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读城 | 你只知道万国建筑群,却不懂上海老城厢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2017-12-07 11:30
摘要:今天的人们似乎有意无意地割裂了上海开埠前、后的历史,出现了重古镇、重石库门,却轻老城厢的情形。事实上,“历史是不能隔断的,租界的发展与老城厢的底蕴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大多数国人对于上海的认识是从外滩开始的。彩旗齐飞的十里洋场,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也定义了1840年后上海百年历史的内核。

 

可外滩真的能代表上海吗?近年来,上海历史在城市景观层面的“起点”得到了景观学界的探讨。开埠以前上海的城市肌理究竟是怎样的,直至今天还留下怎样的传承和延续,未来这些历史景观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可以从拥有700年历史的上海老城厢说起。

 


熟悉而陌生的老城厢

 

城厢,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概念。上海史研究专家薛理勇在《上海老城厢史话》一书中,这样定义城厢区域范围:城墙以内叫做“城”,城外人口稠密,有一定经济活动的区域称之为“厢”。所以城厢一般指代城内和城外较繁华的地区。

 

在上海开埠前,老城厢的地理覆盖范围大约是上海县城城内区域以及临江的十六铺一带。其时,上海河道纵横,民居沿着河岸和桥梁集聚,店铺日益增多,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市井特色风貌,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到嘉庆32年(1553年),上海县已堪称江南地区一座有相当实力的县城。为防止倭寇进犯,当地民众共同修筑了周长约9里、高约8米的城墙,设环城6座大门。此后因出入城门的人流量不断加大,大门一度增开至10座,分别是新北门、小北门、老北门、新东门、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老西门。

 

上海开埠后,租界范围扩张,现代市政建设也开始进入老城厢,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显著的变化是,上海城墙拆除了,并填埋了原护城河,原地筑起中华路和民国路(解放后民国路改称“人民路”)。

 

按照今天划定的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刚好是人民路、中华路所围成的近圆形区域。倘若你乘坐上海公交11路环线,还可重温一遍以过去的城门命名的9处公交站名,它们可谓是证明上海城厢边界存在过的非物质文化遗存。

 

老城厢里包含人们熟悉的豫园、老城隍庙、九曲桥等经典建筑群,还有令人陌生,甚至颇感诧异的大量衰败的二级以下旧里和数以万计的手拎式马桶。

 


老城厢的价值该如何看待?

 

在前不久同济大学举办的一场有关老城厢保护的研讨会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较完整地总结了上海老城厢700余年发展变迁史上最主要的历史文化积淀。

 

他指出,从城市格局到街道景观,从街巷肌理到园林,加上宗教与世俗、公共与私人、文人与商业以及林林总总的非物质遗产,构成了一个生活形态和物质空间的有机整体。老城厢里既有江南城镇的传统文化蕴涵和市井生活的丰富性,又融入外来文化和现代生活要素,让老城厢在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景观中显得尤为珍稀,“它既可以成为中外游客体验传统江南街市文化的最佳去处,也可以成为城市慢生活的环境基底。”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有关城市保护的国际文件《关于历史性城市景观的建议》。文中指出,“城市遗产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产,由持续存在的文化、累积的传统和经验所创造的历史层积性价值所定义”,明确表示城市保护要关注建筑等物质肌理的演化和传承。换句话说,一座城市在经年累月的发展中客观形成的物理遗存和层层积淀,都值得呈现和弘扬。上海不应有了外滩,就放弃了延续700年的老城厢。

 

然而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过程中,老城厢片区与其他片区的地位显然是不对等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鞍钢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也谈到了这种不平衡现象。

 

他指出,今天的人们似乎有意无意地割裂了上海开埠前、后的历史,出现了重古镇、重石库门,却轻老城厢的情形。事实上,“历史是不能隔断的,租界的发展与老城厢的底蕴有着分不开的联系”。此外,即便同一些古镇相比,老城厢的价值也并不该被轻视,甚至应当重视。

 

戴鞍钢进一步指出,当前上海老城厢最具代表性的有五个板块。一是十六铺至董家渡一带,云集花衣街、筷竹弄、芦席街等一条条专业街市,如今虽仅剩路名,仍是上海曾经“以港兴市”的见证;二是小东门一带,当年作为货物上岸后的仓储集散地,到处是用于进行南北货和东南亚洋货交易的洋行;三是豫园地区,既是园林观光胜地,也因近旁寺庙观堂集中,形成独特的宗教文化和移民文化;四是文庙地区,见证城市文教板块历史变迁;五是中南部居住区。五大板块有必要重新梳理文化脉络和历史遗存,将开埠前后近1000年的上海史接上。

 


老城厢需要怎样的保护?

 

历史环境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人文特色,其中包括建筑、街巷、场所、业态、活动以及独特的氛围。张松在文章《城市历史环境的可持续保护》中指出,“保护”的概念不是要把历史环境现状固化下来,而是为了保持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品质所做的动态维护与管理。

 

面对日益衰老的上海老城厢,能否通过对各类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的保护整治、设施改善,提升地区功能和环境品质,实现保护、利用的结合是关键。

 

张松建议,探索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相结合的机制,借鉴武康路等风貌保护道路的成功整治经验,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应积极推进历史街坊地块和街巷整治,切实改善当地居民的住房条件,寻求人类现代生活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有机结合。过程中,如果可以采取以居民为主体的多元参与模式,也将可能为老城厢整治注入新活力。

 

其次,能否通过对文化建筑、历史建筑的修缮后活化再利用,在老城厢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承基础上,相应引入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保证产业业态活力,促进整体复兴。

 

张松以福佑(北)地块(临豫园城隍庙)的规划设计举例,设计团队在对该地块内历史建筑仔细排摸的基础上提出,将延续交错密布、蜿蜒曲折的传统街巷网络,延续原本老城厢高密度的传统空间肌理,完整成片保留质量较好、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组团,并依照原始城市肌理插建小尺度建筑。最终,这里有可能会形成不脱离老城厢本质内核的海派商旅文居特色功能片区,为老城厢注入新的功能。

栏目主编:王志彦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