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张军:大国经济走过辉煌的上一程,如何走好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下一程?
分享至:
 (5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国宏 田骏 戴光铭 2023-04-15 08:01
摘要:立足当下的“形”,着眼长远的“势”,关键时刻实现破局。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推出新著《大国经济:中国如何走好下一程》(以下简称《大国经济》),系近年来在各种论坛、会议上的主题演讲和媒体专访的结集,基本反映了他作为宏观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最新观点。

该书聚焦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和未来发展的路径,从新基建、新能源、新消费到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零工经济,透过复杂的经济现象,分析背后的本质与动因,将经济学思维应用于真实生活场景,让每个人都能理解千变万化的经济世界,顺势而为、读懂时代、把握机遇。作者立足当下的“形”,着眼长远的“势”,全面解读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破局,系统阐述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复苏,深刻剖析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后劲。

以下文章均为上海市委党校第10期“同读一本书”获奖书评。


《大国经济:中国如何走好下一程》
张军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从追赶转入收敛

朱国宏

「立足于做好自己的事情,找回宏观需求管理的锚,多用价格型调控政策,稳住企业家和市场主体的预期,经济增长持续下行的压力是能够消除的」

复旦大学张军教授是中国过渡经济学理论代表性人物,他的新著《大国经济:中国如何走好下一程》(以下简称《大国经济》)系近年来在各种论坛、会议上的主题演讲和媒体专访的结集,基本反映了他作为宏观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最新观点。

书中提出的“下一程”概念是指,中国经济在经历近40年的快速增长以后开始下行的过程。这一过程,按照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就是从起飞阶段转入成熟阶段。从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看,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这一过程,所不同的是,起飞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转段后情况各有千秋。日本曾经因为长达十几年的高速增长而被看作“奇迹”,引起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而中国长达近40年的高速增长更是引起世人瞩目。

作者也试图解开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在第一篇“中国是如何通过国际大循环实现经济追赶的”中,他和林毅夫深入地分析了中国经济追赶的过程和经验,并进行了理论反思。他们把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归因于基于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后发优势和渐进式改革的追赶策略。他们的分析是细致深入的,也是言之成理的。这和另外一些经济学家的分析相一致,如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华盛顿共识”,“渐进式改革”而不是“休克疗法”等。不过,从更广泛的视野看,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还有,人口机会窗口及其关闭,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2001年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等等。总之,关于上一程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甚至,2001年杨小凯与林毅夫关于后发优势的争论,今天看来,仍有讨论的余地。

相对于解开中国经济增长之谜,大家更关心的是,中国是否进入下一程?下一程又意味着什么?在作者看来,2019年已处于上一程的尾声,即将进入增长收敛的下一程,也即将从追赶模式转入收敛模式。

中国经济何时转段,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几年之后就开始明显减速,从2010年的10.3%降为2012年的8.6%,可看作转段的开始。如蔡昉就认为,2010年之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由正转负,人口抚养比由降转升,同时经济增长减速,即为转段的标志。相反地,林毅夫坚持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潜力,直到2022年在《中国经济的前景》一书中,他还坚持认为中国经济具有8%的增长潜力。相较之下,张军教授的观点或可归为谨慎的乐观。

首先,他认为,尽管一开始不够认同,之后不太适应,但最终必须要接受阶段变化这一事实。因为,中国经济已进入追赶模式的尾声,标志是,制造品的贸易额处于历史最高位、劳动力供给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投资回报率持续恶化和全要素生产率降至1%甚至更低。其次,他强调了过渡期风险问题,特别强调了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支持追赶模式的那种体制包括政府治理,面临根本性改变,现在追赶模式的政策理念和控制风险的模式也必须改变。再次,进入收敛模式后技术进步会变慢,资本积累也会放慢,人力资本作用显著增强。他强调了开放国内服务业和非贸易部门(医疗、教育、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等)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一点上日本没做好,所以经济转换不很顺畅。最后,他强调了中国的优势,那就是,巨大的市场规模能够产生大国效应。

可见,作者虽然承认有过渡期风险,但更强调,只要充分认识收敛阶段的特点,深化改革现有体制,充分利用大国效应,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同时可见,他的分析主要以“四小龙”为参照系,以“后发优势”理论为基础。尽管意识到近年来伴随着经济降速而产生的债务、产能过剩、房地产投资过多等问题,但还是认为是“非常典型的增长现象”,并未过度关注。同样地,他注意到日本、韩国的转段过程与外部冲击有关,但也没有深入分析中国目前面临的外部冲击及其可能的影响。他更多地立足于做好自己的事情,认为只要找回宏观需求管理的锚,多用价格型调控政策,稳住企业家和市场主体的预期,经济增长持续下行的压力是能够消除的。

如果以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会议的精神来看这部专著,可以发现,其中不少方面是有契合之处的。特别是他对稳增长下如何稳预期的分析,更是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关键是提振信心”的论述。当然,二十大报告和中央经济会议没有经济增长的上一程与下一程的提法,也没有“过渡期”之说,而是提“新发展阶段”。对于“新发展阶段”的风险挑战,比作者更为警惕,表示必须准备接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对经济发展保持乐观

■ 田骏

「改革开放不是“分蛋糕”的“零和博弈”,而是“做大蛋糕”的“正和博弈”」

《大国经济》一书有四个突出特点。

一是深刻的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经济学就是要分析、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书中随处可见对当前重点热点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开出的药方。比如,中国如何在经济发展中攀爬技术阶梯?作者的研究结果是:政府用初始投入和补贴来降低企业进入门槛和进入成本,用自主的开放政策为培养企业技术学习能力、降低国内市场扭曲提供制度环境,并提出最好的补贴方式是支持上游产学研结合。这些观点既发挥了有为政府的作用,又发挥了有效市场的作用,对上海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又如,书中提到,这些年宏观调控中数量型政策用得多,价格型政策用得少,建言要避免将扩信贷变成扩基建,从利率入手,把融资成本真正降下来。

二是深沉的忧患意识。作者对我国2035年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将面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严重老龄化等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政策在时间上的不一致、不连续对市场和企业的预期造成的扰动作了精辟阐述,字里行间流露出经济学人的忧患之心、强国之志。他呼吁将在很多领域存在的改革不彻底或者改革被无限期推迟的问题,如金融改革、国企改革、税制改革以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等,作为未来改革的主攻方向。

三是深厚的家国情怀。作者坦言,面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即使不能参与决策,也会高度关注,这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义务,体现了一名经济学家的使命和担当。

四是深远的前瞻思维。书中很多观点很有前瞻性,比如,作者认为“规模”这个词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里缺少一席之地,这也呼应了《大国经济》的内涵,大国经济首先应该是规模经济。在考虑经济规模后,我们经济发展的韧性、预期都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本书大部分文章成稿于疫情期间。即使经济受到疫情冲击,作者仍对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乐观,其中诸多观点启发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势。

一是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通过内循环牵引外循环,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其中关键在于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研力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二是大力激发数字化产业活力。疫情让中国数字化转型意外提速。这是一个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的绝佳机会,丰富的应用场景让诸多互联网企业在市场中深深扎根,并在残酷的竞争中顽强成长。政府和社会也都深刻认识到了数字经济的重要性,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首次组建了国家数据局。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数据作为国家日益重要的生产要素、基础性战略资源,必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三是充分发挥超大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长久以来,大城市因“城市病”而饱受诟病。但从国际视野去推演,中国大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远低于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未来中国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不断矫正资源错配的问题,不断深化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超大城市在国家发展、经济建设中的龙头效应。

四是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李强总理也明确提出“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改革开放不是“分蛋糕”的“零和博弈”,而是“做大蛋糕”的“正和博弈”。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时代变了,逻辑未变

■ 戴光铭

「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景仍将决定于最广大底层经济创新创造的活力,仍将决定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韧性」

《大国经济》副标题是“中国如何走好下一程”,所以,在我翻开扉页的时候,更多的是怀着学“术”的憧憬去寻找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具体答案。而当我合上书的时候,更深的感受是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以求“道”的深邃思考,解释过去而预见将来。套用书中“底层逻辑未变,但时代已变”一文标题,我把读书体会归纳为“时代变了,逻辑未变”。

时代变了。作者讲道,“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和现代经济部门,人均期望寿命大幅度提高,生育率显著而持续地下降,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成熟。逐渐地,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互补性开始下降,替代性越来越高,从而在对外贸易关系开始出现摩擦,甚至冲突。所有这一切都推动中国经济不得不进入下一程。”“高质量发展也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下半程’”。世界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走到高增长追赶模式的尾声,即将或已经面临增长收敛模式。在经济增长的收敛模式中,“技术进步只会更慢而不是更快”“资本积累速度也会大幅放慢”“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会显著提高”“开放国内服务业和非贸易部门变得非常重要”“更需要市场主体去创新”“我们所说的区域一体化,对未来经济发展格外关键”。

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展望,作者认为,“中国则不同,它更像一艘巨轮,有能力抵御侵袭而来的海浪。”对于中国巨轮为何能处乱不惊,我阅读后的个人理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未变,韧性不改,活力不减。作者讲道,“底层逻辑未变”是指“发展市场经济的逻辑不变”“中国的市场经济道路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作者提出的中国经济韧性是指,“一个有韧性的经济体就是其政策和体制总能在关键的时候做出适应性的改变,去激励一轮又一轮更新的、更有效率的经济活动,在价值上冲销上一轮增长扩张可能留下的代价。”他说,“中国迄今为止经济发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总能在恰当的时候成功地推进制度改革。一个经济体要变得有韧性,需要政府和市场形成良性的互动”,我的理解是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携手同行。

此外,作者指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学习能力与庞大的市场规模的结合,确实塑造了中国底层的创业动力”“我相信,就经济活动的联系而言,上层与底层之间的关系是多层的,其相互影响的机制也非常复杂,值得经济学家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坦率地说,看不到中国底层的经济活力,是无法真正理解中国经济的过去和未来的。”“互联网和互联网赋能的新科技公司的蓬勃发展起初并不是政府规划中的议题,更没有产业政策的支持。仅仅因为监管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新的玩意意味着什么以及会有什么样的前途而放过了它们,就这样,它们意外地成就了2008年之后的中国经济。”

这些观点给我的启发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景仍将决定于最广大底层经济创新创造的活力,仍将决定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韧性。时代在变,形势在变,格局在变,要求在变,但逻辑未变。这个逻辑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用作者的话来说,“需要市场经济体制能对经济增长产生决定性作用”。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