多个领域的突出能力。

 

核心竞争力概念同样在20世纪90年代作为企业战略理论出现,并迅速移植进入到国家战略和城市战略领域。城市核心竞争力是指城市在长期发展和竞争中所形成的,蕴含于城市发展最基础层面,难以被模仿与复制,并能对区域资源优化和配置起决定作用的要素组合。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特征看,包括:一是独特性,即它是城市特有基因,是其他城市难以模仿的竞争力;二是增值性,即它是城市“干细胞”,可以为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来重大增值;三是成长性,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发展阶段,城市核心竞争力要素结构也表现出动态变化。

 

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筛选与识别,在承认经济、科技等硬实力同时,还需要有开放、创新眼光,特别是把制度、文化等软实力置于视野之内。就此而言,上海提升核心竞争力应该在六类能力上下功夫: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源头创新能力、文化软实力、公共治理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国家战略响应能力。

 

那么,上海目前在上述六大能力上,表现如何呢?笔者系统整理了7套国际通行的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收集500多个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作为原始指标,并根据上海城市发展功能定位目标,筛选出82个基础指标。利用“独特性”、“增值性”和“成长性”构成判断矩阵,应用德尔菲法,邀请包括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机构的城市研究专家对82个基础指标进行赋值,通过定量统计分析筛选出城市核心竞争力16个关键指标,分布于六大能力之中,具体分析如下:

 

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强。一是体现在要素集聚辐射能力强,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包括金融、贸易、保险、航运服务等功能。但与纽约、伦敦等领先城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城市综合性,包括区域城市体系、产业发展、交通体系等完整性。三是城市国际化,国际化已经融入上海发展各个领域。

 

源头创新能力表现一般。一是旗舰企业缺失。在近现代,上海以民族资本企业、国有企业创造了上海货的美誉。但当前在创新、管理和品牌意义上的引领型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偏少。二是上海的科教实力领先于全国,但目前对区域、全国乃至全球输出不够。三是创新生态不完善。敢于创新、不畏风险是上海城市成长史当中重要的基因,但目前反而成为上海短板,亟待突破体制机制瓶颈。

 

城市文化软实力偏弱。上海曾经是中国文化风向标,然而目前存在缺领军人物、标志品牌、核心产品等突出问题。

 

城市治理能力较强。一是市民素质。市民整体人力素质高、高端人才集聚、教育水平高,但人口高龄化等影响人力资源供给。二是规则意识。城市守规则并与国际规则接轨,政策制度较为透明。三是精细化管理。在社会安全和精细化管理等领域表现较好。

 

综合承载能力尚有不足。一是宜居水平。在教育、医疗、消费领域的竞争优势受到高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通勤等影响。二是生态优势不够。生态优势决定了未来长期城市吸引力,上海的机遇在于绿色技术、生态崇明、黄浦江岸线改造为起点的水系再造。

 

国家战略响应能力较强。上海承担几大国家战略,地位重要,未来要进一步发挥排头兵和先行者的作用。此外,要更好发挥长三角龙头城市作用。长三角基础设施联通便捷、人文历史相近,未来亟待推进在体制机制、要素流动、市场开放、产业协同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

 

提升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鉴于上述情况,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必须在以下几方面着力提升:

 

一、提升资源要素全球配置能力。

 

创新金融贸易机制体制,建设全球资源要素配置枢纽。创新金融、贸易和航运等服务机制,推进要素更自由流入流出。推动第三方支付、大宗商品、贸易、媒体、文化、医疗等重点服务产业的发展。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如易贸、银联等,发挥其经济带动作用。基于互联网经济,培育专业化平台企业。

 

推进上海大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以产业规划、金融创新、市场流通等为切入点,创新发展一体化机制,推进上海大都市圈进入高级建设阶段。推进与周边城市在产业发展、要素流动、载体建设、科技创新等的联动发展。

 

积极发挥自贸区平台效应,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深化改革和提高开放,持续推进自贸区投资和贸易制度创新。按照国民待遇扩大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科学评估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二、破解源头创新能力瓶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提高上海城市经济密度,提升上海经济发展质量。破除空间资源瓶颈,发展以楼宇经济为平台的高科技产业与高端服务业。突出产业发展生态效益,以“亩产、效益、能耗、环境”论英雄,全面推进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建设开放自主创新体系,选择重点新兴行业,培育几家旗舰型创新企业。

 

营造全社会勇于创新、不畏风险的氛围,提升上海城市创新性。全面深化和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塑造良好创新生态。深化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新闻媒体、社区建设等领域的创新意识培育。突出把人才优势作为科技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的根本。

 

提升上海科教实力,夯实上海城市创新坚实基础,推进科教主体与产业主体的联系。推进上海高等教育的开放创新,特别重视与国际资源融合。推进科研主体与产业主体的联系,打造“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平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转移和应用示范,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紧密对接。

 

三、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

 

大力提升上海文化建设原创能力。努力推进上海城市文化功能从“码头”向“源头”转变,成为文化“生产者”。找到合适突破口,保证上海城市文化原创力有切实提高。

 

营造一个多元包容的文化生态环境。努力探索一种最合理的文化管理制度,明晰文化管理部门的管理边界,开放市场与社会组织力量。鼓励多元文化的发展,培育国际文化发展氛围,打造几个重点国际文化社区。

 

传承优秀文化、瞄准新兴文化。在内容上加强文化产品的上海特色,还要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积极主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努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够强、规模大、竞争力强、能够直接参与全球竞争的文化产业航母。

 

创新文化产品传播机制,打造塑造城市声誉的媒体平台体系。创新各种有效的传播机制,促进城市文化传播能力提高。重视开拓新兴媒体手段,增强文化产品的覆盖面。

 

四、应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挑战,建设美丽上海。

 

打造生态示范区,突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国际合作。积极推进绿色生态技术在经济生产、建筑设施、社会生活、交通出行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打造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此外,进一步推进黄浦江岸线区域的改造。

 

科学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强化区域疏解。推进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及商业消费等公共服务方面设施配置的便利性,提升城市宜居性。积极推进城市功能疏解,引导城市功能、人口规模在区域更加合理布局。

 

五、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实现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针对城市管理的综合性,推进顶层设计,制定综合性城市管理法规,提升城市管理工作地位。健全市民评判、社会评价、专业评定的城市管理考核体系。推动城市网格化向全时段覆盖和向街镇等基层延伸,加强网格化和“大联动”、“大联勤”的衔接。

 

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上海人才队伍结构。汇聚全球英才,重视引进在某领域的领军人才及团队。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产业发展基地为载体,形成和促进产业化人才建设的项目集聚。强化职业教育培训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培训,加大人才培养与产业化对接力度。

 

六、发挥地缘优势,更好担当国家战略。

 

制订关键应对措施,提升上海地缘优势。以功能担当为先导,确立在“一带一路”中的桥头堡位置,成为发展经验的输出中心、发展人才的国际培养中心、发展投资的出海平台、内外经贸机遇的汇集平台、数据信息的综合收集和处理平台。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可兑换步伐。外汇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对内开放发展纲要,梳理若干对内开放重点任务,完善对内开放体制和机制框架。

 

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推进服务业合作与开放、财政转移支付,引导产业转移、社会资源扩散与合作、经济区规划(泛长三角)、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等领域。主动释放创新势能,推进与长三角其他城市在空间布局、科技攻关、体制机制、园区合作、企业合作等领域的提升。

 

作者均为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