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在这里录制,今天他们用民族歌剧致敬风云儿女
分享至:
 (2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桐 2023-10-01 20:49
摘要: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将于12月首演

位于徐家汇公园的一幢红色小洋楼,始建于1921年,曾是百代唱片公司旧址,是中国唱片业摇篮和红色音乐圣地。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在此录制。88年后,国庆节当天,上海歌剧院演员们在此唱响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精彩片段,致敬“风云儿女”,与观众分享国歌诞生的故事和歌剧创作的幕后故事。

从1935年作为《风云儿女》主题曲,到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再到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不断被赋予历史意义与精神内涵。

作为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委约项目,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徐汇区委宣传部、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指导,上海歌剧院与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制作,艺术化再现《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展现上海左翼文化运动对社会与民众的重要引领和深远影响。

百代小楼前的市民百代小楼前的市民

塑造“用笔做刀枪”的左翼文艺工作者群像

20世纪30年代,波澜壮阔的左翼文化运动在上海发祥,《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诞生于这样风云际会的上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电影运动中,这支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魂魄的战歌,从曾经的百代公司、今天位于徐家汇公园的百代小楼里飞出,唱遍神州大地、万里山河。

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讲述的不仅是田汉、聂耳、夏衍、司徒慧敏、许幸之这些进步青年参与、亲历、见证《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过程,更要塑造以他们为代表、“用笔做刀枪”的左翼文艺工作者群像。

塑造历史人物离不开扎实详尽的史料。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以纪实文学作品《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为文献依据。《起来》作者、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处长吴海勇也成为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文学顾问。

吴海勇说:“再看《风云儿女》的主创团队是如此年轻:田汉创作歌词时是36岁,聂耳谱曲时才23岁,夏衍35岁,司徒慧敏25岁,许幸之31岁。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国歌背后这群优秀的青年楷模,足以成为后人汲取的精神力量,激励新时代的青年‘起来’‘前进’。”

上海歌剧院演员演绎《义勇军进行曲》选段上海歌剧院演员演绎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选段

担任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编剧的游暐之是上海歌剧院主办的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公开发行的歌剧艺术刊物《歌剧》执行主编。在海量史料研读与实地采风之后,她仅花了五天时间便完成了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剧本初稿。

游暐之说:“希望能选择最适合歌剧艺术表现、最能突出体现创作主题的人物、事件,来展现上海左翼文化界文化生力军不畏强敌、以笔为剑、为民族呐喊、为救亡抗争的真实历史故事。”

创作让观众爱听、演员爱唱的中国歌剧 

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邀请孟卫东作曲、廖向红执导,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将担任指挥。许忠希望,歌剧《义勇军进行曲》既要有观众爱听、演员爱唱的旋律,也要有深刻的内涵,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在排练中不断打磨,发挥上海歌剧院的合唱实力,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更具恢宏气势和震撼力,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用歌声、乐声弘扬革命精神。”

上海歌剧院演员演绎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片段上海歌剧院演员演绎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片段

《义勇军进行曲》计划于12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总裁张颂华说:“曾经革命时代的最强音,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主旋律。希望这部歌剧能够成为‘上海制造、海派风格、红色主题’的歌剧精品,真正地打动人心,触发观众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形成舞台与观众席的共振。”

为探索红色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新模式、新场景,中共徐汇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伍彦心透露,歌剧《义勇军进行曲》首演后,将以百代小楼、中小学校园、剧场为三大核心场景,线上线下联合开展情境文艺党课、红色文艺进校园、流动艺术导赏、驻场演出等,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上海歌剧院提供 摄影:陈玉麟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