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品牌 > 一起来 > 文章详情
文化援疆提升城市建设“气”与“神”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东(口述) 2017-12-27 08:00
摘要:如果说建房修路等基础建设是城市的“筋”与“骨”,那么文化建设则是城市的“气”与“神”。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城市文化建设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口述前记】陈东,1955年7月生。1997年12月至2015年9月,先后担任黄浦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2010世博会上海馆馆长。2015年9月起,担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市妇联常委、市文化基金会理事长。


 

如果说建房修路等基础建设是城市的“筋”与“骨”,那么文化建设则是城市的“气”与“神”。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城市文化建设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为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多年来,上海文化援疆发挥了“黏合剂”的作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上海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挖掘南疆的文化内涵,打造了一批丰富边疆百姓精神生活的优秀作品,培养了一支宣传文化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来铸就喀什城市文化的“血”与“肉”。

 

从纪录片到大电影,扩大喀什的感召力

 

2010年世博会后,我兼任了文化援疆领导小组组长,基本每年都去喀什。时间最短的一次,来回不超过24小时,我曾笑言,那次是“千山万水只为一刻”,赶赴巴楚县为电视连续剧《援疆兄弟》开机仪式揭牌。《援疆兄弟》拍摄时,为节约经费,时任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陈靖把自己的车辆给摄制组用;许多援疆干部也参与其中,利用休息时间本色出演,与医生、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客串“路人甲”和“路人乙”。民族情谊在拍摄间隙发酵升华,播出时,剧名被改为了《同心兄弟》。

 

2012年,《喀什四章》的播出,让业内外人士赞誉有加。这部文化援疆的重要成果,也受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的青睐,还曾经问过我:“为什么只有《喀什四章》?希望上海再拍《新疆四章》。”我只能回答:“因为上海对口援建的城市是喀什。”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部“上海制造”纪录片的制作精良。

 

《喀什传说》是继《喀什四章》后,又一部传播喀什之美的纪录片,在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东方卫视、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和喀什电视台分别在黄金时段播出,反响良好。这些电视剧、纪录片、电影等,都是文化援疆“五个一”工程的一部分。

 

去年6月,由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支持拍摄的电影《漂着金子的河》,在上海影城进行了专场放映,成为首次参加国际A类电影节的援疆文化产品,在上海电影节获得极高评价。影片取材自泽普县古勒巴格乡科克墩村党支部书记、“中国最美村官”刘国忠的真实事迹,把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搬上了荧幕。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纪录片到大电影,这些生动鲜活的影视作品,都以感人至深的细腻笔触,包容大爱的人文风情,展现了喀什地区和人民的精神与气质,扩大了城市感召力。这也是上海文化援疆不懈努力的成果。

 

从歌舞向剧目转变,打造本土精品线

 

在“歌舞之乡”新疆,维吾尔族人以能歌善舞著称。在南疆广为流传的“十二木卡姆”更是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何能让这一世界级文化瑰宝走出南疆,被更多观众所认识,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援疆干部的心头。

 

2014年10月,在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多方努力之下,莎车县十二木卡姆文化艺术团的30多位维吾尔族民间艺人首次飞越万里来上海演出。艺人们原汁原味的吹拉弹唱,引得台下观众掌声不断。演出受到的欢迎,大大鼓舞了上海援疆人的干劲和士气,决定趁热打铁,请专业团队来为“十二木卡姆”量身打造一台音乐剧。

 

在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单位积极支持下,多位专家来喀什调研、商讨,为“十二木卡姆”添上丰富的情节和故事。维吾尔族演员歌舞技巧精湛,但缺乏音乐剧的演出经验,给排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上海主创团队不仅要克服语音沟通障碍,还要不断给当地演员们进行培训,普及音乐剧概念,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阿曼尼沙罕传奇》成形之后,首轮在莎车当地演出的主要演员均由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新疆班的毕业生担当,他们一边表演,一边手把手地把戏教给当地的演员。

 

去年,这部原创音乐剧顺利登上了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所有演员都来自莎车县。对这些维吾尔族演员来说,赴上海巡演,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简直是“质”的飞跃。9场巡演,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沉醉在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去和未来。

 

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 这些剧目的成功,既发掘了一条文化产品的精品化道路,也启发了当地文艺工作者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考,给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展出广阔的空间。

 

从“我最牛”到育人才,增强文化软实力

 

注重培养当地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上海援疆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着力点。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宣传文化系统深度培训当地优秀骨干,提高带头人的素质修养。援疆干部们像红军长征一样,充当起了“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立志为当地培养一支干得好、留得住的骨干队伍,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性的栏目。

 

实现了文化传播由“单向度”向“多向度”的转变后,不满足于把《中国达人秀》《中国梦之声》《妈妈咪呀》等优秀的内地电视节目落地到喀什,译制成维吾尔语播出,援疆干部坚持“授人以渔”,帮助喀什电视台提升栏目质量,并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上海电视台选派编导、技术等专业人员组成志愿者团队赴喀什,通过长效的合作模式,帮助喀什电视台策划栏目、示范引导、包装频道、培训人员、打造品牌栏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栏目就是《喀什我最牛》。这档真人秀节目从2015年6月播出以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电视受众超过400万人,迅速成为喀什电视台的品牌栏目。当地存在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普通话水平呈现一定的年代断层,年事较高的“爷奶辈”和年轻的“儿女辈”普通话都很好,中间的“父母辈”则普遍不行。节目要求参赛者分别用普通话和维吾尔语来演唱曲目,自然融入了双语教育的理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艺术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用。

 

从单一的文化培训,到综合性的文化帮助和建设,沪喀两地的文化工作者在沟通中教学相长,加深了沟通、理解和感悟。在简单的硬件条件中创造了电视制作奇迹,喀什电视人的艰辛与担当,让上海援疆人感佩亦有所启发。上海也尽力发掘更好的师资、设计出更好的培训内容,为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送去雨露甘霖,努力让当地更多人才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滋养文化人才茁壮成长。

 

从浦江到叶尔羌河,彰显援疆影响力

 

上海文化援疆,尤其重视两地人民的文化交流。这也正是沪喀互办文化周、宣传周的意义所在。从浦江到叶尔羌河,文化周上演精彩纷呈的节目,让沪喀两地群众的心越贴越近。

 

“2015上海·喀什宣传周”前夕,时任市政府驻新疆办事处常务副主任方城和援疆干部王明宇来宣传部商议,我专门召集了新闻处、文艺处、事业产业处和文广局重大活动处处长,研究“喀什周”的宣传工作。“上海喀什合作论坛”、“情系喀什”摄影图片展、“寻梦丝绸之路”文艺演出、沪喀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继举行,获得如潮好评。喀什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如同一泓清流,引发了人们对“喀什文化”的关注,推动了沪喀两地的合作发展。

 

2015上海喀什宣传周“寻梦丝绸之路”文艺演出

 

多年来,两地文化互动从未间断,交往、交流、交融已形成常态。作为2012年上海“文化援疆”项目的重头戏之一,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还带领了上海交响乐团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做专场演出。

 

2015年初,经过市委宣传部精心筹备,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全国巡演第一站顺利在文化广场拉开大幕。剧中有句台词:“阿依古丽,从哪里来?”当“从叶城来”的回答响起时,瞬间收获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演出期间,还出现了一个“看表演,看出个哥哥”的认亲桥段。一位在场观剧的维吾尔族学生翻看演员名册时偶然发现,男二号“阿米尔”A角扮演者竟然是自己的表兄。演出结束之后,小姑娘在后台找到了远离故乡数年未见的表兄,两人相拥而泣。

 

正如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所说的,上海文化援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充实的文化内涵,经典与创新的结合,推动两地文化共同发展,文化援疆的影响力正逐步彰显。

 



题图说明:电视节目《喀什我最牛》

专题推广

 

栏目主编:孔同 文字编辑:任俊锰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