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家庭教育访谈 | 平和校长万玮①:逼孩子,是把“活结”搞成“死结”
分享至:
 (4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学文 2023-05-13 06:15
摘要:养育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技巧。

去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在第二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即将到来之际,本刊推出“家庭教育”系列访谈,精选近期出版的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图书,与这些优秀图书的作者展开对话,多角度打量当下家庭教育的现状,以期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诚如促进法所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需“紧密结合、协调一致”,本刊在图书选择方面会兼顾家长、教育工作者、心理卫生工作者等不同视角。

首篇访谈,对话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万玮。作为沪上知名学校的校长,万玮在出版了10本教学、教育管理相关著作后,推出的第11本新著,谈的正是家庭教育——《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他在书中写道:“养育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技巧。建立关系的主动权,在父母手里。”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让人们对现代教育产生动摇的时候,他提醒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特别警惕经验主义,要站在未来、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来看当下教育、看家庭教育。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 万玮


出版序列中的“另类”

上书房:自1996年进入平和工作,到最近出版《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您迄今共出版了11本书。《班主任兵法》系列让您一炮而红,之后您又出版了《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教师的五重境界》《学校管理的本质》《教育只有一个主题》等,这一系列出版物都是立足学校教育,面向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的,而《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是一个突然的转向——从学校教育转到家庭教育。

从教这么多年,您“阅学生无数”,每个学生身上都带着家庭教育的烙印,您对家庭教育一定是有非常全面的观察和非常深刻的思考的,但写这本书,不担心您的校长身份会招致家长微词,被认为是站在学校立场批评家长吗?因为现在家长们有一肚子的委屈,类似“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的说法,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万玮:被您这么一说,这本书确实成了我的出版序列中的“另类”。我先交代一下这本书的出版缘由。这本书是过去5年我在校内外各种场合谈家庭教育的演讲合集,主要分享我在几十年教育实践和管理中搜集到的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以及我自身对家庭教育的感悟,还有我大量阅读家庭教育类书籍后的心得。

我不担心被说成是学校在甩锅给家庭,因为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有三个主要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家长读这本书,也不会觉得我在甩锅,因为我没有用高高在上的、指责的态度谈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当下的家庭教育确实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出版这本书,更多是源于一种责任感。我们是教育的专业人士,既然是专业人士,就应该尽可能地发挥我们的引领作用,尽可能地对家庭教育产生一些影响。不是说我们要去教家长怎么做家长,而是在他们碰到问题、感到困惑时,读这本书,可以得到启发。

当然,最好是在问题还没发生之前,家长就能领悟到如何避免问题的产生。我见过这么多孩子,一再发现,有些孩子真的就是开窍晚,家长看不到这一点,非要去逼孩子,可能就把孩子心里的一个“活结”搞成了“死结”。本来这个“结”都不需要家长去解,孩子长着长着,这个结就自然脱落了。可是,家长面对自己的一个或两个孩子,他的认知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只有等他的孩子长大了,他或许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在此过程中孩子和家长都非常痛苦,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我在书中所写的,无非就是这么多年来我看到这么多孩子而归纳出来的成长规律。现在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在多年之后长成什么样子,我是在把教育的结果提前告诉家长。悟性高的家长一看就明白了,悟性不高的家长可能还会继续纠结于细节。

培养孩子不只是一家、一校的事,而关乎民族发展。我们培养的是国之栋梁,未来要有能力接过接力棒;教育面对的是未来,虽然要兼顾当下,但绝不能为了当下而牺牲未来。我理解自己的工作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不是为自己的职称,不是为某一个学校的发展。教育不该只有职业教育人关注,而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飞鸟、蜻蜓和蚂蚁之眼

上书房:教育,国之大者。您前面说不要纠结于细节,您在书中也提倡一种大教育观。

万玮:是的,我总是试图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教育问题。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曾说,教育研究需要三个视角——飞鸟之眼、蜻蜓之眼和蚂蚁之眼。这三个视角分别对应宏观、中观与微观。

飞鸟视野开阔,它看到的是大目标,拥有大格局,对地面上微小的物体不那么在意。用飞鸟之眼看家庭教育,是指考虑大问题、元问题。你的孩子因你而来,却不属于你,而且终将离你而去。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命运。

蜻蜓飞行时有一定的高度,通过蜻蜓之眼,我们可以在一个相对长的周期里关注孩子的发展问题,最重要的是给到孩子三样东西。

第一是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跟童年的经历有关,童年的经历会深深地影响成年后的生活,如果孩子在童年期获得的爱与关怀足够多,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很充足。反之,如果孩子在童年期有心理创伤,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印痕,它潜伏在孩子的意识深处,一受到外部刺激就会跳出来,影响孩子的人生。

第二是见识度。很多事情,你经历过,就知道了;经历得多,就分得清好坏。我们要拓宽孩子的视野,不要去限制他,同时也要允许他去体验、去犯错,不要圈养孩子。

第三是意志力。意志力的本质是自我管理能力,也就是自律,家长总管着孩子,是管不出自制力、内驱力的。

蚂蚁的视野有限,但是对所见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要用蚂蚁之眼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对孩子的“星球”保持好奇,不要等孩子出问题了,家长还很懵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里我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蚂蚁之眼不是让你瞪大眼睛去看孩子的缺点。你不能要求一个孩子样样事情做得滴水不漏,成年人都做不到。

过于精细化的家庭教育,容易导致孩子成年后人格与心理的不健全。家长不要对孩子管头管脚,而是去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修炼自己。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养育孩子重要得多。第二件事,建立连接。养育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技巧。我们要关注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连接。只要心是联通的,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即便不说话,也是一种很好的陪伴。如果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即便天天在一起,父母也很难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立这种关系的主动权在父母手里。


《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万玮 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