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文化传承发展在上海|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上海戏曲院团这么做
分享至:
 (1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23-06-08 06:30
摘要: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走马换将’通过资源互换整合,帮助演员拓宽视野,精进艺术。同行们切磋技艺、打磨表演、培养默契,既有挑战,也让人兴奋。演员还能体验各地院团工作氛围和观剧文化。”6月6日至17日,上海京剧院演员蓝天领衔“菊坛名角·走马换将”系列在北京、天津、青岛演出传统大戏《四郎探母》《伍子胥》《赵氏孤儿》,这也是上海京剧院别具一格“走出去”的新尝试。

传统戏曲记录了从古至今中华文明闪光的人与事,家国情怀、英雄侠义总能激起最多人共鸣。在娱乐方式日渐多元化的当下,戏曲如何创新,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吸引年轻人?上海各大戏曲院团不惧新挑战,通过打造新品牌、培养新演员、合作新平台,谱写舞台华章,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为好角儿找观众

“上海京剧院曾与上海昆剧团合演京昆《白蛇传》、携手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合演《白蛇传》和经典折子戏专场。不同以往的剧目组合,为京剧舞台增添新意。”“菊坛名角·走马换将”系列负责人表示,为观众找好角儿,为好角儿找观众,今年“走马换将”品牌通过组台方式分批将优秀演员推荐给广大观众,打造上海京剧乃至全国戏曲界的文化品牌。

上海京剧院巡演团队由蓝天领衔,囊括董洪松、于同辉等演员,他们与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青岛市京剧院三大国家级院团展开交流演出。《四郎探母》《伍子胥》《赵氏孤儿》等三地六台大戏中,“强强联手”的名家阵容形成良性竞争,激发碰撞出新的火花,带来耳目一新的观剧体验。

品牌营销,为上海戏曲院团打造全年演出季奠定基础,增加观众黏性。上海京剧院驻演品牌“京彩周三”,每周三登陆小剧场周信芳戏剧空间。“风华正茂”拔尖人才系列演出为10位优秀演员量身定制专场。2023年,上海越剧院也推出多个贯穿全年的演出品牌。5月底,《花中君子》《珍珠塔》《梁山伯与祝英台》登陆“盛世越章”系列驻场演出,三个关于亲情与爱情的故事,展现上越男女合演特色,观众沉浸在“剧情反转”与“又甜又虐”中,久看不厌。“盛世越章”是越剧院为新晋中生代演员定制品牌,全年12台大戏,各大流派各展锋芒,联动线上线下活动,拓展更多年轻观众。“越时代·越美丽”传承系列演出则由名家携学生同台,展现上海越剧人对艺术坚守创新的过程。

为好剧找传承人

“《金龙与蜉蝣》全程,两组青年演员、两组主胡齐头并进,各有所长。我们像排了两遍大戏,给演员们逐一抠眼神、身段、动作,唱词。”上海淮剧团《金龙与蜉蝣》传承版在美琪大戏院首演后,6月2日转战宁波,艺术总监梁伟平累并快乐着,“30年前,《金龙与蜉蝣》在全国各地拿了43个奖,30年后终于迎来新演员。我无数次站在美琪大戏院,收获作为演员的掌声、鲜花。这次以老师身份与观众见面,无比幸福,又有成就感。一个剧团只有培养优秀的传承人,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观众。”

2023年不仅是上海淮剧团建团70周年,更是“都市新淮剧”探索30年重要之年。上世纪90年代,《金龙与蜉蝣》在美琪大戏院首演,擎起“都市新淮剧”大旗。30年后同一月份,同一地点,《金龙与蜉蝣》传承版经过半年打磨在上海首演。梁伟平感慨:“几位主演、年轻的主胡司鼓不断进步。编剧罗怀臻欣慰感动,团长龚孝雄擦了几次眼泪,我相信观众们也看到了上海淮剧发展的希望。”

传承精品巨制,能留住观众,还能培养全新的队伍。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近日揭晓,罗晨雪为上海昆剧团第14次“摘梅”,继胡维露夺得白玉兰戏剧表演奖主角奖榜首后,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收获又一枚硕果。

全本55出《牡丹亭》是上海昆剧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讲话精神,从研究原点出发,探本溯源,在2022年推出的经典巨制。该剧在去年11月上海首演及今年上半年全国巡演中深受好评,被专家誉为“以今人视角,实现古典经典的当代回归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演绎全本《牡丹亭》是一次浩大的艺术工程,是一次超越性的回归与创造,也是一次在守正创新中培育青年传承人的契机。青春靓丽的全本《牡丹亭》精彩亮相于舞台,彰显出传统戏曲艺术的生机勃勃。”

时隔33年,上海沪剧院复排经典沪剧《抢亲奇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理事舒悦担任复排导演,00后新生代为主挑大梁。《抢亲奇缘》配备三组主演阵容,更多青年演员尝试不同的角色、流派。唱词、唱腔针对当下年轻人欣赏习惯重新编写,全剧可拆可合,拆开的4段折子戏灵活适应各种类型的演出需求,主创团队希望,沪剧的忠实观众爱看,也能吸引更多没接触过沪剧的人。

为破圈找好平台

在观众需求日渐多元化的今天,跨界合作成为上海戏曲院团不约而同的选择。上海昆剧团携手故宫博物院,双方将推出从清宫戏藏本中精选的“月令承应戏”,经典名著之“三国”“水浒”“西游”系列,以及昆剧《金雀记》等。上海昆剧团将结合故宫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戏曲音乐、服装、化妆、道具以及文化创意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上海昆剧团希望通过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建立起多元合作发展的模式,让故宫的戏曲文物‘活起来’,使传统文化重新融入日常生活,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谷好好说。

今年上海评弹团首次与市民夜校合作,开设“江南印象”评弹表演课,开放报名6分钟,名额被一抢而空。评弹团还在上海国潮地标今潮8弄打造驻演新空间,并把《林徽因》与艺术导赏开拓到新疆市场。

戏曲院团与新媒体平台合作从试水到常态,越发强调“一团一特色”。在抖音直播栏目《名角DOU来了》,“上海京剧院的日与夜”主题专场演出观看人数超过530万,点赞数达到40万,相关视频站内播放量有400万。

直播中,有经典唱段“大串烧”,还有与诗词、网络游戏跨界融合的戏歌作品。演员们加入抖音平台发起的“戏曲眼神杀挑战”话题活动,直播当天该话题直冲抖音的话题热榜。直播中还特别安排VR拍摄设备为观众打造沉浸式体验。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说,“直播间正逐渐成为戏曲艺术的第二舞台,专业院团在这个舞台上不应缺席。”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简工博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