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外惊奇 > 文章详情
斯德哥尔摩的战舰:沉没不沉默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郑宪 2018-02-02 06:48
摘要:1628年8月10日,斯德哥尔摩海湾,旌旗招展与威武壮观的瓦萨号大型战舰,历经3年精心打造完工,在岸上观者的期待中,扬帆起航。谁也未想到,战舰刚行驶数百米,一阵侧旋的海风吹来,战舰打摆子似地摇晃几下,竟囫囵翻倾,在一片惊愕声中入了海底。

在斯德哥尔摩海边,那个沉船博物馆的女讲解员很端庄,声音柔和,但她讲的故事,有跌宕的剧情,有悲剧的痛。

 

局部的雕刻

一开始想,那遥远的过去,一艘沉到海底的船,有什么可看?之后便知道,是我的无知。沉船不仅是个悲怆故事,故事里,显示出别一种文化内涵。

船头上雕刻的狮面

是一条沉入海底的炮船,是一艘费尽周折从海底打捞起来的战舰,它的名称:瓦萨——瓦萨号战舰——瓦萨沉船博物馆。当年,庞大的战舰瞬间沉没,但几百年后,它“完整复出”。现在的人,给过去的战舰一个特别的处所,让全世界来视听,听这个“沉没不沉默”的故事。

 

1

 

上上下下地看,最低在底层,最高到达第七层。在底层要仰视,到第七层可俯视。角度不同,高低起伏,移步换景,生出不一样的惊叹和唏嘘。

沉船的局部

我们先从博物馆的底层起步。

 

底层要抬头望战舰,横看,侧视,围着它巨耸的身躯走,人在它面前渺小:60.97米长,11.68米宽,主桅杆52米高。和耸立的炮舰形象比,参观的人流像是大人国里的小人。

 

边听边看边想:当年那战舰怎么会翻?

沉船的局部

1628年8月10日,斯德哥尔摩海湾,旌旗招展与威武壮观的瓦萨号大型战舰,历经3年精心打造完工,在岸上观者的期待中,扬帆起航。谁也未想到,战舰刚行驶数百米,一阵侧旋的海风吹来,战舰打摆子似地摇晃几下,竟囫囵翻倾,在一片惊愕声中入了海底。

 

翻覆的不但是庞大身躯的战舰,还有可与瑞典皇家宫殿媲美的国宝:精心雕刻的700多件木雕艺术品,饰于船舷船头船尾。第一斜桅下蹲着一具硕大的金狮塑像。那些涂色或镶金的雕饰品,有威武的带盔甲的骑士,有婀娜多姿的美人鱼,有肃穆的宗教形象,有挥剑砍杀的罗马士兵,有神话里的各种人物,有惊艳的裸体美女。她们高贵在天,世俗于世,天人合一。这些绝美的艺术雕像,经历了多少艺术家及工匠们的创造,一刀复一刀日夜镌刻,顷刻间,随炮舰一起沉沦海底。悲怆的不仅是征服的武器和力量的坠落,痛惜的是人类艺术结晶的蒙难。

 

“沉没”的原因简单:原来舰上设计的炮台为一层,火炮32门。得悉毗邻的海上强敌拥有双层炮舰,当时的瑞典国王遂令:单层炮舰改为双层炮舰。于是,64门火炮在船身两侧排列整齐,炮窗一扇扇打开翻起,炮口伸出,凛凛雄壮。等待去征服,等待着驰骋,去齐声雷轰地发炮。然而,增加了火炮的数量和重量,却没有在舱底布局好稳定的“压舱石”,“上重下轻”的战舰,竟无法抵御一阵风起。

局部的两层大炮

对这段惊心动魄的“沉没”,解说员一声叹息:“当年,瑞典是海上强国,国王有统治欲望,民族有雄心大志,历史上很长时间称霸一疆海域。而倾注全力建造的瓦萨战舰的沉没,也让盛世的国家国力一落千丈。”

 

仰视这艘300多年前的战舰,感慨系之:确为当年世界上的绝无仅有。

局部的两层大炮

2

 

现在,我们站到瓦萨沉船博物馆的最高处:第七层。

 

我们是从博物馆的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为看不同层面的不同“风景”。

 

沉船博物馆几乎就建在沉船的“原址”——斯德哥尔摩海湾的边上。感觉到建馆人低调的用心:一长排吊脚的长廊圆柱撑起暗青色的几何图形建筑外观,两个绳索木架组成的船帆造型耸立于建筑顶部,一面瑞典国旗在帆绳的最高点随风飘舞。在馆内,我们始终在沉郁暗灰的色调中行进。这是我参观过的博物馆中最暗色调的,却又是中庭最为挑高开阔的场馆,因为要装下如此巍峨的战舰。馆的两边是一间间小的展厅展物区域,人可层层螺旋向上拾级而行,一层层细致索微观看,也可乘直达电梯上到六层七层。六层以上有俯视的高台,一排排的座位让你端肃而坐。到达最高层,这艘全部的沉船战舰,从船尾望过去,隔开十几米地尽收眼底。

物转星移,从海底被“捞起”的沉船,5层甲板,6层楼高的船尾龙骨,64门大炮完好无损,700多件艺术雕饰品成惊世绝作,1万多件船体附属部件经整修、复原、防腐防潮处理,几百年前的战舰,几乎百分之百“物复原位”。前前后后十多年的修复,比当年建造的时间长许多。

 

几百年前的“笑话”,现在还是吗?将一个国家刻骨铭心的失败,一个沉沦悲怆的故事,几百年后再回首,再投以巨资整修如旧,整饬回新,并坦然向世界展示,会产生什么效果?

 

解说员手指战舰:船是旧时的船,舰是未变的舰,帆是前朝的帆,“看啊,多漂亮。”话语是骄傲自豪的欣赏。

想当年,船舰的功能是要去战斗,附属在船舰上绝世的艺术品首先是在显示财富实力,而后才是艺术本身的炫目。今天,船舰从海底被请进博物馆,其战斗功能早一无是处,时间摧毁了64门炮口的威力:笨拙、沉重、无力、落伍。但那炮舰的形象本身,却是一件旷世珍品:充满艺术的曲线和张力,主帆桅樯如硕大的起重机般高扬;用于扬帆的直插天空的根根斜拉绳索,应该是今日一座座现代斜拉索桥的初始借鉴;暗铜色的厚木船舷向船头舰尾流线上翘,工艺繁复而精致。这炮舰,从古至今,形态未变,细节依旧。

 

都说,这打捞起的战舰,是一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伟大艺术品。

 

一切过眼云烟,但有艺术传世,唤醒沧桑记忆。

 

3

 

移步馆内,我发现,有个数字和瓦萨战舰密切关联:3。当年建造此舰并重金打造的艺术珍品,高歌猛进同襄壮举共花了3年;沉船到达海底的深度,因为靠近海岸,仅为30多米;船沉海底的时间,不多不少333年,即公元1961年沉船方重见天日。禁不住问:“3这个数字,冥冥之中暗示了什么?”

 

得到的答复是:巧合吧。

 

可我想,为什么有这么多的“3”呢?为什么不是其它数字呢?是一切的巧合和偶然,才成为昨天和今天必然的故事吧?

“看,那时便有像模像样的救生艇了。”我们发现了船身后部的船舷边,有紧急待命的两艘小的救生艇,椭圆形的,精致的,艇里有齐整罗列的划桨。但那救生艇,据说在沉船时来不及启用——没人想到悲剧的突然发生。当年沉船的逝者,都是谁?几百年后,那些随沉船逝去的人的遗骸遗骨也被细心打捞而出,伴着博物馆一起展览,接受后人的目视致哀。

 

那天我在俯视完整沉船的高台上呆了很长时间。“沉舟侧畔”的感叹泛起,格物致知的启发也点滴获得。经过时间的漫漶,逝水的洗磨,感觉那悲剧,竟以一种史诗性和辉煌感来到我面前。那原有的炫耀,悲怆,都消失,留下的是浓缩为一个国家、民族对人类自身独特的文化艺术表达和“警世恒言”。

想:悲怆的沉船,任何时间任何风平浪静的地点任何你无法预知的理由,都如从天而降的飓风会蓦然发生。一个很小的计算失误?一个细微的设计上的败笔?一个超过的幻想与过度的实施?或因为,一种非分过度的征服欲望?所有一切的集成,铸成的大错往往无法承受,无法回头......

有些历史的伤痕,必须记住,铭记,为了今天和明天的平安的日子。

 

(本文编辑朱蕊)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顾泳 题图来源:作者提供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