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学会“花式利用”可再生资源前,上海要先干成这件事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18-03-03 15:01
摘要:“尤其像上海这样的人口密集型城市,先进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对环境的效果更明显。”

“垃圾变肥料”的概念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可真正动手尝试者在现代社会并不多见。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环境生物教研室主任张明介绍,目前餐厨垃圾的主要处理工艺和方法包括焚烧、卫生填埋、生物方法等等,其中生物方法包括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梅陇三村的“厨余制肥”就分为厌氧堆肥和好氧堆肥两部分,前者在小区内进行,后者在农场完成。

 

事实上,早在1996年,位于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的南梅园小区就曾引进过一台来自日本的垃圾生化处理机,通过生物酶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共居民种花、养鱼,直到2016年才因机器故障终止使用。

 

“生物法处理生活垃圾在上海引发过热潮,但也很快散去,原因有很多。”首要原因是当时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足,相关监管机制也未跟进,光靠居民自己的意识和兴趣来分类、循环垃圾并不持久。

 

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也是一大难点。张明举例,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高校食堂均引进了垃圾生化处理机,将厨余剩菜搅碎,主要起到餐除垃圾减量的作用。由于学校食堂的餐厨垃圾分布集中成桶,因此前端收集和分类简便不少。居民区餐厨垃圾却分散在家家户户,且投放时大多装在塑料袋中,需要破袋处理,第一步的源头收集就存在劣势。

 

此外,厨余垃圾制成有机肥还有一大无法回避的先天问题:盐分。“长期使用盐分高的有机肥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十几年前正是因为上述种种问题 ,才没有继续推广生活垃圾的生物法制肥。” 

 

张明介绍,近几年逐渐被广泛使用的餐厨垃圾生化处理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以纯粹的垃圾减量为主,属消灭型处理机,比较建议居民区使用。另一类以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但易面临产出肥料供大于求,无处使用的困扰。

 

从专业角度看,厌氧堆肥耗时较长,一般需数周时间,且垃圾减量率较低。在缺氧条件下发酵垃圾,还可能产生沼气,因此并不推荐居民区使用单纯的厌氧发酵方法。好氧堆肥的垃圾减量效果较好,但存在散发异味等先天缺陷,同样不适合在居民区进行。张明建议,上海可在有条件的居民区试点“一个小区一台生化处理机”,在有条件的行政区、中心镇试点“一区/镇一个中转站”,将堆肥的“任务”统一转接至中转站进行。

 

但他同时指出,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目前还只是锦上添花。“尤其像上海这样的人口密集型城市,先进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对环境的效果更明显。”他建议居民区先实现垃圾减量这一大前提,与环卫部门、农场达成清运和消化肥料的合作机制,再探索将剩余的餐厨垃圾堆肥。“垃圾分类减量是所有垃圾处置环节最基础的前提,只家家户户都要做到,才有条件谈后续的资源利用。”

栏目主编:栾吟之 文字编辑:栾吟之 题图来源:舒抒 摄
题图:上海中华别墅小区请第三方机构将不同垃圾的分类和清运流程彩绘在墙上供居民参考。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