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乡间米道】沪郊这道百年“懒人点心”豆黄团,能品到乡间地头的丰收之味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崔一民 杜晨薇 2018-01-30 06:30
摘要:每年秋收过后,村民们便用新收割的糯米、红豆、黄豆简单加工,制成团子。胖嘟嘟、圆滚滚的豆黄团已在杨溇流传了近百年,家家户户会做,秋收过后必吃。

岁末,乍来的初雪让奉贤区杨溇村多了一份肃穆冷寂,而村支书戴彩霞家里却传飘出炊烟、雾气和阵阵欢笑。

 

这是属于杨溇村民欢乐的午后,10多位村民正聚集在戴彩霞家里,制作当地传统农家特色美食——豆黄团。每年秋收过后,村民们便用新收割的糯米、红豆、黄豆简单加工,制成团子。胖嘟嘟、圆滚滚的豆黄团已在杨溇流传了近百年,家家户户会做,秋收过后必吃。

 

中午12点,戴彩霞正在等待糯米饭的出锅。半个小时前,她在厨房的大铁锅里倒进了几斤村里新收割的糯米,并往土灶头里添了一把豆萁。制作豆黄团要用的新鲜黄豆,早已被磨成绵密的细粉。红豆也提前煮至细软,只需加入白糖、猪油,略微翻炒。

 

摆好糯米饭、研碎的黑芝麻、一盘黄豆粉,现炒的红豆沙也可上桌了。制作一个豆黄团大约只需要一分钟。抓起一把雪白晶莹的糯米饭,在手掌上摊平,中间加入红豆沙或者黑芝麻,左右手双掌合紧反复搓转,搓成一个个形似麻球大小的米饭团,然后放入旁边盘中,滚上一层炒熟磨细的优质黄豆粉,一个胖嘟嘟、圆滚滚外形金灿灿、包着内馅的豆黄团就完成了。

豆黄团拿在手中很有分量,初入口中,尝到豆粉的香,随后会领略到糯米的软糯温热,仔细一嚼又品到内陷的甘甜。大吃几口后,几种味道混合在了一起,这是一种扎扎实实的粮食之味,无论是细嚼慢咽还是狼吞虎咽,朴素的味道总带着感动。吃来不禁要感谢造物主的恩赐和播种者的辛劳,甚至能感知到丰收的喜悦和对新一年的期待。

 

70岁的杨溇村村民王英吃着豆黄团,忆起了儿时的岁月:“小的时候,大人们在做豆黄团,孩子们拿着豆黄团边吃边嚷,比谁妈妈做的豆黄团香、谁妈妈做的豆黄团甜。”

 

村民集体制作,分享豆黄团,在奉贤庄行可谓年俗。豆黄团中凝聚着先人的劳动智慧和对生活的质朴思考。在充满烟火气息的回忆场景里,王英将豆黄团的历史娓娓道来。原来,豆黄团的诞生和农耕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秋收季节农事正忙,村民们为了省去回家吃午饭的时间,也经常用篮子盛几个豆黄团带到田头充饥,因制作方便简易,豆黄团被称为农忙“懒惰点心”。

说起豆黄团,杨溇还流传着“九行三亩一块田”的传说。王英介绍,古时,杨溇村里有一农户,祖上有一块特别狭长的田,宽9行、面积3亩。割一行稻需3个小时,夫妻俩回家吃饭路程也需3个小时,为了不误收割季节,妻子想出了个巧办法,用家里的糯米烧成饭,搓成团带到田头替代午饭,中午夫妻俩边吃饭团边休息,省去了回家吃饭的时间,赶在雨季来临前割完了水稻。

 

因传说中的妻子名叫阿芳,许多当地村民也把豆黄团称作豆芳团。据说,为了提高口感,聪明的阿芳之后又尝试了不同的做饭团方法,最终选择了新糯米+新芝麻+新红豆+新黄豆为食材,精细加工成豆黄团流传至今。而豆黄团在今人的演绎下,又有了猪油桂花豆沙馅或芝麻枣泥百果馅等多种多样的口味配搭,不加色素、不用油、不烤不炸,是原汁原味的健康美食,每一口都能吃出田间收获的味道。

栏目主编:黄勇娣 文字编辑:黄勇娣 图片编辑:笪曦
题图及内文图由王英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