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上海抗震救灾唯一志愿者代表赴川参与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当年研究生变高校教师志愿者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8-05-11 15:13
摘要:重回四川之前,崔老师近期已完成一篇理论文章:《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建构》。

11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研处崔开昌老师,应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邀请,作为上海市抗震救灾志愿者的唯一一名代表,飞到四川参加“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活动。

十年前,崔老师还是一名在校生。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教委等组织起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上海工程大团委和研究生处第一时间动员,作为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校研究生会主席的崔开昌,当即主动报名。24岁的他通过层层选拔,赶赴大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市,抗震救灾和志愿服务持续了一年多。这颗坚强的种子,至今仍在他心中不断萌发。

崔开昌在家园书屋外。

 

山河破碎,红旗不倒

 

“当时,我们专业首届50多名研究生同学都想去,大家都想着到灾区第一线为祖国、为同胞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崔老师忆起,在到达灾区的那一刻,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地受灾居民临时安置点板房上竖满了党旗,在风中飘扬。

 

残破的山河与鲜艳的党旗,强烈的对比在他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当时内心特别震撼,特别感动,也特别自豪。” 十年后,崔开昌仍难掩那份激动。

崔开昌等志愿者被安排住在都江堰最大的受灾居民临时安置点“幸福家园”,也就是活动板房区。夏天的板房,白天酷暑难耐,气温可达40多度;晚上又很潮湿,他们几乎每晚都是在潮潮的床上睡着的。

 

按照当地安排,崔开昌结合自己所学的社会保障专业,加入都江堰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先后参与了全市因灾职工房屋严重损坏情况调查、地震后新增受灾困难职工调查统计建档、受灾孤儿单亲儿童调查、受灾困难职工子女“金秋助学”、受灾家庭妇女绒绣技能培训、因灾建档困难职工免费就业培训、都江堰市“奔向新希望”板房运动会等帮扶救助活动,任劳任怨,尽心尽力。

 

期间,这个上海高校的年轻志愿者,当选为都江堰市“5·12”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都江堰市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特别贡献奖、成都市优秀青年志愿者……

崔开昌重回故地。

 

灾后读书,精神家园

 

崔开昌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此行有机会到汶川,他还想去看看当时临时安置点的间间板房,“可能现在已是高楼林立”;也想看看到时有没有机会,去看看那个“家园书屋”,还有那时看书的孩子们,以及图书管理员胡姐。

 

原来,在“幸福家园”,崔老师和华东师大一位志愿者发现,临时安置点各类基础设施很齐全,但是缺少看书的地方。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他们心头……两人一起合计,想到创建一个爱心书屋,募捐一些图书提供给灾区居民作为精神食粮。

“我们这个想法得到了领队指导和支持,幸福家园临时安置点管委会提供了一间100平米左右的板房,我们把它取名为‘家园书屋’。”两校发起图书捐赠,上海工程大团委、研究生处和管理学院组织募捐到了许多图书、书架和捐款,当地出版社也捐赠了许多书,总数达到了几千册。

 

“家园书屋”还聘请了一位因灾失业人员为书屋管理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临时安置点学生和受灾居民对报刊、书籍的渴望,“这方小小的板房书屋,让他们重新看到了人生的光亮”。

 

除此之外,在上海都江堰两地团委、教育部门和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指挥部的指导下,崔老师还发起了“激扬青春,共享成长”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志愿者巡讲。20名志愿者,为都江堰市中小学生举行了20余场精神援助讲演,帮助他们心理重建、重拾自信、走出阴影。

崔开昌等组成志愿者服务队。

 

研究有果,志愿永在

 

重回四川之前,崔老师近期已完成一篇理论文章:《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建构》。他在阐释和论述中认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分析、总结和提炼我国地震灾害之后重建的内涵特征、主要框架、运行机制等,可形成 “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厚积而薄发,事实上灾后志愿服务期间,崔老师就在导师和研究生处指导下,一直坚持志愿服务和学术研究相结合。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了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系列课题的研究。

 

在工作之余,他对都江堰市16个乡镇街道进行实地调研和大量问卷调查,收集灾后重建的特殊保障措施等一手资料和数据,还完成了一篇硕士论文。这项研究成果被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组鉴定为“优秀”,为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和上海市对口援建提供了决策参考。

研究有果,志愿永在。汶川大地震的志愿精神,至今仍在崔开昌身边,并辐射到他的周边。这十年来,崔老师一直利用双休日等休息时间提供志愿服务。平日,他在松江区广富林街道蔷薇居民区担任党建服务志愿者,积极参与属地化党建服务,包括在小区里参与垃圾分类政策宣传,特别是对老年人进行垃圾分类相应指导。

 

“年轻的时候参加志愿活动,靠的是满腔热血;而现在,想平平淡淡地将志愿服务精神持续下去。”他真诚地说道。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来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