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北京职业高中“围城”困局:学校想招招不到,学生想上上不了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宰飞 余晨扬 2018-07-12 13:31
摘要:北京职业高中实际招生数仅占计划数的约一半。也就是说,近一半的职高教学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北京的职业高中像座“围城”。城里,京籍初中毕业生试图冲出去,却发现总有一部分人挤不进普通高中的大门;城外,非京籍学生试图闯进来,却发现他们的身份不符合招录条件。

 

“围城”之困导致北京职业高中(下称职高)招不满。据统计,它们的实际招生数仅占计划数的约一半。也就是说,近一半的职高教学产能处于闲置状态。直接的后果是,北京职高数量、师资持续萎缩。据悉,北京市还将进一步“调减”其规模。

 

北京职高困局一方面映射了全国职高发展轨迹:全国范围内,职高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比例已从2009年的18.43%逐年下降至2016年的10.85%。另一方面,北京职高困局有着特殊背景:“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以及与之相关的疏解非首都功能与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我省吃俭用不是为了他去上职高的”

 

汪欣的儿子在北京市西城区某中学读初三,成绩处年级下游。“初三一年,光补习班的钱,就花了十几万。”汪欣从中招简章说明会上得知,西城区今年的招生计划中,普通高中统招名额小于全区生源数量,差额将由职高学位补充。也就是说,汪欣的儿子很有可能考不上普通高中,从而分流到职高。

 

“我省吃俭用是为了让他好好学习,有个好的前途,不是为了他去上职高的。”汪欣着急儿子眼看就“没学上了”,她所在的西城区家长群里,还有几百名家长有着同样的担忧。

 

在北京,尤其是教育资源较好的东城、西城,学生和家长普遍难以接受职高。在他们心中,职高教学质量不高,毕业后考上大学的机会远远低于普高,这偏离了他们规划的未来道路。汪欣说:“我们不反对给孩子上职高的选择,但绝不能让他们‘无可奈何’上职高。”据《财新》报道,在西城区家长们多次请愿后,北京市教委6月中旬紧急调整了中招计划,针对西城区增加了323个普高统招名额。

 

职高的教育水平、就业和升学前景均不如普通高中,这是北京家长们抵触职高的重要原因。2015年,研究人员抽查61所北京中职校(包括职高、中专、技校)后发现: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不到三成,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不到两成。这样的成绩着实让北京家长与学生担忧。职高“生源危机”的背后是“质量危机”与“吸引力危机”。

 

不过,并非所有职高学校都无人问津。我们调查发现,在部分职高,学前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等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并不愁生源,甚至有些在预报名阶段已经招满。

 

上周六,在昌平区某职高,两个女孩跟着家长一起来学校咨询,中考一个考了430分,一个考了410分。他们手里拿着招生简章,简章上不少专业名称前画有标记。

 

招生办陈老师解释,这些有标记的专业都招满了,不再接受报名。他说,两个女孩心仪的学前教育专业计划招生100人,已经有200人报名,450分以上(北京中考满分580分)有100人,其中500分以上还有30人。

 

最后,她们都选择了轨道交通管理,她们在公交公司工作的家长也很满意:“以后咱们就是同行了,都是交通系统。你们在地下(地铁),我们在地上(公交)。”

 

5年内招生数量直降近九成

 

与京籍孩子抵触职高相反,外地孩子想上却上不了。这是北京职高招不满的首要原因。

 

“北漂”朱余正最近有点心烦。他和妻子在北京打工10多年,一直在身边读书的儿子朱帅今年初中毕业。按照现行政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高中有两条路:回原籍读普通高中,或是在北京读职高。舍不得孩子回河北老家留守,老朱决定选择第二条路。可他打听了好几所职高,却一次次碰壁。

 

招生办老师问老朱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是北京户口吗?”

 

“不是,但随迁子女不是能读职高吗?”老朱说。

 

“是,你在北京交社保了吗?”招生办老师问。

 

“没有,社保在河北。”老朱答。

 

“那孩子就不是随迁子女,就不能读。”招生办老师说。

 

根据市教委等部门2012年公布的方案,只有同时满足连续缴纳3年以上社保等五项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才可以报名职高。而社保往往是进城务工人员无法跨过的门槛。2013年,全北京市符合条件的非京籍学生仅3000人左右。

 

方案甫一实施,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北京职高的招生格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史枫统计发现,2013年当年,职高招生锐减2/3,数量从前一年的21925人陡降至7162人。此后几年,北京职高招生规模持续下降,去年仅2797人,比2012年减少87%。减少的那一部分潜在生源,几乎都是不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去年下达的北京市中招通知进一步指出:“未经批准,任何学校不得擅自到外省招生”。

 

根据北京城市学院院长刘林的说法,若以招生计划数为依据,职高实际招生数仅占计划的五成。这个判断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另一位研究员侯兴蜀的研究结果吻合,他统计得出,2015年北京职高招生计划完成比例为55.95%。

 

职高成为首都疏解对象

 

北京职高招生限制政策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密切相关。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简称“四个中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指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升首都功能,有效疏解非首都功能。”

 

史枫认为,“四个中心”定位的确立表明北京工业、传统服务业都将受到限制,而职业教育的典型专业大多服务工业,必然受到深度影响。职业教育在首都教育大格局中处在边缘化位置,有些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疏解对象。

 

他直言:“职业院校面临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这并非危言耸听。生源是职高的命根子,各区县按“教师人头费+学生综合定额”为公立职高拨款。因此,招生数量直接学校获得的财政拨款,“生源危机”会加剧“财政危机”,进而可能导致“生存危机”。

 

事实上,职高“生存危机”已经显现。在过去的几年中,北京职高数量每年减少一到两所。还有一些职高虽然仍在举办,但已停止招生。打开北京外事学校官网,首页上飘浮的,还是两年前的招生简章。因为从2017年起,北京市教委停止了向这所学校分配招生指标。

 

犹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这所学校的152名学生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他们因出色的礼仪服务被誉为“奥运礼仪之花”。

 

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北京外事学校就已韶华不再。2010年,学校将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6个班缩减至3个班,烹饪专业的班级总数虽然没有减少,每班30人的编制也已缩减到20人。学校招办主任当时告诉北京一家报纸:“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前每年能招到200多名学生,现在能招到一半就不错。”

 

如今,奥运结束不到10年,这所学校的学生已经只出不进。

 

据《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北京市将坚决清理无办学行为中职校,合理调减中职校规模。按照规划,到2020年,北京的中职校将从现在的117所缩减至60所。

 

几天前,“北漂”老朱还是带着不符合招录条件的儿子冲进了“围城”:朱帅被北京一所职高录取。不过,里边有个小花招:他未来的毕业证上,盖的将是河北一所学校的公章。原来,京冀这两所职高“创造性地”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也就是说,朱帅名义上在河北入学,实际上在北京读书。“围城”门依然紧锁,只是有人从墙缝钻了进去。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