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短章 | 矫正“问题少年”的特训学校,没有一面镜子
分享至:
 (1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向凯 2018-04-09 18:10
摘要:却映射了世界的残酷一面。

“看了你转发关于新长征学校的文章,心情很沉重,爸妈当年的方式也许不对,但那时的我们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希望你好好听话,不要再想之前的事,人生还很长,爸妈只有你一个女儿,我们真的非常爱你。”4月7日《绝食、逃跑、喝洗衣液:武汉新长征“问题少年”的矫正之路》发出后,文清的父亲当晚发给她一条长长的消息。

 

这是极少的愿意正面回应的家长。 

 

回访时我了解到,家长们态度不一,有的只是简单对孩子说“希望你放下过去”,有的索性不愿提及。事实上,在明知这所特训学校存在体罚和人格侮辱行为的前提下,许多家长仍旧坚持把孩子送进去。因此,不少学员都至少是“二进宫”。

 

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想先从镜子说起。  

 


秩序:学员为什么不反抗  

 

新长征没有一面镜子。学员们认为,这当然是为了防止出现自杀意外。

 

而18岁左右的年轻人最离不开的是什么?答案恐怕就是镜子,还有手机摄像头。采访时,陈静几次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拨弄刘海;韩笑雪和蓝琪跟我聊完之后在咖啡店的落地镜前拍照,她们侧着身子,一个戴着鸭舌帽,一个是靓丽的红头发。桌上的咖啡杯边缘残留了鲜艳的口红印记。  

 

他们都曾是武汉新长征艺术培训学校的学员。在新长征,陈静常常把刷过漆会反光的木凳子当镜子用。每个月集体外出看电影时,所有人都会申请上厕所,趁机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在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发展的青春期,打着“青少年行为矫正”旗号的特训学校让这些所谓的“问题少年”提早见到了世界的残酷一面。

 

有网友说,杨永信就一个人,而临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的学员那么多,为什么任其电击却不反抗?

 

同样,在新长征,教官和老师加起来最多十来位,过年时只有两位老师,但依然无人敢反抗。  

 

逃跑失败带来的是最严厉的体罚,所有人都亲眼见过,比如被勒令围着操场跑200圈,比如被灌着喝光一桶18.9升的纯净水,还比如被打。

 

更何况,“逃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赵小帅说,在新长征总感觉像被安了窃听器一样。比如,男生曾策划在下次出去看电影的时候集体出逃,等在市区下车后有人喊声口号,则四下跑掉,总有人能逃脱,但还未到看电影那日,有一天老师突然把所有人叫出来,质问是谁想趁看电影时逃跑?之后几个月,电影被取消。

 

过年的时候,赵小帅曾借门卫的手机给家里打电话。到了3月的一天,老师忽然让所有人搬着凳子写小纸条,交代私自打电话的事。他被揭发了。  

 

写日记和小纸条,都是特殊的告密方式。在压抑的新长征,甚至出现了“新长征货币”——

 

如果表现好,老师和教官会给你发星星、太阳等:星星可以换一包5毛钱的方便面,太阳可以换一桶泡面。教官有时为了营造“看戏”的氛围,会通知学员们:某人将被关单间,哪个人晚上去看他,就奖一桶泡面。许多学员抢着去。 

 

奖励很重要。在新长征,两位学员之间关系好的最高境界就是分享零食,因为零食太宝贵。不过,为了控制学员,老师和教官们会刻意挑拨学员关系。如若两位学员较为亲近,则会被勒令跑步,一个人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踩前者的脚后跟。 

 

“当其他人都在训练,你被老师叫出去办事,那个感觉很爽。”陈静说,除了物质,奖励也有精神层面的。

 

而互相举报,最易获得奖励。      

 


矫正:家长为什么愿买单    

 

新长征就像一面镜子。

 

我的同事采访过杨永信的临沂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当时他被一群家长团团围住,被要求删除照片。同事不可置信地问家长们:孩子就这么不可救药,一定要送来这里?一位父亲反反复复地叹气,能做的、能想到的,我们都尝试了。那些家长更愿意谈“治愈率”,他们还能举出很多真名实姓的“矫正成功”例子。

 

何谓“治愈”或“矫正成功”?答案很简单:孩子变得听话了。恰如文清的父亲当晚发给她的那条长长的消息,在表达歉意的同时,也不忘提及“希望你好好听话”

 

我的受访者都告诉我,真正的可怕并非电击和体罚,而是维持其“统治”的那套秩序。

 

人群聚集的地方总会有规则和秩序。新长征有一种特殊到诡异的“层次感”:学员被分为新生和老生,老生中有那么一两位是“受宠者”,享受跟老师“出公差”的待遇;流动颇为频繁的老师和教官们,由一位中年妇女管理,而这位妇女年仅5岁左右的儿子,只要每次出现在学校,老师们都会陪他吃饭、喂他零食,这位妇女还会让小男孩到女生学员中挑两个陪他玩耍……

 

新长征收费并不低,单单半年学费就要3万元,校服等另算。学员们不能出去购物,只能向老师申请购买学校仓库内比市价贵不少的生活用品。 

 

如此学校,家长们为什么仍然愿意买单?

 

韩笑雪刚记事起父母就离婚了,她跟着外婆长大,后来在父亲组建的新家庭住了几年,“没有一天像家的感觉”,又搬回去跟外婆住。正是在这期间,她接触了一些不好的人,开始“变坏”。在她看来,山东科技防卫专修学校那位少女学员的弑母事件,问题核心不在学校,而是学员与母亲的关系。学校的煎熬只是导火索。  

 

直面孩子的问题,而不是把孩子本身当作“问题”来看待——这些家长对此显然没有足够认识。    

 

说到底,新长征就像一面映射家庭教育的镜子。从新长征出来后,学员与家长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改善。陈静决定与父亲“老死不相往来”;赵小帅对父亲“拳打脚踢,用脏话骂他”;2000年出生的文清如今一个人从老家黄冈到武汉做生意,有时候半夜起来处理文件,她总在想,绝大多数同龄人尚在父母的呵护下读书,而初三就被送入新长征的自己却独自经历了那么多……

 

就在文清的父亲发给她那条长长的致歉消息时,她的母亲给她打了一笔钱。“我妈让我不要资金都放在开店上,用完了就说,要买什么就买。”这已经是文清眼中,母亲的温暖表达。 

 

他们羡慕那些看起来单纯快乐的同龄人,“家庭条件中等的,父母关系很健康,孩子从小被呵护得特别好”。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没有零食吃的孩子,看见小伙伴乐滋滋地含着棒棒糖。

 


(应采访对象要求,韩笑雪、蓝琪、陈静、文清、赵小帅系化名)

栏目主编:林环 文字编辑:林环 题图来源:向凯 摄 图片编辑:朱瓅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题图说明:3月31日,赵小帅和陈静带记者去新长征。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