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在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 (IAC)期间,国家航天局发布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
嫦娥八号探测器
作为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任务,嫦娥八号计划于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将开展月球多物理场、区域地质剖面探测与研究,月基对地观测与研究,月球原位样品分析及资源就位利用、月表环境小型封闭陆生生态系统实验与研究,将与嫦娥七号等共同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中国探月工程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面向国际社会开放嫦娥八号国际合作机遇,欢迎各国与国际组织加入,开展任务级、系统级、单机级合作,共同实现更多重大原创性科学发现,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将优先考虑具备开展器间交互、联合探测的任务级合作,具备月面基本操作能力的月面机器人,以及其他互补性的科学载荷和科学创新性强的合作项目。嫦娥八号着陆器开放200kg 载荷资源,独立模块质量不超过100kg,用于开展系统级和单机级合作项目。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项目意向书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31日,计划在2024年4月完成初步遴选,9月完成最终遴选,确认合作项目。国家航天局官网将发布相关说明。
【新闻链接】
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将面向国际开放申请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的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嫦娥五号总设计师胡浩作为团队代表,宣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即将面向国际开放申请,欢迎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嫦娥五号执行的我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一举突破月面采样、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跳跃式再入返回等关键技术,经过环环相扣的飞行过程,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成为世界单次采样量最大的无人月球采样任务。
“目前,已经完成6批258份、共77.68克月球样品的发放。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胡浩介绍,为有效推进月球样品的联合研究和应用,促进科学成果的国际共享,按照国家航天局《月球样品管理办法》和《月球样品及科学数据国际合作管理细则》等要求,面向国际开放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申请。申请步骤有线上注册、填写申请材料、函审、答辩、审核、签署协议、领取、归还等,具体要求和流程将在国家航天局网站发布。
本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国际宇航科学院负责人为中国嫦娥五号团队颁发了“劳伦斯团队奖”。该奖项设立于2001年,是国际宇航科学院每年颁发的两大奖项之一,是国际宇航科学院的最高团队荣誉,旨在表彰在宇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宇航项目团队。嫦娥五号在技术创新、科学发现、国际合作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赢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图为获奖现场。(国家航天局供图)
国际宇航大会是国际宇航领域的年度盛会,被誉为“航天界的奥林匹克”,参加今年大会的中国航天展团由中国宇航学会召集,包含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蓝箭航天等国内航天相关机构、企业、高校和商业公司。本次大会活动期间,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测实验室还将举办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大科学工程全球网络论坛。我国航天发动机专家郑日恒等多位专家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新华社 记者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