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上海开建“地震密集观测系统”,能对地震等振动作出秒级响应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陶然 吴佳妮 2018-05-14 20:29
摘要:“地震密集观测系统”一台设备的占地面积只有半张A4纸大小。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地震局媒体通气会获悉,“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建成“地震密集观测系统”,目前处于前期测试和设备选点阶段。这一系统将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天然地震和突发类振动的秒级响应,以提高相关部门的应急决策效率。

 

上海市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孙敏震介绍,过去10年,上海在防震减灾工作格局建设、地震监测速报能力、抵御地震灾害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目前,上海基本建成了全方位的地震监测网络,包括测震、强震、前兆3大台网。其中,测震台网共有13个台站。另建有佘山地震台阵,监测能力可达到1.0级,局部区域可达0.5级,能够在120秒内进行地震自动定位速报。强震台网共有61个台站,能够在地震发生后20分钟内,提供4度以上烈度分布图。

 

孙敏震说,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烈度分布图反映的是地震发生后的实际破坏情况,对于应急决策、地震灾害的经济损失估算、灾后重建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财政支持下,市地震局正在开展抗震设防能力调查,加强建筑地震风险隐患排查。目前,上海市政府按照新的抗震设防标准要求,要求全市所有建(构)筑物至少按照7度抗震设防进行设计、施工,确保建筑设施抵御地震风险的能力。

 

10年间,市地震局与相关部门合作,推进实施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校安工程、应急避难场所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市已完成386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改造工作,建成各类应急避难场所64处,有效使用面积达110.7万平方米。

 

去年7月,市地震局发布了《上海地震科技创新计划》,布局并推进建设上海及邻区地下精细结构与海域断裂构造探测、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防御、地震安全智慧服务等地震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市地震局发展与财务处处长韦晓表示,上海将围绕“透明地壳”“韧性城市”“智慧服务”3个方向,争取在未来10 年内取得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

 

在这项计划中,“地震密集观测系统”是“十三五”期间的重点项目。这一系统建成后,将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实现对天然地震和突发类振动的秒级响应,大幅缩短地震发生时刻与地震速报、烈度速报产出之间的时间。市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副处长李斌介绍,与传统的地震观测设备不同,“地震密集观测系统”一台设备的占地面积只有半张A4纸大小。只要在有无线网络和电源的地方,它就能对地震进行实时监测,甚至可被放置在居民家中。在与手机的应用软件相连后,这类设备感应到的震动信号能通过软件传输到地震局的数据后台。经过大数据分析后,地震局就能判断振动是否由地震产生,以及它的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

栏目主编:黄海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