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风云 > 文章详情
阜阳来沪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观察报告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孔令君 2016-02-06 09:24
摘要:可明明是“农民工大市”,却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阜阳当地许多企业这两年存在较沿海省份更为严重的“用工荒”。

又是一年回家时。皖西北人口超过千万的阜阳,迎来每年最热闹的时节——在外打工的男女老少都回来了。

 

出租车司机们忙疯了,即便是不断拼车,也拉不完人;省道旁那些记不住名字的小镇,红色衣裳的人流都拥到街面上来;原本偏僻的乡村似乎一夜之间满是人,在村口就能被炒辣椒的热气扑到。

 

来自阜阳火车站的客流统计,从苏浙沪回家的人最多。而几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便是阜阳人外出打工的首选之地。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记者谈“与上海的紧密联系”,最大的关联点便是“农民工”。

 

可明明是“农民工大市”,却有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阜阳当地许多企业这两年存在较沿海省份更为严重的“用工荒”。以阜南经济开发区为例,一家上海迁来的羊毛衫厂,满负荷应是2000名员工,可如今厂里最多不过400人;另一家也是上海转移来的企业,流水线坐满能有1000人,现在才100人……这还是政府出面,积极帮忙招工的结果。

 

当地政府不仅帮忙招工,每年还组织声势浩大的“接您回家”活动——在节前返乡高峰期,阜阳火车站有免费的“返乡大巴”,送到各县城汽车站; 市里县里各部门都被动员起来,趁“人们都回来的时候”,赶紧宣传户籍、金融、社保等政策,拿着各种大礼包和小册子往农民工怀里塞;各级领导抓住机会走访、座谈,组织农民工代表参观“新阜阳”,鼓励他们留下来创业就业。

 

类似“接您回家”的系列活动,阜阳已经办了至少6年,在全国范围内,这也算是有新意的。除夕在即,记者在阜阳坐了好几趟到不同县城的返乡大巴,遍车打听,速写一份阜阳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观察报告。


阜阳“用工荒”?


回乡就业的设想是好的。近四五年来,阜阳各区县都在经济开发区里建了工厂,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在家乡打工,既能照顾父母孩子,又能“为家乡做贡献”,何乐不为?

 

当地政府花了很大力气,每年“接您回家”之外,一些县里还负责为经济开发区的企业招工。各类政策也不错,比如员工工作满一年,优先安排子女在县城就学等。

 

可偏偏,阜阳存在“用工荒”。

 

先说“家服通”,这是前些年回乡创业的阜阳人开的公司,想利用互联网为家庭提供保洁、维修、家政等服务。因为开发网站和APP,老板杨浩想招几位IT技术员工,广告在各招聘网站上放了好久,没见一个来应聘的。“根本招不来人,”杨浩感慨。他接着说起他的妹夫在宁波工厂开车床18年,也是一等一的技工了,但杨浩几次鼓励他回来,妹夫却不肯:就怕回来找不着对应的工作了。

 

那么,普通的、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种呢?临泉县田桥乡的韦冲出门打工十多年了,却只在老家的纸箱厂干过两个月,不满意就辞职了,主要是因为工资少,至少比上海同类型工厂少一千多元。而在另一辆去往阜南县的返乡大巴上,45岁的肖加胜对志愿者发来的“阜南经济开发区2016年企业新增用工计划统计表”不屑一顾,“我老婆以前在上海做保洁,每月也能挣4200元。”他说,这张表格上,最高工资是五千多,而且是“管理人员”,普工和技术工的工资,大多只在2200元到3500元之间。

 

而真正的工资差距,也许不止于明面上。

 

曾在县城负责工业和招商引资的刘琳对阜南的加工厂很熟悉,相比上海及周边的总部企业,这里大多数是来料加工厂,有订单则做,没订单则歇,有时还有工期紧却利润低的“难啃”订单从总部扔到这里来,这导致阜南各工厂员工的工资收入不稳定。

 

收入不稳定还因为“故乡人情”。回乡的打工者,躲不过的是那些红白喜事的盛情邀请,村里朋友叫他去喝酒,还不得不去,否则对方嫌弃:“现在不是在老家工作了吗?还不给面子。”还有,每年收麦子收水稻,总要请假回家几天;家里父母妻子孩子有点啥事,也得赶紧回去处理。因此,在家乡的工厂打工,全勤奖是基本拿不到的。

 

何况,如今沿海发达省份的工厂,近几年还在和阜阳工厂“抢工人”。刘琳留意到,前两年新年刚过,正月十五一开工,就会有江苏浙江等地的企业老板打电话来:“报销车费,涨工资,来不来?”老乡被说动了心,对方就继续说:“多带点兄弟朋友过来,有奖励。”于是县里好不容易接回来的老乡,又成群结队出去打工了。


差距不仅在工资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回乡就业这件事,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工资差距。

 

比如韦冲,他在上海、浙江的建筑工地上干了十多年,什么杂活都会,他也尝试过回老家干,可是最终——还是要离家。

 

为什么?他说,一是上海工地规范,施工基本不停顿,下雨下雪也能照样干活,建筑工地是按工时算的,只要不停工,挣的工钱就多。而老家工地呢?三天两头因为各种原因停工,有时还要换工地;二是上海的老板好,夜里加班给两倍工钱,还给大伙买方便面和香肠送工地上来,工资不拖欠,过年还发个红包,老家的工地根本比不上。

 

再说肖加胜,他跟着自家亲戚,成了一家装修公司的管理层,他看不上老家阜南的装修市场——上海接的几百万大单子,结账时清清爽爽,在阜南却要因为小几十万的单子三番五次上门讨施工款。另外,他觉得小地方太看重关系了,如果没有“能帮忙”的熟人,生意肯定不好做。他举了身旁一位曾同在上海搞装潢的老乡的例子,回阜南县城开装修公司,干两年干不下去了,干脆就回村里,只做周围几个村子的熟人乡亲生意。

 

肖加胜和韦冲,他们是“70后”,打工十多年,算是能吃苦的。他们看重的,是“规范”,而比他们年轻的新一代打工者,更看重的也许是“关怀”。他们追求工作的幸福感,用阜阳话来说,是“干活要得劲”。

 

可是,偏偏在老家,干活不“得劲”。老家的工厂,管理者大多是聘用的经理,文化程度未必高,管理却相对死板,用的还是他们自己十多年前在发达地区工厂流水线上学来的那一套:“监督”、“骂人”、“扣钱”。至于韦冲提到的上海老板“买夜宵”和“发红包”,老家更是少有的。因此,年轻人更不愿意在家就业。

 

当然也有回来的。

 

韦冲的二儿子以前在上海一家跨国集团的五星级酒店工作,如今被韦冲唤回了老家。相比于五星级酒店的眼界和收入,二儿子明显不愿在老家的饮料厂和纸箱厂上班,于是就在县城一家美发店混着,每月1500元,电瓶车上下班。未来的计划,是学会开车后,谋个司机的活。

 

韦冲的观念里,自己老了要回家,两个儿子要有一个在老家,就行了。

 

他节省。儿子们一直说着要给他买卧铺,他执意不肯,他要从青浦工地坐公交车到徐泾东,地铁二号线转一号线到火车站,仍然要坐93元钱的硬座绿皮车,车厢里窝上一晚之后,阜阳的返乡大巴不要钱,到临泉时妻子电瓶车来接,返乡共花费99元。

 

韦冲45岁了,他计划在上海再干5年后回家,毕竟要“落叶归根”。如今,他要趁自己还能干的时候,多攒钱给两个儿子结婚用,如今聘礼要10万,农村盖房子少说要20万。

 

肖加胜46岁,家里同样两个儿子,他同样想法,要再干10年装修后回家,攒钱给儿子们盖房子。至于儿子们愿不愿意回家,是另外一回事。

 

记者在返乡大巴上四处询问:村里有人回家工作的吗?回答是一个自然村不过一两人。


4万阜阳人回乡创业


怎么办?还是要增加本地就业机会,提高工资水平,促进经济整体发展。

 

当初“接您回家”的设想,也是利用阜阳“人口大市”的优势,让事业有成的老乡回来创业,让在外有技术的优秀员工回来就业。阜阳市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积极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注重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专业人才,加快‘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化。”

 

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比如为一些回乡创业的企业提供土地流转补贴,还投资修路、通电,并推进商事改革、简化审批流程; 阜阳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业,降低贷款门槛,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成效是有的。截至目前,阜阳共有约4万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就业30多万人。当然,相比阜阳约200万的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者并不算多。

 

从政府开展工作的角度,最大难题在于光有政策没有平台。记者接触过当地多位干部,开口谈的第一件事就是“没有地”——阜阳市的总体定位仍是“农业大市”,到了县里,要建工厂就是无地可批。以阜南县为例,每年批下的地除了用在必须的修路和乡镇开发之外,所剩无几;而阜南经济开发区设有投资门槛,大多数中小企业进不去;而阜南县里的既有厂房,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结构,没法设置流水线,消防、排污等配套也不全,所以也几乎没厂房可租……

 

在县城负责过招商的刘琳感慨,以前老有好些老乡找上门来咨询,他们也被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形势所逼,想“回乡创业”,可是,“真是没办法”。

 

记者不禁问,回乡创业也不仅是建工厂呀,比如在上海积累了美容美发或者家政服务的经验,回家开个小店,不也挺好?

 

刘琳也做过调查。当地乡镇和农村,除了这过年时节,一年中大多数日子里,有消费能力的中青年都出去了,剩下老人小孩,几家小超市就能解决需求。县城稍微好点,可主力消费人群也是学生,到了能打工的年纪,也出去了。

 

相对可行的回乡创业路子,是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记者去村里看了几位“创业明星”,有人回村里种植了500多亩冬桃,并在果树下套种中药材、散养土鸡;还有人建成了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的散鸡养殖厂;在返乡大巴上,记者也听到了几位老乡“光是想想”的创业计划,承包土地,规模化养牛,理由是“你看如今牛肉汤卖得多好,牛肉需求量多大”。

 

当地一位“创业之星”跟记者分析:阜阳籍的企业家眼下大多数还不愿回来,他们考虑的是市场潜力和物流成本,目前而言,阜阳的交通还是闭塞了些。有人推荐记者去看阜阳青年电子商务产业园,一看,刚起步的几家淘宝店。一切,刚成了点气候。

 

已回乡创业的,大多是相对低端行业的小企业主和积累了一定技术或管理经验的打工者。记者收到一份《阜阳市2016年返乡创业典型》,一两百号创业者,大多如此。较有特色的,是一位打工者最后选择回乡“发展阜南特色柳编业”,并成立了柳编工艺品公司。其余的,大多集中在建材、纺织、皮鞋或者种植畜牧等传统行业。

 

可喜的是,在阜阳,回乡创业确已成“潮流”。毕竟,外出打工者普遍富了,肖加胜在大巴上跟记者夸赞:家里弟弟有车,侄子也有车,大儿子也买了车,如今过年,都开车回家。这几天,阜阳各地,外地车牌确是多了,街上赶集的人,也多是自矜的神色。

 

一步步来吧,待长三角一体化效益愈显,待企业管理水平趋于均等,待差距缩小,待观念转变,自有人才归。

 

(本文来自解放日报。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