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a”一词的词源有“东方”之意,显然是居于此地之西者的笼统认知。西方早期的世界地图中有一款类型叫作“T-O图”,即全球大陆被“O”形的海洋包围,中间又被“T”形的水域分割为欧、亚、非三块。亚洲大陆位于“T”字横段的上方,是三块陆地之中最为广袤的一块,这是外人给这片区域赋予的一个单一化标签,他们更倾向于将这片过于广阔的陆地当作一个整体看待。然而,现实情况却显示亚洲内部无论是地域族群,还是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而复杂的特征,西亚、中亚、南亚、东亚等次级区域皆是文化特性鲜明的独立地理单元。
“水”似乎是形成统一亚洲的一个重要推手,这片大陆自西而东存在着著名的两河流域,锡尔河与阿姆河在中亚组成河中地区,南亚有恒河与印度河,东亚有长江与黄河。大河催生出早期的人类文明,进而进化为水利社会,在亚洲大陆开满了文明之花,并且相互之间产生联系,最终结在一根拥有共同记忆的“亚洲史”藤上。
自威特夫对亚洲水利社会展开研究以来,越来越多学者投身到水与国家关系的探索之中,并尝试解释各个文明利用自然环境等要素突破政治边界而交流出来的亚洲共同体,苏尼尔·阿姆瑞斯的《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以下简称《奔腾不息》)便是其中之一。他本人是印度东南部泰米尔纳德邦人,与许多印度精英一样,离开本土,前往印度裔多的前英属地区发展。他在新加坡长大,在剑桥深造,先后在伦敦大学、哈佛大学等处任职,现在是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他自幼接受英式教育,所以具有整体亚洲的自觉关怀。尽管此书实际是以水利环境史为切角,讲述印度莫卧儿帝国以来近现代印度国家的形成,然而仍将视野扩充到亚洲的范围,这一点体现在其所题写的书名副标题中。
《奔腾不息》一书中很大比重就在探讨这个问题。人类活动是如何在调和“水”的过程中,塑造近现代印度社会,乃至于亚洲社会的?按作者的原文所述,“本书讲述的正是在过去的200年里,殖民者的图谋、自由斗士的愿景和工程师的设计——以及横跨几代的数亿人民的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如何改变了亚洲的水域状况”。苏尼尔的卓越之处在于,不仅认识到地表水域的影响,还意识到空中之水所发挥的作用。今年中国多地饱受雨水之灾,现下又处于西太平洋台风活跃季节之中,给民众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每年的北印度洋气旋季为身处热带的印度同样带来大量降水,这些水却是当地居民一年生活生产的重要保障。气旋季的季风集中在6—9月降雨,占据全年降水量的七成,对于只有旱湿两季的热带地区来说,是深嵌于社会、经济和政治思想结构之中的自然环境因素。对发展层级较低的社会来说,这无异于是受制于自然的枷锁,时刻提示着生存压力。
另一方面,季风所推动的远洋贸易网络不仅带来了西方殖民者,也带来了他们的科学技术。诸多英国等地的工程师、管理者和投资商来到印度,建造大坝、开挖运河、改善港口,向自然界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水利狂热。1854年,位于印度核心区域的恒河运河建成通航之后,这条运河即刻成为英帝国征服印度的象征。
除了向地表水域施展力量外,驯服天上之水亦是殖民者的当务之急。加斯特里尔和亨利·布兰福德等人通过回溯风暴路径等研究,在印度推动建立起季风监测网络,初步控制了天上之水所带来的灾害影响。时至今日,印度气象局仍然是世界气象组织北印度洋的区域专责气象中心。
然而,季风对于殖民者来说也是一把悬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不能带来足够的雨水,热带地区的气候特征极易使印度陷入干旱的深渊,严重的灾情引发大饥荒,动摇社会的稳定性。
独立后的国家在改造环境的工程方面表现出狂热的精神状态。以印度的水坝数量为例,从英国殖民时代的不足300座,到1980年已经飙升至4000多座,增长超过了10倍。政府对自然环境大肆改造,再加上季风引发的气候脆弱性,很快就让它们出现了问题。正如苏尼尔所说,本书归总的教训就是:水源管理从来不是纯粹的技术或科学问题,也不可能只在国家层面上解决,水源的问题涉及文化价值观、正义观和对自然气候的认知等诸多因素,需在了解塑造亚洲的季风和山川河流的层面继续努力。
《奔腾不息》是一本环境史著作,透过水域环境问题去审视以印度为主视角的亚洲现代史叙事,例如殖民帝国带来的资本主义,反殖民运动轰轰烈烈的革命,还有新兴民族政府的运作。但是,作者相信藏在这些政治因素之下,水环境一直都是衡量统治者雄心与实力的标尺,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作者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
《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
[印]苏尼尔·阿姆瑞斯 著
王庆奖 朱丽云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