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为什么上海宁可忍受降速阵痛也要坚持转型升级?因为有这样一个目标
分享至:
 (7)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石建勋 张鑫 2018-06-04 06:41
摘要:近两年,上海经济增速赶超全国速度,服务业的稳健增长是基础,而起关键作用的却是来自此前一段时间最为困难的制造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产业体系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海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一些重大进展。上海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守经济转型升级的定力,不因经济降速而动摇。

 

上海作为国内一线发达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近10年来,实体经济同样面临着高端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国内中西部地区分流、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向虚拟经济倒流的“三重挤压”的严峻形势,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要素配置失衡,实体经济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并不同程度遭遇债务风险累加、转型困难的经营困境。面对这些实际情况,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的总体要求,没有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暂时下降而延缓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追赶全国经济增长平均速度的过程中,上海始终保持经济转型升级的定力,坚定转变发展方式,逐渐摆脱了对投资、房地产、重化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四个依赖”。

 

经济新常态下,在结构调整中实现经济增长提速来之不易。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到比提速更可贵的是上海经济发展结构变化与质量效益提升。2008年,上海GDP在连续16年两位数增长的最高速度下,突然减速,当年增速慢于全国。此后9年里的上海经济增长,除了2010年受世博会效应拉动GDP增长重回两位数,其余年份均为个位数增长。2008年到2014年,上海GDP增速均低于全国,2015年与全国持平,2016年增速实现赶超,2017年又再度与全国持平。2012到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从五年前的2万亿元跃升到3万亿元,迈上新台阶。经济增速在从落后到追平的前半程中,上海承受了发展模式转型带来的阵痛: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强劲引擎的重化工业拉动作用渐渐衰退,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到来陷入低谷,城市大修大建也随着世博会的结束渐渐放缓。但是与此同时,上海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持续向好。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从60.2%提高到69%,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6.8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近年来,上海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摆脱“四个依赖”后,上海服务业迎来高速发展,这是上海经济在下行周期中始终保持“降速而不失速”的根本原因。

 

二、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时间,需要定力,也需要顺势而为,抓住机遇,在关键时刻推动创新实现质变。创新驱动是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根本要求。上海加快经济转型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着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大、生活和生产成本上升、要素成本持续上涨、产业空间布局调整难度大以及因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带来的“城市病”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上海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驱动来加快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部署下,上海主动作为,充分释放科创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对经济的带动效应,为经济的新一轮提速增长提供内在动力。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从3.3%提高到3.8%左右。2015年5月,上海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沪考察时的明确要求,发布了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两年后,在科创中心建设的谋篇布局、播种耕耘下,上海新兴产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17年前三季度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总产值7524.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27.9%,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12.3%,生物医药增长9.2%,节能环保增长6.9%,高端装备增长5.0%,新材料增长4.3%。

 

三、把振兴制造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抓手,提出制造业占GDP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的目标,着力打造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端“上海制造”。

 

近两年,上海经济增速赶超全国速度,服务业的稳健增长是基础,而起关键作用的却是来自此前一段时间最为困难的制造业。2015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下降1.1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在摆脱对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重化工业后,上海工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新兴产业一时难以补上传统产业下滑的缺口。2016年初,上海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制造业占GDP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的目标。保持制造业比重的目标提出,是因为上海看到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工业发展遭遇瓶颈,在成本增加等因素制约下,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产值占比持续下滑。2016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082.72亿元,比2015年增长0.8%,一举扭转了2015年下降的态势。2017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0133.86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0.3%、30.7%、68.9%。相比2016年,第二产业比重大约上升一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下降一个百分点,显示上海的制造业在2017有较大回升。上海制造业逆境中的增长,依靠的是发展环境改善,企业活力激发,创新成为引领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工业由降转升,显示出上海经济稳中有进的整体增长中,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振兴,让上海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稳定,更富有弹性和可持续性。

 

如今回头看,当经济结构调整处境困难时,“上海制造”没有放弃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定力,上海没有依靠简单的刺激政策,以投资拉动、规模扩张的方式帮助制造业复苏。相反,近年来,上海结合地方特点,推动以“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深化改革、聚焦创新,为企业减轻各方面负担、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同时集中资源力量,支持和推动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上海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50条”,深入推进“四新”经济、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工业强基、质量提升等系列工程,中芯国际、华力二期、和辉光电二期等投资百亿元以上和136个投资十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等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过20%。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实施调整社会保险费率、降低进出口环节收费等一系列政策举措,过去两年为企业降费319亿元,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险和低效益的落后产能每年淘汰1000项左右。

 

四、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方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加快构建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的现代化金融体系。

 

现代金融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血脉。上海在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重点任务,着力将现代金融从服务业中凸显出来,上升到产业体系中重要协同部门的高度, 强化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努力去掉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虚火”。在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实现增长的同时,上海第三产业的内在结构逐年得到持续优化。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来自其中的实体部分;而在金融、房地产业等领域中,某些方面存在的“泡沫”和“虚火”,并没有加速扩张,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4762.50亿元,增长12.8%,增速比上年回落10.1个百分点;2017年上海金融业增加值5330.54亿元,增长11.8%,增速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上海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资金总量)11.25万亿元,仅次于北京,继续保持内地第二的地位。不过,就增速而言,2017年的上海明显落后于北京、广州和深圳。2017年北上广深的本外币存款增速分别是4.1%、1.8%、13.3%、8.17%。上海金融业增速放缓,一方面受证券市场低迷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加强金融监管的作用下,一些高风险、不规范的金融业务发展势头得到遏制。上海金融业虽然整体降速,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平稳较快发展。而在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带动下,上海建立了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核心领域金融改革的先行先试机制,基本形成宏观审慎和风险可控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开放创新措施的系统集成初具规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在过去一年中显著加强。

 

2017年1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做好新时代上海金融工作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新时代指导推进上海金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上海坚守风险防范底线,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切实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非法集资专项整治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今后五年,上海将加快各项金融改革,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与实体经济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配套的现代化金融体系。

 

五、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构建吸纳全世界各类优秀人才的体制机制,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关键支撑。

 

人力资源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宝贵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上海当好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的关键支撑,在全球城市竞合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这就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创新,以产业转型趋势为导向,培育专业性和实用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壮大高素质劳动者队伍,进一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多层次要求。

 

总体上看,上海的劳动者群体规模不小,质量也居全国领先地位,但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转型的生产创新要求不适应,导致“高精尖”科技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不同领域和行业人才的经济社会待遇差别的客观存在,还造成了人力资源领域的“脱实向虚”。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制定实施了人才政策“20条”、“30条”,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深入探索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非沪籍应届高校毕业生直接落户9.7万人,引进归国留学人员5.6万人,分别是上个五年的1.2倍和2.7倍。在沪就业创业的外国人达到21.5万人,位居全国第一。

 

未来,上海将围绕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打造国际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坚持人才政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健全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引才用才政策体系。树立强烈的人才服务意识,营造爱才惜才、宜业宜居的人才发展环境,使各类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基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在全国的地位,上海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一方面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立足更高站位,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另一方面,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端产业、人口和文化集聚带来的创新效应。同时还要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和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以及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特点和演变发展趋势,正确处理好生产与生活、易商与宜居、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之间的关系,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协调融合、相互匹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为国家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分别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教授;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