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江南文化回望与前瞻”访谈录④| 安徽:盛世江南的推动者
分享至:
 (6)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夏斌 2018-07-09 05:20
摘要:由于徽商的无远弗届,各地的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得以源源不断地引入徽州

 

明代中叶以降,徽州商帮群体异军突起。苏州、扬州、南京、杭州、松江等地,甚至流传起“无徽不成镇”的俗语;苏州评弹里,徽商还当仁不让地成了“主角”。

   

“外来者”成为“戏中人”,揭示出怎样的人生百态?在江南文化版图和长三角一体化时代进程中,皖南具有怎样的重要地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唐力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振忠,南开大学教授卞利,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晓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三大区域文化交接交融

       

上观:“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只因未能到徽州一游,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请问,徽州到底有什么令人“痴绝”的地方?

   

王振忠:对于这首诗,历来有不同解读。诗中的“黄白”,特指徽州境内的黄山和白岳,白岳就是齐云山,是当时的道教名山。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对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以及黄山、齐云山旖旎景色的赞美与神往;有人则以为,“金银气”之说,反映了汤显祖对官商往来和奢侈消费的鄙夷。

   

明朝中叶以后,徽州相当富庶,各地文人纷至沓来,明的是旅游,实际上是来“打秋风”,让徽州当地的官商款待他们。由此,所谓“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说的是想见识富得流油的地方,大多要到黄山、白岳之间去游览一番。后两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指的是,尽管徽州令人向往,但作者自己不会前去追逐“金银气”。

   

周晓光:此诗名为《游黄山白岳不果》,诗前有一个小序:“吴序怜予乏绝,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不果”的原因在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不是汤显祖的主观意愿。因而,并没有特别表现出作者对这个富贵流金之地的意见。

   

徽州令人“痴绝”之处,一是此地自然风光秀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两次到过黄山,他赞叹:“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二是徽州商帮崛起后,“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因此,也就有了“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的风气。三是徽州自南宋以来就人文勃兴、教育发达、名人辈出,且宗族聚居、礼仪彬彬,文献典藏、名扬江南。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自然令无数人为之“痴绝”。

   

上观:安徽得名于安庆府和徽州府。但相较于徽州,安庆的存在感似乎没那么强?

   

卞利:清康熙六年,安徽单独建省,省会为安庆。因安庆附近有皖山、皖水,春秋时曾建有皖国,故安徽又简称为“皖”。

    

安庆是皖江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区,是《孔雀东南飞》以及“不敢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讲求辞章、义理和考据、独领统治中国文坛200余年的桐城派故里,也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以及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

   

周晓光:安庆的存在感、知名度不如徽州,应该说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安庆虽文化发达,但相对来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区。而徽州在南宋之后就形成了有个性特征的、统一的徽文化区,且深刻影响周边地区;二是安庆有黄梅戏和桐城派等文化亮点,但不如徽州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成派成帮;三是徽商的出现带来徽州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而安庆没有形成有全国影响的商帮。此外,在学术界,关于徽州文化的研究还有一门综合性学科“徽学”,而安庆文化的相关研究和宣传尚处于散淡的状态。

   

其实,安庆府在历史上是有着自身的特色。特别是科举时代形成了影响广泛的“清廉勤勉”政治文化,在今天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

   

上观:在清朝的“内地十八省”中,安徽算是“小字辈”。请问,它为何建省如此之晚?

   

王振忠:安徽省在清初为江南省的一部分。江南省包括现在的江苏和安徽二地,因其幅员太过辽阔,故到清朝前期分省势在必行。

   

卞利:安徽“脉理萦带,动关数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同时,由于“中贯大江,北沿淮水”,因而又可以自然划分为淮北地区、江淮之间和长江以南三个不同区域,进而分别形成了皖北、皖江和皖南三大区域文化。这是安徽建省较晚的重要影响因素。

   

应当看到的是,伴随我国经济和文化重心自东汉末年以后的不断南移,安徽内部的经济文化整合同样呈现自北向南的趋势。至少在北宋中叶以前,淮北地区以老子、庄子道家思想为代表的老庄文化,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在皖南皖北乃至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宋以后,僻处江南山区的宣州和歙州(徽州),借助毗邻当时首都杭州的区位优势,后来居上,不仅徽商崛起,而且涌现出一批文化巨匠。由此,安徽境内的区域文化实现了历史性交接与交融。

 

徽商聚散主导市镇兴衰

   

上观:有种说法提出,在江南文化的版图中,皖南看上去像是个“外来者”。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唐力行:这是一个涉及江南地区、江南文化边界的重要问题。如果说江南只是环太湖地区,包括苏松常杭嘉湖,那徽州就是“外来者”。但如果从安徽与苏南、浙北长期以来同属一个行政区域的划分来看,那皖南就不是局外人。

 

事实上,不管就环太湖的“小江南”而言,还是以长三角为腹地的“大江南”来说,徽州人始终是一股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这里,有一个前提需要弄清楚,那就是江南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区域是在历史互动中形成的。

   

首先是南北互动。历史上北方人民的三次大规模南迁以及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让江南经济逐步赶上并超过北方。文化的传承与经济发展几乎同步,从中原的儒学到宋代江南的新安理学遥相呼应。

   

接下来是江南内部的互动,大致可说是东西互动。一方面,北方移民进一步向江南山地移动,江南西部由此得以开发。另一方面,明清以来长江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东西互动的比重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徽商在当时的江南中心苏州以及众多江南市镇,造就了一个由坐贾、行商和海商而构成的巨大商业网络。这一网络又使苏州和徽州、平原和山地的互动更加频繁和密切,以至于民间流传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

   

周晓光:在整个江南文化的版图中,皖南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第一,失去皖南文化,江南文化版图是不完整的。第二,皖南文化的内容和特色,深刻影响江南其他区域的文化。第三,皖南文化与江南其他区域文化的互动,是提升江南文化影响力、促进江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比如,清代戴震等徽派朴学名家与吴派惠栋等人的切磋交流,推动了乾嘉考据学派的形成。由此,考据学成为清代学术的主流。又如,徽商在江南地区的活动,不仅推动了江南经济和市镇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江南文教、慈善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这一点在历史研究中还存在不足,需要深入挖掘和说明。

   

上观:说到“无徽不成镇”,这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卞利:明代中叶以降崛起的徽州商帮群体,经营领域十分广泛,尤以盐、典、茶、木四大经营领域为最。其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在当时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扬州、苏州、杭州、松江(上海)及南京等城镇,徽商几乎占据压倒性地位,甚至控制个别地区的经济命脉,以至形成了“无徽不成镇”的局面。

   

王振忠:所谓“无徽不成镇”,更确切地是指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它就只是一个村落;徽州人进来以后,开始建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从而将村落变成市镇。此种说法稍有夸张,但从明清以来的诸多史籍来看也有理据。

   

当时,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僻野荒陬,处处可见徽州人的足迹。例如,皖北的定远县,有“境连八邑、衢通九省”之称。境内的炉桥镇,传说最早是铸造兵器之地。明清时期,休宁方氏分两次迁入北炉桥。此后,随着在侨寓地子姓的繁衍,他们以定远炉桥镇为中心重修族谱。现藏于上海图书馆的光绪《重修炉桥方氏家谱》卷首,有一张《阳宅图》颇具特色,就是方氏卜居炉桥镇的示意图。其中标注的市场、宗祠和园林建筑等,皆与方氏等徽商的活动密切相关。此一族谱为“无徽不成镇”的俗谚提供了一个生动例证。

   

周晓光:徽商的聚散,是明清时期许多江南市镇兴衰的主导因素。例如,上海周边的盛泽、南翔等镇,就因徽商的缘故而盛极一时。《嘉定县志》记载,许多徽商侨寓于南翔镇,导致其“百货填集,甲于他镇”。后来,当地有无赖专门“蚕食”徽商,徽商无奈撤出,结果“镇遂衰落”。

   

上观:还有观点认为,明代中后期海外市场的开辟,也与徽商的活动紧密关联。这似乎与人们惯常的印象有所不同?

   

卞利:作为明清时期经济实力和规模人数最大的一支地域性商人群体,徽商于明代中后期起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同日本和南洋诸国的商人进行海上贸易。在台湾海峡,许栋等徽商甚至还与来自葡萄牙的商人进行贸易。

   

王振忠:16世纪,徽州人王直以盐业起家,后从事走私贸易,被推为海上武装的首领。他建造海舶,贩运硫黄、丝绵等到日本、暹罗及西洋,盛极一时。

   

从总体趋势上看,由明迄清,徽州海商存在一个重要的转变,即从武装走私的私人贸易转向政府特许经营的海外贸易。这种转变,与明清两代不同的海洋政策相关。当时,不少从事海外贸易的徽商定居于苏州。他们运回条铜、昆布、海参、鲍鱼、鱼翅和漆器等,又将中国的丝绸、药材、糖货及书籍字画等源源不断地运销海外。仅就发展海外贸易、开拓海外市场的角度而言,今天对徽州海商这一群体应当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

 

东西互动托举江南繁荣

   

上观:明清时期的苏州评弹里,可以听到很多有关徽商的传奇演义。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唐力行:徽州虽然处于江南地理范围的边缘, 但如果从地图上看,它与苏州的直线距离并不算远,仅为270余公里,可以说是相邻而方便的。只是因为两地陆路交通不便,故徽州至苏州主要经由两条水道:北可由青弋江至芜湖,顺长江而下,在镇江入运河,可抵苏州;东由新安江至杭州,再转入运河至苏州。千百年来,徽州商人不避艰难,或攀行于山间鸟道,或挽舟逆水而行,络绎于徽州的道上,将徽州与苏州沟通起来。

   

今人通过明代唐寅的记载可以看到,阊门外二十里的街市,是苏州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徽商的天下。在苏州评弹中,长篇弹词《描金凤》中有关徽州典商汪宣的故事,便是一个生动事例。

   

卞利:徽商凭借良好的文化素质、艰辛的开拓精神、灵活的经营方略,在苏州等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谱写了绚丽多彩的江南城市生活画卷。它背后折射出一个基本的合作逻辑,即互相包容、分工合作、取长补短。

   

上观:徽州与苏州的这种合作与互动,对今天的联动发展有什么启示?

   

唐力行:自古以来,苏州和徽州两地就有着密切联系。据记载,苏州四大名族中,除顾姓外,陆、朱、张多有迁居徽者。另有语言学者对徽语进行田野考察,结果发现北方移民多由吴地或经由吴地沿新安江进入徽州,给徽州带来中原及吴地的文化。可见,苏州、徽州最先的互动是由北向南互动的继续,又引领了江南内部由东向西的互动。

   

而由徽州乡村向苏州都市的自西向东的移动,则稍迟于东西向的移动,其原动力主要为经济要素。“徽介万山之中,地狭人稠,耕获三不赡一。即丰年亦仰食江楚,十居六七,勿论岁饥也。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这是“时也,势也,亦情也”。

   

明万历年间,朝廷实施盐政改革,徽商得以垄断淮盐、浙盐两大盐场,逐渐积累巨额资本。这为徽州人进军苏州创造了条件。正是在这一互动的基础上,两地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经济上,苏州是江南的经济中心,并孕育资本主义萌芽;财力雄厚的徽商将巨额商业资本汇聚到苏州,大大增强了苏州的活力。文化上,徽商把苏州等大都市的经济文化信息和生活方式输入徽州,使徽州社会经济发生变动;同时,徽商又把深厚的宗族制度和文化带到苏州,一些徽州的精英也在苏州定居下来,由“外来者”变成了“在地人”,助力苏州自发、缓慢地发生社会转型。

   

徽州与苏州的成功互动,对两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益处。它带来的启示是,任何区域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必然会与其他相关区域发生人员、经济、文化等深层次交往和互动。这种互动和互补也是各区域保持自身特色的必要条件。由此,共同造成了江南区域社会整体的繁荣。

   

上观:始建于唐朝的徽杭古道,被认为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古道。这条南行山路上,又发生了怎样的往来?

   

卞利:徽杭古道以徽州府治歙县为起点,至昱岭关后进入浙江境内,沿途多在悬崖峭壁之上开凿道路。从徽杭古道运输的货物有进有出,出去的货物多为茶叶和山货,输入的多为生活用品。除徽杭古道外,徽州境内尚有徽饶(徽州-上饶)、徽安(徽州-安庆)、徽池(徽州-池州)等古道。

   

周晓光:除了陆上古道外,沿新安江水路顺流东下,也是古代皖南山区与外界商贸、文化联系的重要通道。往更远的方向看,古代皖南地区和外界还有一条经江西南下、越大庾岭而达广州的长途路线。在“五口通商”之前,中国茶叶外销只有广州一地,因此做“洋庄茶”的徽州商人多通过这条路线将优质茶叶运销海外。

 

给江南文化注入多元活力

   

上观:清乾隆年间的“徽班进京”,催生了影响深远的全国性剧种———京剧。有研究提出,这一文化盛事,不仅属于安徽,而且属于整个江南。这应当如何理解?

   

卞利:清乾隆五十五年,是乾隆皇帝八十大寿之年。为给乾隆皇帝祝寿,朝廷从扬州征召了以高朗庭为台柱子的三庆班入京,是为徽班进京之首。之后,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不久,启秀、霓翠两班中专唱昆山腔的演员并入四喜班,其他声调者并入三庆班,擅长武功者并入和春班,春台班则多为年轻演员。这就是所谓“四大徽班”。此后,为适应北京观众的口味,“四大徽班”逐渐结合北京语音演唱,最终诞生了京剧。

   

唐力行:徽班是徽商建立的家班。徽商潘之恒的朋友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脱稿不久,徽商吴越石的家班就排练这出戏。潘之恒在彩排之际抱病看了5次演出,帮助演员分析人物,总结表演得失,算得上是此戏的艺术指导。

   

徽班早期主要集中在扬州和苏州,后随徽商的足迹传播四方。徽州艺人在走天下的过程中,养成了兼收并蓄的极强适应力。明万历年间,在吸收、整合江南传统的弋阳腔、青阳腔基础上,徽州腔正式形成。之后,它又吸收清丽婉转的昆腔,创造出昆弋腔,徽剧由此基本定型。从徽剧形成吸收的唱腔、徽班及演员的分布来看,“徽班进京”这一文化盛事确实不仅属于安徽,而且属于整个江南。

   

上观:还有观点提出,不同于吴越之地的士大夫审美,徽州很大程度上带有一种平民风度。由此,江南文化既精雅、绝伦,又朴素、简约。

   

卞利:确实,徽州地处山区,勤劳俭朴向来是徽州人的传统美德。徽商尽管富甲一方,但大多数人依然能够保持朴实的作风。清末徽州知府刘汝骥曾记录经营于苏州和松江(上海)等地婺源商人质朴的衣着和生活,以及他们赢得当地人尊重的情况。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徽商,他们的苦楚和拼搏也许是我们现在无法理解的。但恰是徽商,给精细乃至固守的吴文化和江南文化注入了一股多元的活力。由此,江南文化不再是孤芳自赏的小众圈子,而成为延续到今、雅俗共赏的重要地域文化。

   

上观:徽州还被誉为考察我国传统社会极好的范本。这是为什么呢?在新的历史阶段,它如何焕发新的活力?

   

王振忠:徽州的传世文献极为丰富。例如,徽州的方志数量较多、质量很高,特别是反映基层情况的乡镇志相当可观。国家图书馆所藏善本族谱共400余部,其中徽州族谱占到一半以上。同时,明清以来的徽州,商业发展和宗族制度呈现出同生共荣的景观。在这种传统影响下,徽州遗存有目前所知国内为数最多的民间文书。这为南宋以来中国史的研究,提供了相当珍贵的一手资料。

 

此外,由于徽商的无远弗届,各地的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得以源源不断地引入徽州。再加上徽商“贾而好儒,亦贾亦儒”,因此研究明清时代的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徽州大概是再好不过的一个典型。透过徽州研究,可以探究如何形成较为良性的循环、如何促进社会与文化的均衡发展、如何让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同生共荣,进而提升区域文化的辐射能力。这是传统时代区域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便在今天也值得深入思考。

 

卞利:一般认为,徽州文化集中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文化,具有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和中华文化“标本”的重要价值。

   

当然,徽州文化毕竟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徽商亦是传统的封建性商帮,其兴衰历史表明:只有与时俱进、勇于开放和创新,不断吸收和充实先进文化的元素,才能实现永续发展。今天,长三角地区要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应当从徽州文化和徽商的兴衰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适应经济、社会乃至技术发展的潮流。最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好学、好奇以及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