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风云 > 文章详情
上海医生在摩洛哥讲中国故事
分享至:
 (8)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马海邻 2016-02-14 08:58
摘要:冷战时期,中国援外的重要目的是打破超级大国筑的高墙,走出去,让别人看到我们,听到我们的声音。一代又一代,对外交流的目标不断变化,如何向万里之遥的异国人民解释“一带一路”呢?救死扶伤的中国医生=中国=一带一路,这样的语言超越文化差异。

背景

 

1975年9月,由上海市负责组建的第一支援摩中国医疗队进驻塞塔特省哈桑二世医院。自那以来,上海市累计向摩洛哥派出医疗队员166批1652人次。1975年—2015年,中国援摩医疗队共诊治摩洛哥患者约540万人次、收治病人约65万人次,其中手术近45万例。目前仍有70多名医疗队员在摩洛哥工作。

 

上海援摩医疗队是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的一部分。华东师范大学许文颖的硕士论文《上海援摩洛哥医疗队研究(1975-1985)》援引权威资料,1963年1月,中国宣布派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由此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援外医疗队的历史。非洲是我国派出医疗队最多、最早的地区。第一批赴阿尔及利亚的医疗队中,就包括了4名上海医疗人员。1965年,受卫生部委托,上海开始单独组建援外医疗队。从1983年起,摩洛哥成为上海援非医疗队的重点支援国家。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王泠一撰文介绍,上海医疗队应受援方的要求,基本上被安置在中小城市、边远地区乃至戈壁荒漠,而西欧医疗队进驻的往往是沿海平原中心城市甚至富人区的“贵族医院”,可以说,中国医疗队更体现了无私的情怀。


今年在家里过年,尽管要值班,毕竟能跟家里人吃几顿团圆饭。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李会开心之余,还是有些惆怅,马年、羊年两个春节,她是在遥远的北非国度摩洛哥度过的。为了纪念两年的援外医疗队生活,她过年做几道摩洛哥菜,让亲朋好友尝尝,调料配不齐,只能做改良版的。

 

在上海医疗队援助摩洛哥40周年之后,记者寻访了部分队员。40年跨越了多个时代,世界格局变化巨大,我国内政外交政策也不断调整,不变的是“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两个关键词。白衣天使们用冷静的语气讲述的故事,写出来不为煽情,但如果能够有助于理解,就是有意义的——对世界的多样多一些了解,对中国软实力输出多一份理解,医患之间互相多一份理解……

 

大蛇来访

 

蛇,估计是妇产科主治医师邢丽对摩洛哥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医疗队所住的楼房条件差,旁边就是露天垃圾场。短期内,队里先后有3个人在不同地点看见了蛇,并没在意。直到住在一楼的针灸科蒋医生听到抽屉里有响声,慢慢打开抽屉,一条大蛇躺在里面。蒋医生叫来小儿科李医生,李医生临危不乱,先拍照取证,然后追到园子里和闻讯赶来的骨科宋医生一起消灭了它。拎起死蛇一量,长1.2米。

 

烧伤科主管护师孔晓华一辈子忘不了的是蛆。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啥时候见过成群结队的活蛆?这姑娘行前查阅资料,将要工作的阿加迪尔哈桑二世医院以烧伤科与肾内科为主,这里相对发达,医生都是法国进修的。她想象着整洁的病房和先进的治疗设备,并为同批前去的丈夫曹凯高兴,曹凯正是肾内科主治医师。结果到实地一看,烧伤科只有她和一名中国医生,治疗室仅2平方米,还兼药房功能,病房没有无菌设施。一位烧伤病人,在急诊呆了十几天才转到烧伤科,孔晓华揭开他身上裹的布那一瞬,那个味道,逆天了,伤口还爬满了蛆。

 

时间略长,孔晓华发现这不是特例。当地居民安全意识不强,煤气罐经常漏气,一点火就爆炸了。所以,烧伤病人多,病情重。由于交通、经济等原因,病人往往很久才被送来,伤口的包扎长久未更换,加上天气炎热,伤口腐烂,医护人员经常受到视觉嗅觉双重冲击。

 

人手奇缺,又是一重考验。从做棉球到领药,从消毒器械纱布到更换伤口绷带,孔晓华都要亲力亲为。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孙梅芳是费吉格省中心医院唯一的妇产科专科医师,如同千手观音一人承担门诊、急诊、病房、产房和抢救,没有节假日,两年中,救助1149人次、394例大小手术。

 

在上海,根本想象不到那边的条件有多艰苦。

 

从针灸到无输血切除几公斤重的肿瘤

 

孔晓华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中国医护人员用高超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了自己的地位。

 

在摩洛哥首先“红”起来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医术:针灸。许文颖的论文中介绍,首批援摩医疗队一到,有所风闻的当地人就来打听针灸。两年间,队里仅有的1名针灸医生完成了5万人次的门诊量。经过口碑传播和媒体报道,“针灸”成了中国医疗队的代名词。

 

摩洛哥的医生分为专科和全科,其中专科医生的社会地位高,教育背景往往有欧洲留学的经历,“比较傲”是上海医生们告诉记者的普遍印象。但孙梅芳主刀的一台手术,摩方一位专科医生竟主动打了下手。病人的胎儿和胎盘已经游离到腹腔内,孙医生见过很多子宫破裂的产妇,从没碰到如此严重的。当地专科医生曾建议让病人转院,按照当地法规,只要转院单一开,途中病人发生任何情况,医生都没有责任。但转院要在山路颠簸4个小时,为了1%的生命的希望,孙医生决定就地抢救。也许就在那刻,当地专科医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帮孙医生把病人送到手术室,还帮助拿血。手术从半夜23时45分,一直做到次日凌晨4时30分。白天,专科医生发现病人救活了,高兴得不得了。此后,他对中国医生由衷地表现出尊重,他觉得中国了不起。

 

外科副主任医师郇(音同“环”)金亮,在摩洛哥两年,成功拿下大小手术1200余例,他的工作量为摩方普外科专科医生的4倍多。郇这个姓少见,因此郇金亮的名字好搜索。搜到很多国内患者及家属对郇大夫的评价,都说他耐心、亲切、医术高。

 

在郇大夫的记录中,有好多个“首次”,他们的医疗队在阿奇拉医院开创了多个首次实施的手术病例。如首次并大量实施巨大甲状腺肿切除术,这是当地一种常见病,听来让人心疼,肿瘤长在脖子上,妇女包着头巾,别人不容易发现病情,自己也慢慢习惯了,直到实在熬不过去才来就诊,这时有的肿包已经达到几公斤重。开刀风险比较大,血管甚至有手指粗,一个不小心,血流汹涌,在当地输血却十分困难。郇大夫说,必须保证在不输血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手术。到摩洛哥后做的第一例手术,用了3个多小时,后来就缩短到1个多小时。

 

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快十年过去了,郇金亮还是对一名病人感到遗憾。一天下午18时多,正在休息的郇大夫被叫去看一位伤者,小伙子只有17岁,中午12时左右被人捅了一刀,脾脏破裂,此时已经停止呼吸。郇医生说,当地医生经验不足,手术中没能控制大出血,假如早点叫我就好了。

 

没有办法去统计,由于中国医生到来,当地的病人多了多少生存和痊愈的机会。可以统计的是“转院率”,2007年年末,郇金亮记录了一笔:“2007年4月至今,凡我经手普外科病人实现零转院纪录。”

 

零转院的背后,是医术的高低,也是观念的不同。几乎每位接受采访的援摩队员,都讲到了转院之争。交通不便,病人往往不到熬不过去不来医院,病情越是危重,当地医生越是赶紧让转到大医院,这一转,便是少则几小时的颠簸折腾,生死难料。刚开始时,两方的医生互不理解。郇金亮发现,条件确实有限。比如已经休克的患者,首先麻醉师担心,因为没有复苏室,没有监护病房,其次护士不愿也无经验护理。于是,他不时到病房巡视,传授经验,督促护士完成护理工作。一个月之后,摩方医护人员心中有底,配合默契起来,工作变得异常顺利。

 

中国医疗队带去的,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积淀,每一个行业都有自身的道德标杆,白衣天使视救死扶伤为天职,而不仅是一份工作,更不是“生意”。

 

不久前,百度新闻热搜推送了一条消息,说是央视“最美医生”评选遭网友吐槽。9位候选人,不是心脏主动脉撕裂还坚持为病人做完手术,就是超负荷工作累得直接躺在地上休息片刻,顾不上自己的家人更是必备条件。网友质疑,这种评选是比美还是比惨?假如救治病人需要一命换一命,谁还敢学医?

 

可怎么办呢?到了生死关头,有如士兵临阵。孙梅芳就差点一命换三命。一位双胞胎经产妇,已临产,胎儿头与头交锁,先兆子宫破裂,必须马上手术,才能抢救3条人命。但此时孙医生心脏突发房颤,心率达160次以上,孙医生不顾同事劝阻,横下一条心:“我就是死也要把她们救回来”!她吃了足量的心脏病药物后,坚持上台手术,终于成功抢救出了一对体重6斤半以上的龙凤胎儿,母子三人平安,此时孙医生几乎瘫软在地。

 

李会比孙梅芳稍微“轻松”一点,她所在的医院还有一名当地专科医生,可以轮流值班。但实际上她也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晚上休息,当地人生育率高,又以胖为美,不乏糖尿病、高血糖症状,产妇出现各种意外的很多。有一夜格外平静,李会心里倒不踏实了,自己去病房巡视,看到当夜有14名新生儿平安降生,“算少的”。八院的周建元书记感叹聚餐难,他带领院里人去摩洛哥慰问,好不容易凑起来吃顿饭,急诊来了,医生跑了。

 

中秋夜,听妈妈报菜名

 

在摩洛哥,中国人不多,尤其是小地方。街上看见中国面孔,开车的当地人会停下来致意,他们知道很可能是中国医生。骨科主治医师宋元说,摩洛哥人活得挺自在,穷人不焦虑,富人也不骄矜,碰到总是热情地打招呼,不管认不认识。

 

医院人手缺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地专科医生不愿在工作量大、报酬低的公立医院多待,很多人工作几年后,跳槽去了私立医院。有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医疗点,几乎全靠中国医生支撑。一茬又一茬,每两年更替一次,下一批来了,上一批才离开。

 

中国医疗队收到的不仅有尊敬,也有误解,让他们心生委屈。你们离开家庭,背井离乡,一待就两年,工作还这么拼,一定是为了赚钱——当地同事的“以己度人”,让白求恩情结浓厚的上海医生心理落差好大。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周玲在布阿法,中秋夜,打开电脑,看见朋友发来的月饼照片,黄莹莹的,油光铮亮,从来没觉得月饼这么诱人。母亲打来了越洋电话,周玲就让母亲把家里烧的菜名报来听听,好解解馋。

 

记者去八院采访,迎面是这样的开场白:副书记李银萍指着一份名单一个一个述说,他/她/他们的孩子,几岁了。宋元出发那天,妻子怀孕刚满7个月,他是看照片认识自己的宝宝的。郇金亮和邢丽夫妇的孩子三年级,李会的孩子也是三年级。曹凯和孔晓华夫妇,2013年3月出发时,孩子才两岁。

 

周玲悟出一个道理,在非洲工作有苦也有甜,应该苦中寻乐,才能自得其乐;必须知足常乐,才能乐在其中!闲来就种种菜,江南人没有绿叶菜吃就难受,曹凯说,当地市场上能买到的蔬菜就那么几样,西红柿、洋葱、土豆、青椒、胡萝卜、黄瓜。自己开垦菜园的优良传统,至少从第三批上海援摩医疗队员开始就流传下来了。李会开辟了以菜会友的解乡愁之法,把舍不得吃的菜送些给摩洛哥邻居,看到他们吃得津津有味,也算是中国文化的传播吧,顺便学学阿拉伯语,逗逗主人家的孩子。值夜班,当地同事会备好摩洛哥茶点,理解随着感情的滋生而逐渐弥漫。

 

吾道不孤,医疗队遇到了中资公司员工,他们同样在非洲援助建设、开拓市场。医疗队提供医疗帮助,中资公司员工感到心里有底多了。企业后勤保障强一点,常送菜来改善医疗队的伙食。

 

中国人的作为,在当地媒体上并没有太多宣传,他们做着具体细微的本行工作,身体力行去讲述“中国故事”。
冷战时期,中国援外的重要目的是打破超级大国筑的高墙,走出去,让别人看到我们,听到我们的声音。一代又一代,对外交流的目标不断变化,如何向万里之遥的异国人民解释“一带一路”呢?救死扶伤的中国医生=中国=一带一路,这样的语言超越文化差异。

 

王泠一写了一首歌词《地中海颂》,配着《便衣警察》主题曲的旋律,亲口唱给援摩队员们听:

 

若问援摩几多辛?戈壁滩头沙无尽!救死扶伤万千遍,多少天使竟无名。人说你是大爱咏无疆,我说你是当代白求恩。报国万里铸就丰碑,不灭情怀心心相印。

 

记者手记

 

病人亲吻我们的手套

 

援助是无私奉献,援外人员在经济收入、职称晋级等方面会获得一定的补偿,也是毋庸讳言的,但也并不算多。要论经济,夫妇俩同时援摩,错过了上海房价低谷,找谁说理去?真正的收获,是影响职业生涯的心灵冲击。

 

女孩子被称赞漂亮,当然高兴,孔晓华收到摩洛哥病人的一声赞“美”,却是别有一番感动。病人表达的真挚感情,“翻译”成小学生作文格式,应该是这样:“姑娘不仅长得美,心灵更美。”

 

更多的病人默默地亲吻医护人员白手套,来表达不尽的感谢和敬意。当地病人和家属,几乎是给予了医护人员无条件的信任。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妻子,但妇产科医生们从未碰到“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的问题。

 

医疗题材行业剧《到爱的距离》 直面医患矛盾,剧中潘虹饰演的妇产科主任廖克难医者父母心,却多次困惑不安: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她秉承的理念是医生应该凭借专业水准,决定最有利于病患的治疗方案,而年轻一代的理念是把一部分选择权和责任交给病人及家属,避免一些矛盾。

 

多位援摩队员直言,回来后有些不习惯了。医患间失去了纯粹的信任,有时会有些缩手缩脚。

 

援摩的经历,让他们重新审视医患关系,对医护人员的责任有了新的认识,本来在国内习以为常,没有时间去深思。
“再过十年,回想起来,也许感悟会更多。”一位医生说。


(本文摘自解放日报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