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咪蒙骂街文刷屏,绝非新媒体的胜利
分享至:
 (1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郁潇亮 2015-12-17 23:51
摘要:真正打动他人的文字,绝不会靠变换几番骂街姿势就能取得统摄人心的力量。

 

咪蒙这两天火了起来,起因是两篇骂街文章在朋友圈火速传阅。题目就不引用了,因为在我所有写过的文章里,都不曾刻意动用这样的字眼。因为使用这样的文字,与我对待文字的根本原则有悖。

 

文章当然是读了个大概——说实话,这种风格的网文实在不宜细品,它撩拨你内心深处的愤怒、嫉恨和怨怼,让你也油然而生“千万别惹我”的阴暗情绪。一开始还以为,这肯定出自某个满脸青春痘火气极大的男生之手笔。但后来看到红了之后的咪蒙接受采访的文章配图,原来是个长相文秀的女孩儿。比较之下,实在难以将文章与作者联系起来,不禁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在接受采访时,咪蒙说这两篇文章基本上是被情绪驱动着写出来的(大意如此,我懒得为这样一个对待文字的人去翻原文)。结果便受到广泛追捧,大有再接再厉的意向。相信她的拥趸也都在翘首盼望着吧。我能理解这种等着看戏的心态,好比隔壁泼妇骂街的水平经过街坊的口碑认可之后,人们总是不介意从中寻找一些低俗的乐趣,以打发无聊时光,忘却生活烦恼。

 

在人际交往中,正常人都会循着某种底线而支配自己的言行,尽量避免冲突,压制不良情绪。有时是社会地位的差距,有时是出于合作需要,有时是为了维护关系,总之不会随便骂人。时间长了,某一类人虽然总是会引起反感情绪,但碍于这种底线,却不得不压抑本我,难以用粗口对其直抒胸臆。

 

此时,咪蒙带着她的文章出现了,“恰到好处”地帮助人们泄愤。大家在朋友圈里转得火热,暗暗希望那个合该被骂的人快点看到并且痛哭流涕地反省自己。但有意思的是,每一个转发的人,都有可能是另一个人眼里需要被好好斥责教训的。这难道不是很讽刺吗?

 

以大量粗口和使人不快的词汇而闻名于世的,大概就是塞林格了。《麦田里的守望者》饱受争议,但毕竟它的创作本身依然有着严肃的目的,塞林格本人也是一个脱世的人,根本不在意世人眼中的自己。但咪蒙的两篇小文显然不能与之相比,更何况她本来就抱着迎合大众心态的想法,写下了那些污言秽语,超过10万的点击量才是她的根本目的,她是很在意文章抛出之后的效果的——向茅厕扔石头的人,不就是为了欣赏污物横飞之后人们的尖叫嘛。

 

朋友圈里有人转发咪蒙文章时的点评可谓一语中的:有毒鸡汤。在此之前,鸡汤在朋友圈里早已变得寡淡无味,经年的灌输,让大家光看到标题就能大致猜想到鸡汤的佐料、鸡的品种、火候等等,想要凭老一套烹饪方法吸引十万人来喝,实在太难。这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在汤里加了一大把罂粟壳,那种扑面而来的异样味道便重新俘获了受众。纵然有毒,人们也对此甘之如饴。至于危害,炮制者是毫不关心的。

 

这种骂街文章,引来鼎沸的叫好声,多少也是新鲜感所致,很难说明转发者真正的文字品位。但转发之余还大加赞赏点评几句的,往往猎奇者有之,刻奇者也有之,好像只要转发了这样的文章,就是紧跟了时代潮流,颠覆了守旧的束缚,从而代表互联网一代的新声。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心态:不管说的是什么,哪怕是污言秽语,只要占领了大多数人的手机屏幕,就成为可歌可泣的胜利——这种胜利究竟为的是什么,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我也不想去理解,更不愿听某些人将其解读为所谓新媒体的胜利。要我说,假如新媒体一定要用这种调调才能与刻板守旧的传统切割,那只能证明这个社会已经被乌合之众绑架了。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有一句话:我现在写字,写什么才能不亵渎我神圣的笔,真是个艰巨的问题。每当我回想起他的这句话来,心中总有隐隐愧疚的感觉;我不敢想象假如使用了咪蒙的那些广为传播的词汇,怕是连握笔的资格都欠奉了吧!然而奇怪的是,这个时代敢于“写字”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人们思想的开放程度要远甚于王小波当年,只是这种敬畏文字的心态,却随着大批爆文的生产而几乎消失殆尽。什么文字洁癖,寻章摘句,月下推敲,统统被互联网风格的变异汉语压迫到了历史的故纸堆里。说不定再过几年,连四大名著都要用互联网用语重新翻译以飨大众了。

 

但愿我们不至于走到那一步。这需要每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重拾敬畏字纸的心态。而我始终相信,真正打动他人的文字,绝不会靠变换几番骂街姿势就能取得统摄人心的力量。那些长留人们心中的文章,要么如滚滚长江,要么像涓涓细流,当它经过读者心头的时候,带走了污浊,留下了美好——而不是相反。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