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外惊奇 > 文章详情
香港打来的电话(上)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惟群 2018-05-03 07:03
摘要:姐姐说,他聪明,文雅,正派,善解人意。他们同学时并没来往,只是互有吸引。校园里玩球,许多同学围一圈,每次他接球,总拍给我姐姐,可他不敢看她。姐姐也不看他,却羞红了脸,像她身穿的毛衣,红得诱人,却众多目光注视下,还是把球拍还他……

太太叫我听电话,说是香港打来的。想不出香港有谁需要给我打长途。

 

拿起电话,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平缓沉静中有几分亲近,又有几分胆怯,像是故日旧人,他直呼我小名。

 

“是呀,是我。”——可他是谁呢?声音相当陌生。

 

“我是……我是李正平……”

 

“嗷——是你呀!”我失声叫出来。

 

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前的往事……

 

二十五年来,他的名字很少记忆中出现,却从来没有忘记。二十五年没忘记。

 

他是那个该做我姐夫的人。

 

姐姐说,他聪明,文雅,正派,善解人意。他们同学时并没来往,只是互有吸引。校园里玩球,许多同学围一圈,每次他接球,总拍给我姐姐,可他不敢看她。姐姐也不看他,却羞红了脸,像她身穿的毛衣,红得诱人,却众多目光注视下,还是把球拍还他……

 

一个宁静的夜,灯光柔和,姐姐回忆着,挂着一丝甜羞的笑,很淡,很美,从心底溢上来。

 

毕业分配时,他去吉林插队,姐姐留在上海。动身那天,同学们去送他,姐姐也去了。他和每个人说话,除了姐姐。可他心不在焉,目光余角总离不开那团红。后来他说过,说他再没见过第二件这样的红衣,不是桃红,不是粉红,也不是洋红,说不上什么红,红得明亮、温柔、恬静,红得人心旌荡漾。分手前,同学们互留地址,他看见的,记住的,只是姐姐的。然而,整整一年,他没写信,不敢写。回沪探亲时,他总借故经过我家,希望撞见姐姐。

 

撞见了,那次相遇,寒风中,两人站了很久,说了很久,谁也不忍先离去。后来,姐姐邀他来家。他来了。

 

姐姐推开门,一脸春色。“这是李正平,我的同学。”姐姐常有同学来,可这次,爸妈一眼看出了异样。妈妈与他说话时,细细打量他,难得过问孩子事的爸,例外叫他到身边,与他聊起家常。他坐着,双手放膝上,红着脸,低着头。他走后,爸爸说:“不错的孩子。”妈妈说:“有教养,长得神气。”

 

我问姐姐:“你喜欢他?”

 

姐姐羞红了脸:“是同学,好同学。”

 

后来他常来,姐姐也常去,总有那么多借口。那时,他们二十刚出头。

 

也许因为同学,也许因为太年青,他们一起时,爱拉上我。我也乐意。我们常去郊外,去海边,骑上自行车,带许多食物。他像个卫兵,小心翼翼,一路护卫我姐姐。

 

他爱看书,我也爱。他看过许多书,有的我还没看。那晚下雨,姐姐没在,亭子间里,他给我讲《茶花女》,伤心的故事,催人泪下。他沉浸了,声音平缓,充满情感,打动了我,也打动了他自己。雨点掉在屋檐上,淅淅沥沥,夜,格外静。后来读那书时,总想起他,想起那个雨夜。

 

一天,姐姐病了。也许没病,只是“想”病。一整天,他坐在床边椅上,两人说着话,静静的,柔柔的,很浓密。记不得为什么,偶然上楼一探,看见他与姐姐的手,五指交叉握住,胳膊支在床沿上,两手一起在摇晃,晃得悠悠,满是温情柔意。看见我,两人松开手,羞涩地笑,招呼我进屋。

 

我家几个中,姐姐最坚强,很少流泪。可每次他回吉林,姐姐都流泪。临到最后一刻,姐姐捂脸奔进亭子间,锁上门。他跟上楼,站门外,低着头,红着眼,不出声,一动也不动。站到非走不可,轻敲一下门,说声:“我走了。”说得也轻轻。妈妈流着泪,送他出家门:“自己在外当心,到了那就来信。”早已泣不成声。我那阅历很深的爸,待到他离去,竟也躺在沙发上,无可奈何叹口气。我送他去车站,也不说话,不知说什么好,心情很沉重。记忆中送别,总在霉雨季节时,凄凄惨惨戚戚。

 

他努力工作,争取早日上调。

 

那年二月农闲,步行五十里,去到山外县城,想用他所有劳动所得,为姐姐买件红毛衣。山路崎岖、泥泞,他唱着歌,精神抖擞。途经一条河,水流湍急。早春的雪开始溶化,加上淫雨不绝,水似瀑布,山上飞流直下,既使当地农民,也是望河生畏。可他想着她,浑身是胆,脱下棉裤棉衣,举过头顶,暖洋洋地趟过刺骨凶险的河流。

 

他在吉林,姐姐在上海,天南地北。那时,谁都认定他将一辈子当农民,穷乡僻壤,变相劳改,永远回不来。那时上海、吉林,工厂、农村,就像天堂与地狱,永不可能合为一体。

 

舆论纷纷。姐姐不顾舆论。

 

她不怕穷,不怕分居两地,天天给他写信,下班回家就写。正面反面密密麻麻,几页纸,两天寄一次,纸上斑斑泪痕。他也是,宁静乡夜,煤油灯下,或手打电筒,趴在被窝里,天天写,盖有吉林邮戳的信,带着长白山的雪,一封接一封,飘进我家信箱。

 

后来,我也去了农村,也与他通信。那时我很痛苦,看不到前途。他像个大兄长,给我勇气与力量;他很细心,生活上常指点我,一个小节都不放过。

 

(本文编辑朱蕊)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